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純手沖討論-不要走錯間了] 喜歡手沖咖啡的人進來聊聊蓋大樓吧

潘達 wrote:
但是用自己的手控制,...(恕刪)


多功能

1)當成假想敵,用來比較檢視自己的技術。

2)給小弟老婆那種只愛喝不愛泡的人用。

3)偷懶的時候用。

這台可調整的部分有限,能動手腳的大概就粉量和粗細。人可調整的
就多了,至少人可以觀察咖啡粉發出的訊號隨時做微調,這是機器辦
不到的。話說回來,結果論,人要贏機器應該難度很高。

樂趣自然是人手全勝。

...

溫度的確不可調,日本amazon上有人抱怨。
潘達 wrote:
其實這款磨豆機最初的設計就是給土耳其咖啡用的...(恕刪)

New Zassenhaus幾乎每一款磨豆機軸心都是只有一端固定的設計
刀盤也都一樣,頂多只有材質不同(有些機種的刀盤是用不鏽鋼)
所以我並不認為Havanna是專為土耳其咖啡設計
能夠讓人覺得它是土耳其咖啡的磨豆機,大概只有材質與外觀而已

還有一家叫做Lodos的捷克磨豆機公司
也有一支和Havanna一模一樣的磨豆機,叫做Istanbul
外觀的花紋和內部的結構都完全一樣
所以到底誰是貼牌我也不知道
以前Lodos賣這支還有三個版本:銅、黃銅、不鏽鋼
現在Lodos賣銅版,Zassenhaus賣黃銅版,不鏽鋼版已經找不到

大概從二戰前後開始,由於espresso的盛行,各種手搖磨豆機紛紛標示Mokka字樣
代表它能磨出espresso需要的細度與品質
(其實錐刀只要圓心對準,磨espresso本來就不是問題,當時的磨豆機如PeDe,KyM,Zassenhaus等
 在軸心穩固與圓心對準上都沒有問題,標示Mokka只是一種行銷手法罷了)
自此民眾也逐漸認為能夠磨espresso就代表是一款好的磨豆機
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人以espresso來評價一台磨豆機
因此才會有這種軸心只固定一端的偷工減料設計

因為手搖磨豆機的粗細調節器,其實就是把內磨盤往上頂,縮小內外磨盤的間隙
而軸心下端不固定,內磨盤被往上推時自然就會被外磨盤固定在中間
因此磨越細越不是問題
相反的,磨越粗軸心與內磨盤的搖晃越大,問題也越大

如果軸心上下端都固定,要把內外兩個磨盤的圓心對準重合是件困難的事
而如果大家只專注在espresso,那麼軸心下端不固定,讓外磨盤自己把內磨盤固定在中間
就變成一種聰明的設計
不需要精準的調校,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討好喜歡espresso的民眾,取得好評價
bakafish wrote:
New Zassen...(恕刪)


高見!所以我才說它們若不是用在土耳其咖啡的製作上,則觀賞收藏的價值應該是大於實用價值的~~~

製作土耳其咖啡需求的研磨度本來就是要求非常細緻的粉末(不太算是一般說的顆粒了),所以它的設計及適用的範圍就是可以落在大大說的「外面卡住裏面」的部份,而不是用來研磨其他較粗顆粒的需求(要求較粗顆粒的「均勻度」)上。以上的說法OK嗎?

當然了,若有上下皆可固定軸心的機構的話,那用在一般粗細的研磨上就更加適用了。但如同大大說的,這時製作的工藝要求就不同了。
潘達 wrote:
製作土耳其咖啡需求的研磨度本來就是要求非常細緻的粉末(不太算是一般說的顆粒了),所以它的設計及適用的範圍就是可以落在大大說的「外面卡住裏面」的部份,而不是用來研磨其他較粗顆粒的需求(要求較粗顆粒的「均勻度」)上。以上的說法OK嗎?...(恕刪)

沒錯
不過也要看這個磨豆機本身最細可以調到什麼程度
像我之前用的LIDO,以及等待中的Rosco,調到最細是可以內外磨盤卡住動不了,也就是無極限
有些磨豆機並不允許調到這種程度,甚至距離粉末還有一段距離

潘達 wrote:
若我去星巴克都會點他...(恕刪)


跟我一樣,
我也只喝抹茶拿撇
如果有出抹茶粉
我肯定?澎場
想問一下...
大家有沒有推薦哪一支電子溫度計來測水溫?

到露天,關鍵字tp101,這一款就夠用了。同款還有不同名稱。

如果是tiamo可插溫度計珠頭的壺,要找探針更細的,上面那款
插不進去。
有幾個問題:

1.請問...小飛馬磨豆機拆了清潔後需要調校嗎?
感覺原本的刻度4 跟重新裝上後磨出的顆粒不一樣耶...

2.買了支耶加KOKE 跟之前的黃金曼特寧好不一樣
黃曼在悶蒸時很明顯的會有山丘 但耶加不動如山
耶加一直沖不太起來 沖黃曼時濾網壁上都有咖啡粉
但是沖耶加時 咖啡粉都是平面的

原本用刻度4沖 想說會不會太粗了沖不起來
改成3後也是一樣...

1)小弟用的不是小飛馬,不過刻度明顯覺得跑掉,當然要校正。

2)可能烘焙度不同吧。如果喝起來沒問題,就沒問題。昨天剛
喝完一包肯亞karie,應該是極淺焙,每一豆匙硬是比其他淺焙
豆重2g。剛烘好一周開封,試了多種溫度粗細組合,從頭到尾沒
一次悶蒸有膨起來過,泡沫通常在注水20-30秒後就完全沒了,
不理他,一樣繼續注水到所須量,喝起來非常ok。

kb1020 wrote:
耶加KOKE 跟之前的黃金曼特寧好不一樣
黃曼在悶蒸時很明顯的會有山丘 但耶加不動如山(恕刪)


我猜...您手上的耶加跟黃曼烘焙度不同,且落差很大
排氣狀況不一樣. 悶蒸狀況也就不一樣了...
  • 1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