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Aram/HC-P/Flair的預熱

bakafish wrote:
這部份我想應該不是...(恕刪)


魚大你好
HC的使用再向你請益後更快的上手,真的感謝。
Aram萃取後粉餅是乾的跟魚大的認知有出入,因為萃取完後(我都旋到底)本體裡頭還有少許水,只要倒轉aram水就會從注水孔流出去,(我每次注水量都固定,約在上頭注水孔超過1-2mm),改天少注一些水試看看。
另外想請問魚大HC用2bar的壓力預浸15秒左右時,這時咖啡粉(液)萃取的清況怎樣才是正確的?我在這過程就會出一些咖啡了(不多),不知道正不正確?

啊欽 wrote:
Aram的閥門...(恕刪)

Aram的閥門可看這張圖
https://www.instagram.com/p/Bf8f06IgmN0/?taken-by=aramsoulcraft
它也是屬於往上旋轉開啟, 往下壓時關閉的設計, 先前跟您提到反置加水要先上旋到底, 再回轉兩圈就是要把這個閥門關起.

chan.chenhao wrote:
啊欽大好久不見.....(恕刪)

Chan大你好
當初Aram的交期一延再延,從二月初等到五月才拿到,這過程真難熬,一度懷疑是否被騙,等到手後一個半月又收到aram寄來的補稅請款單,而金額更是你的兩倍,就覺得aram一整個不專業,好在aram越用越順手,拋開這些不愉快的經驗,aram真的是不錯的unplug咖啡沖煮機。

chan.chenhao wrote:
Aram的閥門可看...(恕刪)

Chan大,所以我對魚大的說明是不正確的?,我有些糊塗了,明天去公司在看看
啊欽 wrote:
至於萃取後粉餅是乾的就跟魚大的認知有出入,因為萃取完後(我都旋到底)本體裡頭還有少許水,只要倒轉aram水就會從注水孔流出去...(恕刪)

倒轉會有水流出來,我猜原因是這些水原本就沒有完全流到活塞底下
在活塞下壓,閥門關閉時,就被留在上面了

我們這樣想好了
如果本體裡一點空氣也沒有的話
活塞直接對水面加壓,產生萃取壓力,將水推過粉餅
水的體積幾乎不能壓縮
因此當活塞行程到底的時候,壓力頓失,這時候水要怎麼穿過粉餅? 答案當然是穿不過
這時就算粉餅上完全沒有水,活塞直接接觸到粉餅
粉餅裡所含的水量也夠多了,足以把粉餅變成爛泥

我記得之前也有人討論過如何讓Rossa HC的粉餅乾一些,有人提供的經驗就是注水時不要裝到滿

另外,有個可能的原因是Rossa HC的階梯式設計,活塞離粉餅較遠
在活塞行程到底後會留下較多水

這是舊版的Rossa HC設計
https://www.home-barista.com/levers/new-lever-is-in-house-well-kinda-portaspresso-t31285-70.html#p458771

這是新版的Rossa HC
https://www.home-barista.com/levers/new-lever-is-in-house-well-kinda-portaspresso-t31285.html#p359543
我不清楚為什麼要做成階梯式,在使用上跟舊版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

順便問一下,我沒有看過Aram的內部
它的活塞是不是直徑比較大,而不像Rossa HC是縮小到比筒身小很多?
內縮式的設計,會讓最後活塞壓到底後,受壓縮的空氣有空間可以讓體積回彈,壓力變小
把水擠出來的能力就變弱,所以同樣的空氣量,粉餅會比較溼
bakafish wrote:
階梯式...(恕刪)

那個是HC+Pressure Adapter啦. : P

======

補一下Aram的剖面設計圖(From Link)


以IG上的圖說明

中軸上旋時,活塞(綠線)會因ORing與管壁的摩擦力與擋片(藍線)分開, 使進水口(紅點)露出, 此時活塞上方的水可通過進水口流到下面.
而中軸下轉時, 則會將活塞(綠線)與擋片(藍線)密合, 進而關閉進水口(紅點), 就可製造水壓了.

