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拉花的拿鐵 如何讓咖啡味重一點?

請問樓主 所用的咖啡機為何種機型 ? 使用的粉杯的容量多少 ? 240ml 的咖啡杯應該是經 一般2杯的份量。


一般來說 義式咖啡 是指 7-9 克的咖啡粉,萃取大約 25-30秒,咖啡液大約是 30cc ,如果是拿鐵的咖啡杯量,大約是 80 ml ,最多不要超過 150ml 。







smite wrote:
最近在練習拿鐵拉花
家裡是全自動咖啡機 設定粉量大概8.5g 磨豆粗細偏細
espresso的水量調最低 用這個份量的咖啡當底




牛奶則用175ml下去打奶泡


倒好在240ml杯子大概像這樣 (此杯拉花失敗 就用畫的)


給家人喝都覺得咖啡味淡
請問如果要讓咖啡味重一點是該如何調整?
1.把咖啡機espresso的出水量增加嗎(粉量還是沒變)
2.還是以原來espresso濃度不變但是做兩份當底
3.或是牛奶減少去打奶泡


咖啡味重的拿鐵是不是就會犧牲掉拉花量多寡的空間?
想請教一下大家囉
...(恕刪)
pain_tim wrote:
就像重型機車 跟輕型機車 我也不知道這名詞是誰發明的 不都是摩托車嗎??

我之所以會說"小型全自動"的萃取壓力 無法跟"大型半自動"相比的原因
是因為我覺得全自動的bar數 是從抽水幫浦那裏開始計算的 實際沖到咖啡粉的地方 應該不足9bar了

這裡是討論區 不是什麼學術研究中心 大家把知道的 跟實作的經驗說出來而已 不需要在那裏質問東質問西的

要用機車做比喻也行
排氣量50cc以下是普通輕型機車
超過50cc,250cc以下,是普通重型機車
超過250cc是大型重型機車,未達550cc為黃牌,550cc以上為紅牌
法規皆有明確定義

您所說的「大型半自動」,業界好像沒有人這樣說
所以要問您這些問題,才知道您指的是什麼咖啡機,同時也看您對半自動咖啡機的了解程度
什麼是大型半自動? 多大才算大型?
某些高價但只有單沖煮頭的,例如GS3,SLAYER,前陣子有人開箱的Speedster,算大型嗎?
什麼又是小型半自動? Rocket R58? 還是Silvia? 還是EES200?
很多商用多沖煮頭機型也有出單頭的版本,單頭版算大型還是小型?
您的大型和小型如何界定? 看機器體積? 看鍋爐? 還是看pump?
您說「小型機跟大型半自動的萃取壓力相差太多」,那跟小型半自動比又如何?


談萃取壓力,半自動咖啡機和萃取壓力有關的,當然是pump
通常用在咖啡機上的pump有vibratory pump,rotary pump,還有gear pump
其中vibratory pump多用在較便宜低價的咖啡機上,例如EES200,GEE,Silvia
全自動咖啡機也大多使用這種pump,而且pump的廠牌型號和半自動幾乎都是一樣的
就算不同,規格也相近,多半都會標示為15 bar

rotary pump則用在高階與商用級的機器上
活塞往復式的vibratory pump,提供的壓力是一陣一陣的
使用葉片的rotary pump,則能提供較穩定的壓力

萃取espresso的時候,並不是pump直接把強大的水壓沖擊到咖啡粉餅上
咖啡機出水一定要輕柔,才不會沖壞粉餅
即使是使用rotary pump,出水也會經過一個限流閥,將流量降低到10秒約30ml到50ml
管路末端有一片如蓮蓬頭的分水網,再將水分散,均勻灑在粉餅上
有興趣的話請自行到youtube找咖啡機不上把手放水的影片,看看咖啡機出水究竟有多柔

當pump打水到管路裡,末端因為粉餅阻擋無法出水,pump仍然繼續打水進去,才會累積壓力
這個才是萃取壓力,也就是我們要的9 bar
水在這強大的壓力下逐漸穿過粉餅流出,就是我們看到的espresso

rotary pump可以調整pump的出力到9 bar,不會超過
如果粉餅阻力太大,咖啡液流量太小,那麼管路裡,也就是粉餅上,最大也是9 bar而已
反倒是vibratory pump,規格通常為15 bar
如果粉餅阻力太大,pump會持續加壓出水,壓力甚至可以跑上11, 12 bar
有些人把管路中的洩壓閥調到9 bar,目的就是要利用洩壓閥把大於9 bar的壓力洩掉,維持9 bar萃取

使用vibratory pump的全自動咖啡機與半自動咖啡機,pump性能既然相同,萃取能力就應該相同
如果說全自動咖啡機的萃取壓力與半自動有差,那麼應該是差在內建磨豆機
全自動咖啡機為了讓使用者可以調整粉量和粗細,調的又要讓使用者有感,範圍也許會做的大一點
在粉量最多與最細的狀況下又不能太操機器
那麼在不是最多與最細的情況下,粉餅阻力會變的太小,
水穿過粉餅而出的流速太快,導致壓力累積不上來,並不是pump出力小

