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閒聊]大家的咖啡吧台都長怎樣呢?

bakafish wrote:
符合您提到的這句,是還不至於完全蓋過優點,只是非常煞風景...(恕刪)

酸有可能表示腐敗,苦可能表示有害,所以人體的防禦機制讓我們的味覺對酸的敏感度是甜感的416倍,對苦的敏感度是甜感的一萬倍,當苦的味道被放大時,會嚴重影響其他風味,真的是很煞風景!!


bakafish wrote:
如果專攻高級豆,加上烘焙沒什麼瑕疵的話,或許就沒有過萃這個問題...(恕刪)

據說...有位神人拿王策的#227微批次冠軍豆用高溫熱水連續回沖萃取八次,到第八次只是風味變淡,但全都沒有苦澀味,也就是說冠軍豆似乎沒有過萃的瑕疵問題。所以EK很難養,要餵食冠軍豆

我朋友用了四、五年EK,風味絕佳的高級豆不容易買到,也很傷荷包,所以平常大都是用小富士+愛樂壓或聰明濾杯,偶爾有買到好豆時才會用EK。

bakafish wrote:
原本導致過萃明顯的細顆粒部份(不單指細粉),可能就成了加強風味的加分部份...(恕刪)

參加國際賽事的頂尖選手們幾乎都選用EK,應該就如同您說的EK對好的咖啡豆有加強風味的加分效果。

請問 Daniel 先進
文中提到的小富士 是鬼齒 還是 平刀
謝謝
Daniel WYS wrote:
據說...有位神人...(恕刪)

Coffee dodo wrote:
文中提到的小富士 是鬼齒 還是 平刀...(恕刪)

二台都有,通常淺焙用平刀,中焙用鬼齒,但並非一定如此。
空間有限,僅以現有的料理平台來支援咖啡沖煮。一般時候咖啡設備 (Flair 拉霸、摩卡壺)收納在廚房上櫃裏,需要的時候再把器具搬到流理台工作區。工作台左邊有瓦斯爐、右邊有濾水龍頭與水槽,左右逢源,尚稱方便。工作結束,就復原白色石板工作台。這應該是本討論中最陽春的平台。





吧台後面有個草缸,只是純粹喝杯咖啡放空而已。

滿療癒的。


FZ6盧魚 wrote:請問黑板是如何架設...(恕刪)

黑板其實是買黑板紙貼上去的,

吧台的施工大部分都是DIY
除了下面的仿舊櫃子是當地家具店買的

黑板部分是Amazon 買的黑板紙(搜尋 chalkboard contact paper), 然後找一個牆面貼上去
層板架跟層板也是買來自己用電鑽釘上牆面
杯架跟吊架也是網上買來然後釘上牆面
Daniel WYS wrote:
據說...有位神人拿王策的#227微批次冠軍豆用高溫熱水連續回沖萃取八次,到第八次只是風味變淡,但全都沒有苦澀味...(恕刪)

我也是看了那篇文章,有一次做完金澤沖法後,得到萃取率17%
就用正常沖法再沖一次看會出現什麼味道
先用少量水沖一次讓流出的咖啡液濃度較高,接近正常沖法的濃度
喝了一口,其實也沒有特別苦,只是那苦讓人不太舒服
再繼續沖,稀釋後萃取率和濃度都很低,代表第二次沖就已經沒多少東西能沖出來
因為很淡,其實也感受不到什麼苦澀了,感覺就像在喝便當店很淡的麥茶
很難想像再沖第三次還能沖出什麼,更別說沖八次

前幾天請朋友試試小富士平刀篩細粉
朋友用慣用的粗細度,偏粗,在這刻度它細粉很少,但粗細不均勻
他說再細雜味就出來了
店家只有EK和小富士在做手沖,實在差距很大
Daniel WYS wrote:
.EK就像顯微鏡,好的、壞的風味全部放大,EK磨一般平價豆的表現甚至還不如小富士,因為苦更苦、澀更澀、缺點全部被放大蓋過優點造成雜味紛呈。..(恕刪)


我幾位玩烘豆玩得很兇、手上有EK43的朋友、就是用這個理由勸我不要買EK43。他們說、我沒在玩烘豆(以前)沒必要幫烘豆商當品管員找瑕疵!

不過、我倒覺得Daniel 大您很適合牽EK43(s)。您手上有高檔烘豆機、玩精品高檔豆,又有本事喝得出差別、再加上目前也只能精緻細膩的品嚐咖啡。EK43(s)在您手上它的優點應該會100%被善用。

恭喜拉新機。

BBdog3388 wrote:
勸我不要買EK43。他們說、我沒在玩烘豆(以前)沒必要幫烘豆商當品管員找瑕疵!...(恕刪)

我用EK43S到目前為止算很滿意,手沖半磅1000以上的豆子,沖泡出來的口感清晰度及飽和度都勝過之前所用過的磨豆機。(半磅1000以下的豆子就很懷念已經賣掉的Major+ZM刀盤了)

您現在開始玩烘豆了,可以衝一台EK43來鑑定自己烘的豆子有沒有瑕疵,藉以提升烘豆技術
覺得樓主可以買樹德工具車 負重可以達200kg
又可以推來堆去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