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再換個做法
倒入熱水,按加熱功能
待加熱結束時不放濾杯,先用萃取功能放水兩次預熱
(放水5秒自動暫停時就按一下開關鍵取消萃取,
再按兩下進行下一次放水5秒,自動暫停時同樣要再按一下開關鍵)
然後補足熱水,再按加熱功能
待加熱結束時再放水預熱一次才上濾杯萃取
關鍵是補進的熱水要夠熱
不然等待加熱的時間,預熱過的零件又冷掉了
經過這樣的預熱程序後,出杯溫度果然好多了
之前還有個問題是,結束萃取時還會一直滴咖啡液出來
我仔細想想,應該是水倉蓋子蓋住的關係
導致pump無法抽入空氣,利用空氣把粉餅裡殘餘的水推出來
剛才在最後把蓋子打開,pump的聲音變得很大
濾杯底部出現一堆咖啡氣泡,之後就不會再滴液了
不過蓋子蓋太久會燙手
最好戴手套,操作會比較順暢
於是又上淘寶看IMS濾杯
這次看到有新出的DL2TH26E(之前只有22和24)
就決定買來試試
上週四晚上發順豐,隔天下午就到手,有夠快
IMS DL2TH26E濾杯跟原廠附的一樣深
外徑和內徑則略小一點點
且從深度大約一半開始內縮,到底部約45mm
開孔數為499孔,原廠附的是348孔
相同克數的粉量,流速則沒有太大差異
應該是因為IMS雖然孔數較多,但濾杯內縮粉餅較厚,一來一往扺消的關係
我想還是IMS B60的583孔會比較好
一來直筒形的,同克數粉餅會比較薄
二來孔數更多,粉能磨得比較細
對提升萃取率有幫助
尤其這台即使經過三次預熱,入口溫度還是覺得低了幾度
粉如果能磨更細應該會更好
(看人啦,國外也有人喜歡用小徑深濾杯
這樣可以把粉餅搞得很厚,磨粗補償,覺得這樣味道比較好
因此SWORKSDESIGN還有出58mm轉49mm的套件)
可惜Bincoo這台由於濾杯座跟樓主的不同,「可能」無法使用B60濾杯
因此就沒有買來測試
雖然用B60濾杯應該會更好
但考慮到台灣Huku的售價5980,再加買IMS B60濾杯就破7000
這個價格我還是買不下手(我買Bincoo加IMS濾杯約4600)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淘寶找跟樓主一樣的品牌型號
約台幣4560不含運,運費沒多少錢
原廠的tamper用在原廠濾杯本來就卡卡的
用在IMS DL2TH26E濾杯則完全放不進去
所以只能用自己的tamper
用標準的51mm即可
最麻煩的是IMS DL2TH26E的濾杯唇(Border)太寬,達61.5mm
原廠的是59.5mm
所以要用砂輪機把Boder磨進去1mm
磨完再用銼刀和砂紙去毛邊
花了我半小時
所幸效果不錯
這台幣1000出頭和半小時的工算值得
IMS這個濾杯用一次之後底部還是平的
不像原廠附的只用一次就整個膨出來
diuucin wrote:
沒先看這篇文 被虎記底下的留言導去買了bincoo
那個粉碗真的是怎麼萃怎麼噴
這幾天用IMS DL2TH26E濾杯萃取也是會有點噴
不過比原廠附的濾杯好太多了
我猜測可能原因是它的分水網出水一開始是偏一邊的
這與它的設計有關
由於正中間是用來鎖分水網的螺絲孔
所以它的出水孔本來就偏一邊
加上出水流量不大,所以粉餅接觸到水的時間差會比較大
可能因此造成在預浸的那5秒裡,
粉餅內部因吃水量不同,造成粉餅內部密度落差大
在萃取時產生少許通道造成噴濺
不過整體來說,做出來的espresso味道可以接受
我覺得裝16g粉好像有點太多
萃取時pump開5秒進入自動暫停,這樣的出水量感覺不太夠
下次我打算先開3秒強制取消,然後再按一次萃取
這樣在進入自動暫停前就有8秒出水
看看在進入暫停5秒時,濾杯底面是否會有咖啡液出現
以此判斷預浸是否充分
並看看是否能改善萃取通道
diuucin wrote:
不確定這樣玩會不會壞就是了
我想應該不至於
原廠這個清潔模式預設是啟動1分鐘,拿來萃取應該OK
反正物盡其用,壞了就壞了吧

Super58是這個吧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C3TwrWTcmQ/
還能調壓,感覺挺有趣的
雖然我還留著58mm的配件
像是VST濾杯,接粉環,tamper等等
不過我已經沒有想要再入手58mm的機器
我現在主力是54/55mm,在家用Nurri Leva,在公司用Rossa PG
49mm的Cremina,看哪天把它搬上車,搭配露營電源使用
51mm的Bincoo打算騎自行車時使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