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ries磨豆機開箱,第2頁同場加映Dr. Bean 83mm神山錐刀

剛才用Helor 106和Gorilla Gear 71mm錐刀做完測試
Helor 106以Bosch 10.8V電鑽起子驅動
空載轉速約380 rpm,搭配Helor 106減速後約95 rpm,跟Aries 90 rpm差不多
16g粉,30秒萃取33g
喝起來濃稠感和厚度稍微高那麼一點點,但原本沒有的苦味也冒出來一點
crema也多一點
TDS 9.6,萃取率19.8%,比Aries略低一點,真是有點意外
清洗時發現,萃取過的粉餅上,粗顆粒也比Aries磨的明顯一點
以味道平衡來說也是Aries表現略好一點點
Gorilla Gear則勝在上面提到的濃稠感和厚度

Aries原廠刀盤 90 rpm磨16g約10秒
Helor 106 + GG刀盤,以Bosch 10.8V電鑽起子驅動磨16g約13秒

決定了
MC4出掉
手上沒有可以搭載83mm神山錐刀的利器,也只好出掉神山錐刀

這幾杯測試下來
我覺得最好喝的還是神山錐刀萃取2分半的那杯
香氣,甜感,濃稠感都是最佳
沒有苦味,不過也沒有酸
Aries的刻度是這樣
每個數字之間有3小格
兩小格中間還可以調1格


以下數字1又過1小格寫為1.1,數字1又過2小格寫為1.2
上圖為1.15,即1.1和1.2中間
這是微調的最小極限,1個鋸齒


今天試了在刀盤下墊一張普通的70磅影印紙,厚度約0.1mm
最小可用刻度是1.2
調到1.15就會聽到機器運轉的聲音有異,應該是刀盤有輕微磨擦

把紙片換成小管芯透明膠帶,厚度一般約0.04到0.05mm
貼兩層,跟紙片一樣在刻度1.15聽到異音
改成貼一層,到刻度1都沒有異音
我想應該夠用了,就不再用更薄的鋁箔紙(厚度0.007mm)去測試極限

用刻度1.2做一杯,16g粉萃取32g,只用了20秒
改成用刻度1.15,變成26秒
6秒的差距有點大
驗證了前面說的,這不是espresso磨豆機的規格

以前用繪意71,粗細轉一圈,刀盤升降1mm
一圈有100格,每格影響刀盤升降0.01mm,萃取時間約差2秒

按照前面測量Aries的數值,粗細轉一圈,刀盤升降約5mm
一圈大約有160個鋸齒,每個鋸齒刀盤升降約0.03mm,也就是繪意71的3小格
萃取時間差6秒,合理
如果用到刻度1,還有3個鋸齒,萃取時間大約是44秒
由於我沒有很喜歡淺焙SOE,這個細度對我來說應該是夠用了

我的濾杯是IMS B66,算54mm
裝16g粉,粉餅厚度相當於58mm濾杯裝18g粉
16g粉也很符合我做拿鐵的用量
所以我在家使用Aries應該是不會有問題
如果用58mm系統,又喜歡淺焙,粉量少,WAFO濾杯
那麼Aries肯定不適用

至於手沖
我不喜歡用大錐刀做手沖
不測試
當初就是刻度問題放棄了這台...

其實關於這台我最大的疑問是空轉的聲音怎麼這麼大!!
當初台北咖啡展時的樣機非常的安靜,主理人也說就是因為怕太安靜,使用者會忘了切開關,所以設計磨豆完自動停止。
但是看了魚大和虫子老師的開箱影片,這批磨豆機空轉偏大聲看來是普遍現象...不知他們改了什麼
(當時台北咖啡展還有FEMOBOOK這台磨豆機在展,所以我對運轉聲這件事印象深刻)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我剛才開機測試,在家裡電風扇與電視的環境音下,並不會覺得Aries 90 RPM聲音很大,在辦公室自己桌面下就覺得比較吵

