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開箱]Kafatek MC4-duo

先來看原廠送的WDT工具,用游標卡尺量直徑是0.4mm
針尖沒磨平或剪掉,拍完照我自己拿斜口鉗剪了
雖然YT上有一支國外的測試影片說0.35mm的最好用
不過我手上也有0.35mm和另一支0.4mm的,我覺得0.4mm的比較好用


包裝時固定零件用的藍色紙膠帶品質有點差,有殘膠
MC4的陽極鋁表面是粗的,殘膠不容易清除
我用手指搓一搓以為可以搓掉,結果把手指上的咖啡粉黏上去變更髒
後來搓到皮都快搓掉了才清掉,但還是有點痕跡


拆下來的外刀盤,有原廠測試留下的殘粉,我清乾淨後磨豆,第一次磨會吃0.5g


刀刃夾角裡卡的殘粉量看樣子是正常,沒有因為兩段式研磨而卡很多粉
粗磨刀盤底下會卡粉比較出乎意料


把外刀盤拆了,要測試粗磨是磨多粗
刀盤上看不到Mazzer 0186C的字樣,但這淺刀刃一看就知道是Mazzer 71或83的設計


內刀盤


我手上的果丁丁,豆子比較小顆,粗磨10g有3g沒有被磨到,點圖可放大


原廠附的測試豆,豆子大小一般,有少量比較小顆的豆子,10g有1.2g沒有被磨到


原廠的測試豆,中深焙,一包340g
品名和以前買MC1時附的豆子好像一樣,但包裝不同
以前的顏色好像是棕黑色
我覺得這包豆子似乎有點問題,後面說明

晚間更新:
找到以前發的MC1的文,裡面有測試豆的照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063470&p=1#63305556

粗磨測完要把刀盤裝回去,才發現外刀盤和刀盤座竟然有0.5mm的間隙
(外刀盤沒有鎖螺絲,推向一邊使另一邊間隙最大化時)
500微米啊,原廠0.4mm的WDT針可以輕鬆插進去
我對這點很不開心
會想買就是因為MC1的優秀經驗,結果MC4變成這樣
我很痛恨組裝刀盤時還要調校




找了厚度適合的名片充當間隙規,插入刀盤與刀盤座的間隙
然後抽動紙片,確認每一張紙片抽出來的阻力都差不多,再把刀盤鎖緊組裝回去
運轉時調到刀盤發出磨擦聲,再關機調到鎖死
跟上面chuan07大說的一樣有6大格的差距

開始實際萃取測試,用原廠附的測試豆
Rossa PG裝16g,粉餅厚度約等於VST裝18g,所以一樣用刻度8
10秒低壓預浸,總時間32秒,萃取32.4g,萃取率竟然只有17.7%
我可以說我這輩子還沒做過這麼低萃取率的espresso
如果不是原廠有附測試報告,我會以為我的濃度計要重新校正

萃取完的粉餅


再拿Helor 106磨一份
雖然有調粗一點,但不夠粗
花了17秒低壓預浸,總時間40秒,萃取32.5g,萃取率也只有18.9%,還是很低
所以我覺得是豆子的問題
以前買MC1附的測試豆,我印象中還不錯喝
這包豆子說實在的乏善可陳,而且在一開始拆清的時候聞到殘粉的味道是菸灰味
我還以為是來拜訪的廠商有人才剛抽完菸進來
萃取率17.7%和18.9%,喝起來沒什麼差別

萃取完的粉餅,因為磨比較細,粗顆粒當然就會比較少
明天再調粗一點看看
bakafish

豆子問題吧,我用Helor 106裝黑刀平常隨便做都20%以上,這支豆子也不到19%,中深焙萃取率這麼低我也是頭一次遇到

2022-04-01 1:03
seanlam1234

如果MC4和Key看齊, 那Key好了. 相對便宜又好看[都買]

2022-04-01 1:20
bakafish wrote:
我很痛恨組裝刀盤時還要調校

+1
這個0.5mm的間隙太離譜,簡直是開倒車,壞了好不容易建立的高品質招牌

bakafish wrote:
以前買MC1附的測試豆,我印象中還不錯喝
這包豆子說實在的乏善可陳...

