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看#5的影片,對於什麼是成功的奶泡是否有正確的概念從樓主的描述,似乎奶泡根本沒有打成功樓主於#16中說「上面綿密奶泡」,似乎不是我們認知的綿密奶泡樓主是否能拍個影片,或是鮮奶打奶泡前後對比的照片來看看
今天去中壢團練回家有點累,不過拿到賴大的鋼杯,很想看看到底如何,所以還是忍不住開機器練習了,用手機拍的影片感覺不順.....影片中請無視底下的腳還有雜亂的周邊,因為已經練了10多杯剛好我麻吉來就叫他幫我拍一下XD影片一開始就是我把蒸氣棒埋在牛奶中,打開蒸氣後可以看到我的鋼杯馬上往下移,這時候會聽見滋滋聲,我鋼杯就沒再繼續往下移,這時候我進氣時間約10秒,(PS:其實我平常練習這時間都太長,平常都大概5-7秒但我進氣的量低,所以才拉長秒數,但還是打的太厚了),影片約14-15秒可以看到我鋼杯的屁股明顯往上抬了一下,接著可以看到我鋼杯不停的在微幅移動,這個動作是我在進行下卷,也就是把表面的粗泡往底部捲的動作,然後一直加溫到影片的43秒後停止,這時候的溫度大約在接近60度上下,可以看到打完奶泡後表面幾乎都沒有泡泡,敲一下就是把表面的粗泡敲破的動作,但這杯打完沒有粗泡,我還是這麼做的原因只是因為這是習慣性動作....再來就是拉花,拉得很G.....因為奶泡太厚了導致後面的流動性太差XD臨時拍得很多細節沒有拍得很到位,之後有時間再來拍一次,希望有幫助到妳另外回答樓上的問題,牛奶的牌子對奶泡來說說真的差異性沒有很大,差異點是在味道,我試過將進20家的牛奶,奶泡上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是要用全脂的PS:賴大的鋼杯使用心得.....真的好用Breville 920XL奶泡+很G的開底
Vat豪 wrote:另外回答樓上的問題,牛奶的牌子對奶泡來說說真的差異性沒有很大,差異點是在味道,我試過將進20家的牛奶,奶泡上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是要用全脂的...(恕刪) 這個有點經驗談了。台灣的鮮奶大概都能打起來,奶泡的細膩度上的差別如Block大說的其實也不大。但約十幾年前上海第一屆F1那年,我的朋友在上海開咖啡店使用當時的大陸品牌鮮奶,竟然發現當時的中國國產品牌鮮奶打不起來(她們說是全部打不起來,只好進口),而後我對不同品牌鮮奶打奶泡的反應就有點注意。回到主題最近正好換幾家鮮奶在打,我發現全聯一款來自初鹿的小品牌(好像叫新一代農民)打的奶泡比較細膩比較香。不過也有可能只是錯覺,因為我都是起床煮拿鐵,腦袋不是很清醒,有興趣自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