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尖沒磨平或剪掉,拍完照我自己拿斜口鉗剪了
雖然YT上有一支國外的測試影片說0.35mm的最好用
不過我手上也有0.35mm和另一支0.4mm的,我覺得0.4mm的比較好用

包裝時固定零件用的藍色紙膠帶品質有點差,有殘膠
MC4的陽極鋁表面是粗的,殘膠不容易清除
我用手指搓一搓以為可以搓掉,結果把手指上的咖啡粉黏上去變更髒
後來搓到皮都快搓掉了才清掉,但還是有點痕跡

拆下來的外刀盤,有原廠測試留下的殘粉,我清乾淨後磨豆,第一次磨會吃0.5g

刀刃夾角裡卡的殘粉量看樣子是正常,沒有因為兩段式研磨而卡很多粉
粗磨刀盤底下會卡粉比較出乎意料

把外刀盤拆了,要測試粗磨是磨多粗
刀盤上看不到Mazzer 0186C的字樣,但這淺刀刃一看就知道是Mazzer 71或83的設計

內刀盤

我手上的果丁丁,豆子比較小顆,粗磨10g有3g沒有被磨到,點圖可放大

原廠附的測試豆,豆子大小一般,有少量比較小顆的豆子,10g有1.2g沒有被磨到

原廠的測試豆,中深焙,一包340g
品名和以前買MC1時附的豆子好像一樣,但包裝不同
以前的顏色好像是棕黑色
我覺得這包豆子似乎有點問題,後面說明

晚間更新:
找到以前發的MC1的文,裡面有測試豆的照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063470&p=1#63305556
粗磨測完要把刀盤裝回去,才發現外刀盤和刀盤座竟然有0.5mm的間隙
(外刀盤沒有鎖螺絲,推向一邊使另一邊間隙最大化時)
500微米啊,原廠0.4mm的WDT針可以輕鬆插進去
我對這點很不開心
會想買就是因為MC1的優秀經驗,結果MC4變成這樣
我很痛恨組裝刀盤時還要調校

找了厚度適合的名片充當間隙規,插入刀盤與刀盤座的間隙
然後抽動紙片,確認每一張紙片抽出來的阻力都差不多,再把刀盤鎖緊組裝回去
運轉時調到刀盤發出磨擦聲,再關機調到鎖死
跟上面chuan07大說的一樣有6大格的差距
開始實際萃取測試,用原廠附的測試豆
Rossa PG裝16g,粉餅厚度約等於VST裝18g,所以一樣用刻度8
10秒低壓預浸,總時間32秒,萃取32.4g,萃取率竟然只有17.7%
我可以說我這輩子還沒做過這麼低萃取率的espresso
如果不是原廠有附測試報告,我會以為我的濃度計要重新校正
萃取完的粉餅

再拿Helor 106磨一份
雖然有調粗一點,但不夠粗
花了17秒低壓預浸,總時間40秒,萃取32.5g,萃取率也只有18.9%,還是很低
所以我覺得是豆子的問題
以前買MC1附的測試豆,我印象中還不錯喝
這包豆子說實在的乏善可陳,而且在一開始拆清的時候聞到殘粉的味道是菸灰味
我還以為是來拜訪的廠商有人才剛抽完菸進來
萃取率17.7%和18.9%,喝起來沒什麼差別
萃取完的粉餅,因為磨比較細,粗顆粒當然就會比較少
明天再調粗一點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