以前買MC3跟去年10月收到MAX附的豆子都很棒
尤其是MAX附贈的衣索比亞SOE更是沒話說
我還專程去Caffe Lusso官網看能不能買到這支衣索比亞單品豆
可惜只賣美國國內,沒有銷售海外

看起來都是同一家的豆子,但這次MC4附的綜合豆似乎不太理想
如果二周後我收到的MAX的豆子也是跟MC4同一支、萃取率一樣那麼低的話
那就不僅僅是Kafatek的品質出問題,配合廠商的品質也不太穩定

我剛剛回去翻了一下紀錄
MC1當時出廠測試報告萃取率給21.7
雖然21.7不一定等於好咖啡但還是希望Denis 有好的解釋
seanlam1234

Hi RoyChuan [笑到噴淚]

2022-04-01 17:40
chuan07

我不死心又用破英文問了,明天準備再被Denis訓示吧[orz]

2022-04-01 20:28
Yiyans wrote:
我剛剛回去翻了一下紀(恕刪)

我的MC1測試報告email已經刪掉了
剛去看以前發的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063470&p=1#63305556
萃取率有21%

我的Helor 106裝Gorilla Gear黑刀,即使是淺焙豆也很少達不到20%
這次MC4的測試豆是中深焙
用Helor 106磨,經過17秒預浸,總時間40秒萃取,也達不到19%
照理來說中深焙不用預浸應該也隨便都能破21%
而且這包測試豆不好喝,跟印象中當時MC1附的那包差很多
我是覺得這次的豆子品質有問題
seanlam1234

好像說過做出廠測試前會先磨一下開機豆, 會不會把那豆當作測試豆送來了[囧]

2022-04-01 11:07
bakafish

豆子有包裝啊,跟以前MC1附的是同一家同一款產品,只是包裝袋不同而已,但味道跟印象中MC1附的那包差很多,萃取率也上不去

2022-04-01 11:40
我還沒用附贈的豆子測試,這幾天都用自己買的深焙豆子試,今早再用Helor102(187c無鍍層)刀來測試萃取率差異,一樣條件及差不多萃取時間下,測出來萃取率有20.06%。而這幾天用MC4測的結果只在18~19%。
剛才試了一下,豆槽上半部有跳豆擋片那個,怎麼樣都拔不起來
我猜可能是上膠黏死了
這樣的話,如果要用MC1的方法拆內刀盤,就要先轉下豆槽,然後把跳豆擋片拿掉


再把豆槽裝回去,就可以用它鎖死刀盤,再用套筒扳手拆內刀盤上的螺絲

剛才把Helor 106調粗,再用測試豆萃取一杯
16g豆子29秒萃取32.5g,0-9 bar以等速上升跑10秒
萃取率反而高一點,有19.2%
還是低就是了
但有比較好喝一點
粗顆粒的狀態似乎還是比昨天MC4磨的好一點,最粗的顆粒沒那麼粗


在公司的電腦裡找到之前MC1的測試報告


那時我用繪意71裝Gorilla Gear黑刀,表現等同MC1
之後把Gorilla Gear黑刀裝到Helor 106,跟在繪意71上表現相同
所以萃取率上不去可以肯定是豆子的關係
seanlam1234

我是外貌主義, Key令人動心[爽]

2022-04-01 18:08
bakafish

MC4這個問題可能等刀盤進入狀況或換刀盤就解決了,KEY如果買到中軸彎的,除非自己去訂做中軸了

2022-04-02 10:31
下午用MC4磨了一份比較淺的豆子,相同刻度,萃取流速反而慢很多
萃取完的粉餅表面粗顆粒也明顯比較少
拆開來一看
186C的內刀盤更朋友自己拿去鍍鈦的186C一樣
在底部最後出粉的刀刃夾角會卡殘豆,導致出粉口變小,出粉變細
這個狀況不知道要磨多少豆子後才會改善
bakafish wrote:
這個狀況不知道要磨多少豆子後才會改善


或許不用太久,我的187c磨了一陣子就發現下圖紅線下面的刀刃鍍層被磨掉了,之後研磨效率有提高一些,186c/187c刀盤上了鍍層真不知是不是件好事




另外殘膠的部分,昨天用酒精擦掉殘膠後沒留意,剛剛才看到有留下膠帶痕跡(不是殘膠).是被膠帶破壞了表面嗎?

chuan07

這外觀應該是做陽極氧化。我想不是表面處理問題,是用了不對的膠帶固定吧?在官方論壇問了,看Denis怎麼說吧。

2022-04-01 21:58
bakafish

繼續用力搓,用指甲刮,我的可以清掉

2022-04-02 10:28
chuan07 wrote:
或許不用太久,我的187c...(恕刪)

沒耐心,剛才直接換黑刀了,連假搬回家玩
鍍鈦186C就換到Helor 106上慢慢玩吧
ee21

Daniel WYS 我也在等魚大測試完成.再來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或許到時問問Denis能不能退訂鍍TiN的部份....哈...

2022-04-01 21:35
kaqw0116

差點也要買黑刀了[XD]期待心得~

2022-04-01 22:41
剛看了一下YT,
發現有這段影片
上方粗磨的內刀盤會搖晃. 拿到MC4的, 都可以看看是否有這情形
該用戶反應給Denis, Denis表示這不算疵瑕
seanlam1234

to ee21, 忘了在哪看過大概的說法是, 因錄影fps所限, 看到刀盤有擺動而非正圓是正常的[真心不騙]

2022-04-01 22:57
bakafish

鏡頭本身就有點晃動啊,仔細看連外刀盤都在動[XD]

2022-04-02 10:27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