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fodilhyde wrote:局部看壺嘴有點不像K...(恕刪) 應該是拍照角度的問題啦這個角度有沒有彎一點不過不像圖片裡壺嘴下端好像整個展開一樣網路上找到的圖片,壺嘴好像攤比較開,比較像您圖片裡那支有稜有角應該是因為修圖去背的功力太差仔細看整支壺嘴的圓弧都變成角這是另一張網路上的圖片,跟我的比較像也許以前和現在做的版本不同
caferedbean wrote:關於KONO手沖法,...(恕刪) 影片是我剛沖了一杯拍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種"滴"法,我也不知道這種是不是也叫kono,因為我是用甩的,要用像水滴式的也可以,只是會滴很久,穩定度也不好,且手會酸。倒是練了一陣子,覺得這樣泡也蠻有趣的。亂練一通
YouTube上可以找到金澤政幸用細口壺做類似的沖法先正常悶蒸,再以上下搖動的方式斷續注水我不懂原理,不過這種方式還蠻好喝的之前去一位前輩店裡,他自己改一台機器雖然說是模擬KONO沖法,但我覺得更像這種斷續沖法只是注水時水量加多一點,兩次注水間隔時間拉大一點
caferedbean wrote:拿TAKAHIRO或者Kalita細口壺作點滴手沖 ..... 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拿 Kalita 銅壺 0.9L 那隻做滴水,感覺很好操控應該是它壺身和握把設計就很穩的關係吧 ?!我用 Takahiro 那隻反而覺得比較不順手,可以滴,但是比較不穩不過在第三階段大水柱要注水的時候,Kalita 那隻就有點 sorry 了先天細嘴的設計,神燈在大水柱的表現比較不優Takahiro 則是在滴水、小水柱、大水柱三階段的注水過程都可以勝任以我的操作上來說,Kalita 在前兩階段的注水都可以非常輕鬆掌控但,說實話,目前嘗試的 Kono 式手沖能夠順順入口的次數實在很少常常爆酸,或是帶出較重的苦味有待繼續練習版友們,共勉之~
可能是細口壺要控制小水流本來就比較容易些我之前用便宜的寶馬0.7L也能滴只是因為壺嘴造型比較容易沿壺嘴流下來,無法滴滴都在相同位置爆苦或爆酸我還沒有過味道上我覺得磨豆機的影響更大目前我手上沒有適合磨手沖的磨豆機味道最好的是老磨PeDe 658篩掉300微米以下的細粉PHAROS則是篩不篩細粉都差別不大,因為它300微米以上的細粉還有很多,苦味一定會出來也許要用更大網目的篩子,不過如果磨20g要篩掉7,8g,那其實也不用再試了
soco0712 wrote:影片是我剛沖了一杯拍...(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sSEOd0jySw&feature=youtu.be真是厲害耶。看到別人的影片在預沖的時候,都會冒大泡泡,可是我自己怎麼弄都沒有。已經用了新鮮咖啡豆,現磨,粗細大概比一般的砂糖粗一些。請教一下,不知道是哪些原因需要注意的? 為甚麼都沒有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