跟魚大先前介紹的LeverPresso進水閥門是類似的設計


啊欽 wrote:
因為萃取完後(我都旋到底)本體裡頭還有少許水,只要倒轉aram水就會從注水孔流出去,(我每次注水量都固定,約在上頭注水孔超過1-2mm),改天少注一些水試看看。...(恕刪)

可參考剖面圖, 中軸置底注水時, 活塞與中軸佔住了部分的體積, 這些體積在中軸拉到最上方時, 應會被上方再進入的空氣填滿, 個人也比較傾向是空氣使得粉餅變乾, 不過這有點不太能解釋"少許水", 若這"少許水"真的很少, 或許是進水口打開後被螺紋或管壁之類機構留在上方的水, 活塞下方仍是有許多空氣的...

或許啊欽大也可試試在中軸拉升到快到頂端時(整個中軸螺旋記憶中是45圈, 那就是往上拉約40圈時), 再加以注水排氣, 推測這樣做汽缸內的空氣應會再進一步的排除, 萃取完的粉餅就是濕的了...

另, 要測試Aram 進水孔 開或關另一個比較直觀的方法是直接測試, 活塞拉到汽缸中間, A.上轉兩圈(開進水口), 放到水龍頭下從上方進水, 此時會看到水流過活塞從下方沖煮頭排出; 接著 B.下旋兩圈(關進水口), 倒置, 從沖煮頭進水, 此時水無法流過活塞...
(補充:為何進行B測試時不從上方進水? 因水的重量可能會使活塞與擋片分開, 再度打開進水口...)

chan.chenhao wrote:
那個是HC+Pressure Adapter啦. : P...(恕刪)

原來如此


啊欽 wrote:
HC用2bar的壓力預浸15秒左右時,這時咖啡粉(液)萃取的清況怎樣才是正確的?我在這過程就會出一些咖啡了(不多),不知道正不正確?...(恕刪)

只要味道是您喜歡的就正確
如果預浸緩慢且充分,2 bar就滴出咖啡是正常的

以我的經驗,主要看9 bar時的流速
從預浸結束起算,升上9 bar的時間應該很短,連這段時間都算進去,萃取20-25秒達到目標量
這樣的結果通常不錯
而預浸時間的長短,更準確的說,是預浸時升壓的速度,會決定9 bar時的流速快慢
比方說做淺焙豆SOE,如果正常做法過酸,我就會花個20秒升壓到3-4 bar
我用的是PG
HC可能比較難控制這段
bakafish wrote:
它的活塞是不是直徑比較大,而不像Rossa HC是縮小到比筒身小很多?...(恕刪)

(Aram在公司, 無法量測,以印象回答)
Aram與HC活塞大小差不多(約35mm), 下壓圈數相近(A:45圈,H:5040圈), 濾杯尺寸相近, 使用完整行程後出杯重A:45g, H:50g(此為HC-P數據).活塞行程下死點都是貼平汽缸底部, 粗略推測使用完成(下死點)到粉餅頂部的空間: Aram=~HC < HC-P <= HC+Pressure Adapter, 所以若是要使用行程後段的空氣, 擠壓排水推乾粉餅, 在Aram/HC上是較有機會達成的.


bakafish wrote:
倒轉會有水流出來,...(恕刪)

今天下班順便帶aram回家,先拿量尺量個尺寸
HC跟aram的活塞直徑完全一樣,在3.85-3.9cm
活塞的行程HC是8.5cm,aram是7.6cm
重量HC是924g(不含壓力表),aram是696g
HC到手後都是掛上壓力表萃取,今天把壓力表拿下進行萃取,發現HC也能像aram一樣有塊略乾的粉餅,所以水量應該是粉餅或粉泥到關鍵?






chan.chenhao wrote:
那個是HC+Pressure...(恕刪)


看了你跟魚大的解釋後對於aram的結構跟萃取過程比較了解了,之前都一知半解,哈哈。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