2023-08-11 22:11
MaChi_Wang

可能吧! 錄影總還是與現場感受有差異的

2023-08-14 11:41
磨豆機送去調粗細回來了,在送去廠商那時,我有先用高度規測量高度約87.4~87.45mm,回來重測,居然墊高0.5mm了約87.95~88mm,真是嚇死寶寶了。
拆機看看,有膠帶,有塑膠墊片0.05X1,0.1X3。(真心建議,要賣就附上塑膠墊片好了。)
送回來時同心度不是很好,自個裝會調到1最小再把內刀盤放鬆點,放上去跟外刀盤鎖一點點,拿下來再鎖緊,同心度會好一些。

看了內刀盤??跟我買(陸版的HG-1)12星錐刀有99%像。內刀盤鍵槽是一樣尺寸。





彩色的熊貓 wrote:
居然墊高0.5mm

神奇
我墊0.1mm的影印紙就會聽到運轉聲不同
0.3mm的卡紙調到大約刻度2就頂到,無法再調細

我把Aries拿回家後,用Nurri Leva萃取測試
可能是預浸時間比較長,以及萃取壓力比較大的關係(Nurri Leva最大壓力是11 bar)
同一支豆子用刻度1.1流速才剛好而已
目前就這樣用了,反正我不太喝烘很淺的espresso,也沒有特殊的超多孔高流速濾杯
不需要磨到非常細
以後如果有需要磨更細再來墊吧

您的兩組刀盤仔細看還是有細微的不同
但是否影響磨出來的結果就要試過才知道了
彩色的熊貓

晚上試機,其實不用墊到0.5mm,約墊0.25~0.3之間就可以了,塑膠墊片夾層容昜沾粉,所以我會割鋼薄片0.3去墊。那2個內刀盤,在我看來只是12星齒銑的深度不同,差異不大。

2023-08-16 20:28
MaChi_Wang

深度不同,吃豆量就不同,可能是為了對應低轉速所做的修正。

2023-08-17 12:53
彩色的熊貓 wrote:
磨豆機送去調粗細回來...(恕刪)

借一下圖
這兩組刀盤,我看起來差異最大的地方在這裡


從每一星延伸下來的第一條刀刃的起始位置不同
導致最長那條刀刃,向上拉的長度不同
試想一下,左邊那顆刀盤最短那條刀刃向右邊移一點,像右邊那顆一樣的話
隔壁那一星最長的刀刃是不是就要再往上拉才會碰到邊邊

其他像深度,角度,就要測量才知道
我覺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深度
Mazzer每一齒的深度都很淺
我目前的經驗,深度較深的刀盤,磨出來的粗顆粒比較少

前面提到,Aries的刀盤在近拍時可以看到鋸齒邊緣
我在Mazzer和Gorilla Gear,以及之前MC1的68mm刀盤上都沒有看到
這個就不知道有什麼影響


補充:
現在才想起來,之前開箱C40 MK3時
C40的刀盤也有類似的紋路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最初看到這鋸齒時還沒磨,擔心會有細粉較多的問題,不過磨下去後是沒有,均勻度也不錯

2023-08-17 21:30
彩色的熊貓

以魚大那個C40來看,有可能是廠商故意的,二刀刃面銑刀進給速率假設為100.,那下一個刀刃銑刀進給速率200.,再下二個為100,這樣就像那個內錐刀了。

2023-08-18 8:53
上次測試神山錐刀後,裝回原廠刀盤時
使用小型電動起子不小心,在鎖外刀盤時沒及時停止
把外刀盤座(塑膠齒輪)三個螺絲孔其中之一鎖到滑牙了

目前是不影響使用
不過我還是去問原廠,是否有單獨賣零件,讓使用者自行維修
以原廠之前的態度來看,我就知道不太可能會賣

原廠的回覆果然不出所料
要我把機器寄回去,他們再報價維修
除此之外什麼資訊都沒有
要是我寄回去,他們報個天價的維修費,不修也要付一大筆檢測費
我要當冤大頭嗎

商用機大廠如ditting,Mahlkonig,都能買到零件自行維修
家用機廠商如Baratza(已被Breville併購),在官網能買到的零件大概組出一台都沒問題
官方甚至還有影片教你怎麼拆裝
就Aries特別高貴,不賣零件,連刀盤都不准拆(鎖內刀盤的螺絲上貼了易碎貼紙)

