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這種有重大商業利益的產品,咖啡商必然也會贊助做大量假科學文件,我貼一片正你就貼一篇反,加上大量假專家口吻心理戰文章,光靠口水是非難分,所以我早就不打口水戰
我很單純分享自身經驗,樓主亦然,網友要不要試試看是他們的自由,反正健康是他們自己的
Lisa_Hsu wrote:
我自己比較傾向用商業利益看這件事
無法證明就不用在那邊說一大堆咖啡因是毒之類的偽科學
怪罪到商業利益的陰謀論,就像什麼都扯政治迫害一樣
既然是自身經驗,就說經驗就好
可以從經驗中歸納可能的原因,但不必自己批判什麼是有毒的,什麼一定不好
「網友要不要試試看是他們的自由」
有的人喝一點點茶或咖啡就會失眠,可能是對咖啡因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不同
也可能有人是因為心理因素
偏頭痛我也以我姐姐的經驗舉出反例
這就是「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經驗各異
在非實驗環境中,以不嚴謹的方式得到的結果
不可以偏概全,污名化更是不理性
我對咖啡的立場一直都是喝爽的
喝了會開心就喝
你如果喝了會不爽,不舒服,那就不要喝
如果是因為聽說喝咖啡有什麼好處而勉強喝,那也不如不要喝
為了提神而喝,不如改變生活作息,讓自己不必依靠其他事物提神
Lisa_Hsu wrote:
把人精神弄得平時很差,然後喝了咖啡恢復正常
精神很差,喝了咖啡變正常,這不叫提神?
我想是這篇吧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articles/3LW6kJMRF8ktc2PpNQFXhN7/what-does-caffeine-really-do-to-our-brains
內容是說平時有攝取咖啡因者
在12小時咖啡因戒斷後的反應比沒有攝取咖啡因習慣者慢或低下
在攝取咖啡因後可回到一般水準
不過,平日沒有攝取咖啡因者,在攝取咖啡因後的反應也有上升
但這篇的文章內容太簡略了
受試者只有19人
平時有攝取咖啡因者9人,沒有攝取咖啡因者10人,非常小的樣本數
關於他們的年齡分布,職業,生活作息,平常的咖啡因攝取量等都沒有資料
在12小時戒斷後給予多少劑量也沒有提
在他們有正常攝取咖啡因時(例如在正常上班時間)的平時反應也沒有做
這12小時戒斷是如何實施的也沒有提,只有提到是overnight(該不會是熬夜)
穿針線的測試更是搞笑,這是綜藝節目才會有的橋段吧
文中只有提到一句
All our results were in line with those found in a far larger experiment run by Prof Rogers and his team, so the conclusions are relatively secure.
詳細內容可能要去讀Peter Rogers的相關論文
話說我當兵時,有一次因為教召任務需要熬夜趕東西出來,早上長官要視察
就去買了提神飲料
我喝了之後感覺其實沒有提神,依然是很想睡,注意力感覺也沒比較集中
實在受不了趴在桌上想睡個30分鐘,結果睡不著
超級痛苦
我是網路烘豆商,所以每天至少兩杯咖啡以上;有時試烘喝到脫水(難)不太完全(喝)的豆子,就極容易心悸、胃痛、嚴重時會拉肚子。雖然喝的咖啡量大,但有時休假懶散不想沖咖啡也可以完全不喝,不喝也沒什麼所謂的咖啡因戒斷症狀。對我而言,所謂的成癮我覺得只是一種習慣與藉口;20年前我也曾長期抽菸,但有天覺得影響到體能鑑測,也可以立刻把菸丟到垃圾桶,戒菸至今。
我是烘豆工廠出身,工廠裡的咖啡我沒辦法喝太多,多了就胃痛、拉肚子,我曾試過用試烘用的小機器烘焙經過挑豆的商業豆(烘焙量300克),就幾乎沒有拉肚子反應。因此我堅持我賣的豆子一定要挑豆。
我曾經一天最高試烘26鍋,也喝了26杯150cc以上的成品,騎車回家只有輕微暈眩噁心感,沒有偏頭痛。
我的飲食長期以來早餐大部分是麥片加無糖豆漿;中餐不吃或是午後一碗陽春湯意麵加一些醋跟胡椒,晚餐大部分燙青菜、氣炸魚或是肉片、蒸蛋或炒蛋之類少油家常菜,食用油只用橄欖油以及初榨橄欖油。
可能因為飲食清淡,吃稍多火腿或是調味飲料之類的加工食品,也會有噁心感。
最近常有偏頭痛,我覺得是因為溫差太大,年齡增加所以沒辦法騎車寄貨吹冷風。結果昨天也偏頭痛,女友說因為脖子受寒就拿了圍巾給我圍上,很少在室內圍圍巾的我,過了半小時頭痛竟然緩解。
我喝咖啡需要等量的水,不然如廁會不順,不只咖啡,茶的利尿與便秘效果對我而言更顯著,需要更大量的飲水。所以可能有些惠顧過的網友大大,我都會提醒一杯咖啡一杯水。
至於提神效果,我在外亂喝咖啡容易胃不舒服、心悸,確實令人不悅到睡不著還伴隨莫名的提(氣)神(憤)感;偶爾喝到自己烘的單品佳作身心會放鬆到打哈欠或是打起瞌睡。也許是自以為是的心理作用?誰知道呢?



老譚說做生意要童叟無欺,對得起良心。
老譚的年代,沒有大學只有私塾。
於是小譚便以父為名、莫忘初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