「我覺得全自動的bar數 是從抽水幫浦那裏開始計算的 實際沖到咖啡粉的地方 應該不足9bar了」
洽好說明您對咖啡機與萃取的過程都不是很了解

這裡是討論區 不是什麼學術研究中心
但這些也只是義式咖啡機的基本原理,沒有弄懂的話恐怕會誤導他人
樓主的問題,原因我想並不是您先前說的「小型機跟大型半自動的萃取壓力相差太多」
即使是用商用半自動機做出來的咖啡,在這樣的咖啡與奶的比例下,咖啡味要不淡都難
我在外面專業的咖啡店也喝過用12g上下的粉量做11oz大杯拿鐵的
磨豆機和咖啡機都很專業,單喝espresso也很OK,就是咖啡和奶的比例問題

樓主這台全自動咖啡機,在之前另一棟樓裡有po萃取的影片
我是覺得機器可能有某個機制在阻擋咖啡液流出,
用來補償粉量不是最多,或粗細不是最細時的粉餅阻力
甚至可能更依賴此機制,即使粉量最多與最細時,粉餅阻力仍然是偏低的
所以crema看起來有點奇怪,顏色和樣子有點「加壓把手或雙層濾杯」的味道
樓主是否已把粉量加到最多,調到最細?

感謝版友們的各種資訊提供!
我的咖啡機型是Spidem Villa 粉量設定中間值+2格 應該是8.5克 今天把它調到底+3是9克
粗細的話 之前調到最細 但很奇怪 出來的咖啡渣成軟軟泥狀 後來就沒有調到最細 大概是中間值跟最細之間
甩魚大的回文總是令人受益良多。

小弟是基本雙孔商用機,單份手把使用12g粉,雙份手把使用16g粉,鮮奶約220~240ml,按照C&G標準20~30秒(我會盡量調到25秒前後)萃取30/60ml。

拿鐵用一個shot,卡布用兩個。這部分就是依照客人反應來調整的(市場調查調整了很久,會受地區顧客口味影響),沒有依據C&G的標準來製做。如此在同容量外帶杯前提下可以做到卡布也是滿杯350ml。

建議樓主調整粉量,研磨度在固定的溫度下會直接影響萃取的程度(不足/過度),而我們需要的是萃取"適中"但濃度"較高"的espresso,且依據"一般"全自動機的個人使用經驗幾乎都是萃取壓力不足或不穩定(震動式幫浦)。若樓主的機種無法調整粉量,可能需要升級其他機種才能解決太淡的問題。

小小經驗提供參考。

bakafish wrote:
要用機車做比喻也行
...(恕刪)
chrono79925 wrote:
(但路人沒用過全自動 所以不清楚他的可調整性是不是有這麼多)...(恕刪)

大部份全/半機器跟M100(?) 一比,可調整性都只能算低了
Yiyans wrote:
大部份全/半機器跟M100...(恕刪)


它不是重點啦

只是因為沒用過(調整過)全自動
不知道煮出來的濃縮 正常狀況是如何

重點在砸魚大的回文
咖啡版的資深前輩





說真的 Nomad煮出來的濃縮都比全自動威阿...
Nomad + Somad 兩個應該1萬多而已
雖然是全手動

然後再花個千元買蒸氣壺... 好像是CX25P ?
(但CX25P 據說蒸氣不強 沒用過也不敢斷定適不適用)

單純比較濃縮的話 Nomad還蠻強的

15年10月拿來榨過 雖然現在收起來沒用了
當時磨豆機還是用610N....
如果換SJ以上的義式磨豆機應該表現更好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依個人口味來調整就加奶阿

smite wrote:
最近在練習拿鐵拉花...(恕刪)
smite wrote:
最近在練習拿鐵拉花...(恕刪)


喝慣了現煮的熱咖啡,有試過低溫發酵過的咖啡嗎?

一樣的步驟,將濃縮咖啡萃取出來,
不同的是,不再趁熱喝,而是將其置冷後,放進冰箱,以5度低溫冷藏72小時發酵,
冷發酵過後的咖啡,雖然原先的香味佚失,但喉韻變得更濃厚,
縱使加入大量奶泡飲用,那多層次的甘酸苦醇依然不會被奶味掩蓋過去。
選法式烘培的豆子就一定很有味道了, 不過我個人不喜歡那種焦味
smite wrote:
最近在練習拿鐵拉花...(恕刪)
大家討論半天

不過我覺得樓主的問題就是家用的全自動做出來 其實離espresso還滿遠的

家用全自動就算十萬左右 跟一萬半自動還是差很多

目前還沒喝過家用全自動有接近的味道

通常都像是小杯濃一點的黑咖啡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