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iman wrote:
鍋爐有蒸汽壓力在,空氣根本進不了鍋爐,再著這時空氣也在chamber上部,進水孔在下方,進不了鍋爐的...(恕刪)
鍋爐有蒸氣壓力沒錯,但壓力一般頂多只調到1 bar
空氣量多的話,順著進水管路回到鍋爐應該還是可能的
但不可能把所有空氣都壓回去,這是前面提到過的
因為管路很長,一定會有部份空氣留在管路裡,下次再壓的時候又進入沖煮頭
但是Fellini move對排除空氣的效果,這就要看各家的沖煮頭是怎麼做的了
就算是manual lever,La Pavoni與Cremina的沖煮頭設計也不太一樣
La Pavoni的沖煮頭與活塞之間還多做了一個滑套
水會先到滑套與沖煮頭之間,繞一圈後才到活塞室,整個路徑又更長,要排除空氣也更難
沖煮頭裡的空氣有多少呢? 玩Cremina就能感覺到
一開始下壓時很輕鬆,壓下的行程要比較長才能感受到阻力,這應該就是一開始上面有很多空氣
感受到阻力之後,想當然此時也開始加壓預浸了,這時hold住兩三秒
到開始有咖啡滴幾滴下來,然後慢慢的放掉力量
不是把活塞拉起來,只是把力量漸漸放掉而已,活塞會自然的被推升一點點,直到上下壓力平衡
在活塞被推升的時候,可以聽到沖煮頭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這時應該是因為壓力減弱,空氣從粉餅裡跑出來所發出的聲音
因為活塞只是小幅度被推升,並不是大幅度被拉起來,所以沖煮頭裡不會變成負壓
空氣只有可能是從粉餅裡出來,而不是從外面吸入
待聲音結束,把活塞再拉到頂點,開始小幅度Fellini move,下壓一遇到阻力就回拉
就可以感覺到每一次下壓,到遇到阻力為止,行程會越來越短,這應該是水位越來越高的證明
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說Fellini move需要手感,不是只在那裡拉
Cremina如果不做Fellini move,影片2:17
濾杯可能是Elektra的,因為原廠濾杯裝不下18g
做Fellini move,Elektra粉杯,影片1:10
跟上面同一人的影片,看起來出了很多力在壓,應該是磨到要9 bar壓力的細度了
我在壓也是,要用左手壓著機器

不到這個力道就覺得咖啡淡了些
3:50開始,我是覺得他的Fellini move行程還是稍微長了點,所以他自己給一個名詞叫mini pumps
跟我的做法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使用mini pumps做active pre-infusion並補水
而我是hold在那裡靜靜等待秒數做active pre-infusion,然後才小幅度Fellini move補水
mirolee wrote:
還是回到每台拉霸機操作的目的跟手法是什麼...(恕刪)
+1
原理大致上都說完了
實際上操作時會因沖煮頭的設計不同,或是機器本身設計不同
有些目的能達到,有的可以做得更好,有的則不行,有些人手感很精準,有些人很鈍
多嚐試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法
不需要拘泥於Fellini move,別人怎麼玩也是僅供參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