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hausgrind...(恕刪) 魚大:請問一下 對岸的掏寶有在賣另一支手搖 美國進口J&L手搖磨豆機http://tw.taobao.com/item/42828548512.htm?spm=a1z3o.7406521.101.1.uJU1md&abtest=_AB-LR492-LR501-LR517-PR492-PR501-PV517_1274不知在你眼裡跟 Helor 101 手搖磨豆機 單品版套機, Zassenhaus PANAMA , Lido 2 3 比較起來誰的CP值更好啊!?THX...
twinser wrote:魚大:請問一下 對...(恕刪) 那支J&L其實是大陸玩家自製手磨,並不是什麼美國貨為何不大大方方說是自製,光是這個心態我就無法支持磨本身的問題,我覺得握球的設計不好,還是要球形或錐形的比較好握好施力同理,LIDO 2/3的扁平狀握球我也不喜歡LIDO 2/3都改用新刀盤了,沒玩過,出粉品質不予置評我覺得2的重心不對,磨起來手感不好3很醜,可折式搖柄的線條太難看金屬材質是鋁,但是弄成黑色,不知道為什麼在LIDO 3上看起來就很沒質感加上筒身和粉杯都是塑膠,面積遠大於金屬的部份,整支黑漆漆的塑膠感又重,我是看了就不會想買外刀盤的固定方式不好,有走位的疑慮手磨磨完後通常會習慣拍一拍把刀盤下的粉拍落,這個設計讓我不敢放心的拍拆開清潔後也要重新調校,這點很麻煩對沖出來的咖啡味道不滿意時,很容易陷入到底是沒沖好,還是刀盤走位的疑惑重新調校刀盤位置,再沖還是不滿意時,又會想到底有沒有調好,還是沖法要改常常陷入這種情況讓我覺得很煩大陸有玩家在外刀盤外加一個套環,把間隙彌補起來,讓刀盤不會移動,也許可以參考看看但是有件事必需考慮到這麼做雖然能解決刀盤走位,以及每次拆開重組都必需重新調校刀盤位置的問題但是如果這麼簡單就能完美解決刀盤調校,當初OE為何不把放置外刀盤的空間做成緊配就好?在零件上車出一個和刀盤大小一樣的刀盤座,讓刀盤放上去之後沒有間隙,並不是難事之所以要做大一點,推測OE是考慮到加工精度的問題可能這家工廠的加工精度不好,或者因為不是採一體式設計,零件組裝都不能保證同心度所以空間才要做的比較大,在組裝時人工調校刀盤位置舉例來說,假設刀盤座偏心,組裝調校好之後,中心位置是刀盤左側留1mm,右側留2mm你做個厚度1.5mm的套環套上去,左右都沒間隙了,但刀盤並不在中間位置螺絲的品質也不好,最好不要用內附的六角螺絲起子,螺絲的六角頭容易滑牙自己花錢買一支便宜的六角扳手比較實在美國有些玩家反應LIDO 3在espresso細度刀盤會互磨,不知道是做工還是這個刀盤本身的問題也有人說組裝時覺得中軸轉起來怪怪的,似乎兩個固定點同心度不好因為兩個固定點都是金屬支架,卻鎖在塑膠筒身上,甚至外刀盤座整個都是依附在這個塑膠筒身磨豆時的扭轉力都由這個塑膠筒身承受,也許是塑膠筒身的強度不足或精度不夠也有人說空轉時有磨擦,但磨豆時和磨豆後無磨擦,轉動刻度之後磨擦又出現看來真的有某些零件的強度和精度不足在刻度8空轉時發出的怪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yN0TigGFU刀盤不正常磨損:http://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orphan-espresso-lido-3-first-impressions-t35354-60.html#p403292Zassenhaus只要中軸固定件繼續採用塑膠,有強度和精度的疑慮,我就一定不會考慮同理,LIDO 2/3是反過來,中軸兩端固定件是金屬,但筒身是塑膠Helor 101看起來不錯中軸的固定點和機身是一體化金屬結構,避免了Zassenhaus置入塑膠件有強度和精度的問題比較可惜的是有些外觀的設計模仿味道重了點例如搖把和粗細調節器的造型模仿comandante c40無牙粉杯用o-ring結合的方式模仿hausgrind不過內在還是有他們用心的地方我認為沒有精度就沒有品質,您的思考不見得和我一樣,那些缺點重不重要見仁見智您也可以無視這一切,以沖煮出來的結果為準OE的理念正是如此,所以他們的產品設計都不講究精度如何取捨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