這台磨豆機我就這樣用吧
哪天要是掛了我再自己想辦法
到時看復刻這個刀盤座齒輪是否划算再決定要不要處理
又或者其他零件會先掛掉
機器總會壞,尤其又不是商用機
反正我也沒打算這一台要用一輩子
這廠商,從設計到售後,給人感覺都沒有準備好
(連espresso磨豆機需要有粗細度微調能力都不知道)
誠心不推
以後如果在產品與營運準備上更成熟了再說吧
 
Aries的豆槽下方有這個擋片,把入豆限制在這兩個入豆口



磨豆機啟動後,達到設定轉速明顯需要一兩秒
因此我會先啟動磨豆機再倒入豆子,以求磨豆的一致性
擋片上面的撥豆桿在磨豆時會旋轉,把豆子掃進入豆口
但因為豆槽很淺,撥豆桿也會把豆子掃飛出來
所以造成倒入豆子後,動作要很快立刻蓋上豆槽蓋子的使用不便
上述這些在前面有提過

上週末我測試有無這個擋片是否真有差異
發現在相同粗細度下
磨16g豆子,萃取32g espresso
有擋片的流速快兩秒,espresso的黏稠度較低,crema也消散比較快
我比較喜歡沒有擋片時做出來的espresso質感
不過當天是做拿鐵,所以沒有測試味道
拿掉擋片當然就不需要安裝撥豆桿
在使用上也方便許多
我是請人作個轉接座,再用豆倉就不太會有跳豆了。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事實上,Weber的粉杯也解決不了需要WDT的問題,就是因為解決不了,這種爛東西要我昧著良心說多好用來轉賣我做不到,所以才會當贈品送出去

2023-09-20 10:17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我買過很多東西,不好用但還能用的我就賤賣,達不到宣稱效果但還能看的我就當贈品,例如Weber接粉杯和可調式蒸氣噴頭,至於連看的價值都沒有的我也送不出手就丟垃圾筒,例如etsy的WDT tool

2023-09-20 10:22
彩色的熊貓 wrote:
居然墊高0.5mm

由於我放磨豆機的空間很狹窄,如下圖

磨espresso要用的刻度1是在機器左邊
觀看和調整都不方便
所以我再重墊刀盤
希望把espresso刻度調整到機器正面
大約在5或6的位置
機器只有我自己在用,也不磨手沖
所以不怕會調過細摩擦到刀盤
也不會有調到最粗還不夠粗的問題

之前墊0.3mm的卡紙
刻度調到2就頂到了,無法再往細調
這次墊更厚的卡紙,約0.5mm
竟然可以調到1不會頂到
於是我再墊一張,總厚度約1mm
才在刻度2頂到

刀盤的歸零點(摩擦點)移到刻度6
但是磨espresso並不能磨得更細
磨我自烘的淺焙SOE
在歸零點粗一小格(原廠刻度半格)
用55mm濾杯裝16g粉,26秒萃取32g

歸零點是勉強可用的刻度
但如果用最高轉速150rpm空轉
就會因為刀盤摩擦的阻力
讓磨豆機以為在磨豆中而不會自動停機
但90rpm空轉會自動停機,原因不明

這支國外的影片,4分鐘處說espresso範圍磨得動生豆

但仔細看,磨出來的粉算粗,而且出粉速度很慢
恐怕是一顆一顆丟進去磨的
這種業配影片看看就好

我今天也測試了我烘得比SOE更淺的手沖豆
一次倒3g進去還能磨,超過就卡住停機了
粉量要加到22g才能進入合理流速
粉餅厚度相當於58mm濾杯裝25g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