chinewei wrote:若是以水粉比1 : 2來說18g咖啡粉,需要沖出36g咖啡液。但目前我以2秒預浸+3秒暫停+25~30秒沖煮的時間來說,到達36g時,整個咖啡液的體積都約莫只有30~40ml。與一般文章所述要達到60ml,看起來有些差距 出1:2和出60ml是兩個不同的做法並不是36g = 60ml 啊 XD
chinewei wrote:了解,謝謝~原來是我(恕刪) 提供一些個人經驗和想法一開始用時間和淬取量當作調整標準是簡單而有效率的做法目的是在相同條件(同批次烘培豆子/水溫/粉量)去調整研磨粗細中間的不確定因素要盡量做到一致(填壓力道/佈粉狀態)穩定後可以進階開始觀察萃取咖啡液的狀態淬取前期是呈現深咖啡色,後期是淡咖啡色味道則是前期偏酸,中期偏甜,後期偏苦所以接下來你必須開始控制何時結束淬取這取決於你的口味喜愛,還有本次使用的豆子特性或是濃縮純喝 加奶的比例等等因素常說的1:2淬取只是大概,多一點少一點都是可以調整的甚至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之前沒注意的問題因為邊穿效應導致雖然同樣是1:2的淬取,但是其實淡咖啡色(過淬)提早出現所以喝起來充滿了苦雜味(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明明是標準淬取量卻很難喝)而當你重新改善了佈粉,也許淬取量又發生變化你一樣要重新調整研磨粗細這中間不斷的調整,就是自煮咖啡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