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alashu wrote:
今天看完電影去逛新光的時候,櫃上的小哥超會介紹的
還把組裝方式跟螢幕功能都講解了一遍
明明是同行的友人去問的,結果最後買單的人居然是我 = =
其次
alashu wrote:
膠囊天天喝他們也覺得膩
然後那個膠囊回收盒常常也是滿出來都沒人清 = =
想想搞一台全自動的在家裡也好,畢竟也不用什麼繁複的操作,要喝什麼按一下就好
每天清理一次咖啡渣就可以了
膠囊還有殼,回收盒比較乾淨
膠囊回收盒都不清了,咖啡渣盒更不會去清吧,還不是你自己要清
所以清不清不是換機的理由
第三
alashu wrote:
平常一天只喝一杯的家人,現在三餐飯後都要玩一下
早上喝美式,午後大家都在倒牛奶玩拿鐵跟卡布
發文日期時間是9/4下午
文中說今天買的,我就當是9/4買的,以下「今天」都指9/4
不是今天才買的嗎?難道是一大早在早餐前後就搬回家?
第四
alashu wrote:
我半夜泡麵就偷偷試用了一下
不是今天才買的嗎?哪天的半夜? 9/4零點?
然後還有留言的部分
alashu wrote:
這台每次開關機都會自己出水清一下管路,奶泡也有專用的清潔模式,我大概定期丟清潔片跟清咖啡槽而已
不是今天才買的嗎?怎麼就有「定期」丟清潔片?
定期是照三餐嗎?
如果不是今天買的,開頭說今天的理由是什麼?
bakafish wrote:
這篇文章的疑問有點多...(恕刪)
沒關係,你有問題,我就回答
首先文章指的今天,其實是發文的前一、兩天吧,我喜歡把文章整理好再Po上來,所以文中的整天跟宵夜,基本上就是前幾天中午到發文前一點點時間的事
因為我也同時在摸索機器,所以心得並不是一次寫完的(還要應付躍躍欲試的家人問題)
但你如果很在意文章的時序問題,下次我會注意一下,避免你看的不舒服
其次後面的回覆,我說定期基本上也沒錯,使用一週後開始練習清理,之後每個月再定期保養,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未來式的意思,但那的確是指未來的時間打算這麼做的意思
再來講膠囊的殼,我不知道在你心裡預設我家的膠囊機是長什麼樣子啦
但我這邊老實跟你說,我家的就是Dolce gusto的機器,跟伯朗的機器,還有一台Nespresso的機器但現在膠囊用完了還沒買,所以暫時擱置
Dolce gusto根本沒有膠囊艙,所以每次煮完一杯都是直接拿出膠囊放在旁邊水槽,
伯朗的Caffitaly膠囊艙大概累積四顆就很多了,再多就會卡住
而且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用過膠囊機,但我跟你說:用過的膠囊是會流汁液出來的
那膠囊艙你說會不會髒?要不要天天洗?
但全自動咖啡機的咖啡渣,一整天大概就只會被機器提醒要清理一次而已,他膠囊機我是要照三餐清水槽啊!
而我家有四個人在喝咖啡,照三餐喝的那種
所以清理頻率有多高,我想你應該不會比我清楚到哪去,而那也不是這篇文章想要講的重點
所以我其實不太清楚你是在在意什麼?
如果你要質疑我買下去的理由,那老實說上面講的只是原因之一
重點還是我老早就在哈全自動機了,誰知道櫃上小哥那麼會介紹害我忍那麼久的紀錄破防,
我爽我買啊!不然咧?
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如果沒有的話,還是專心聊聊咖啡的事吧
可以嗎?
alashu wrote:
你如果很在意文章的時序問題,下次我會注意一下,避免你看的不舒服
是沒有不舒服,覺得怪怪的而已
明明看起來像是使用已經不止幾天而已
之前買的就之前買的
整理好心得之後才po文也沒必要說是今天買的
使用一陣子之後的心得文,不是更加有說服力嗎
alashu wrote: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用過膠囊機,但我跟你說:用過的膠囊是會流汁液出來的
那膠囊艙你說會不會髒?要不要天天洗?
但全自動咖啡機的咖啡渣,一整天大概就只會被機器提醒要清理一次而已,他膠囊機我是要照三餐清水槽啊!
而我家有四個人在喝咖啡,照三餐喝的那種
我家有一台用illy膠囊的機器
膠囊回收盒算滿大的,就算四個人照三餐喝,一天也只要清一次
公司有Nespresso商用的機器,用的是鋁箔包裝圓餅狀的膠囊
機器本身沒有回收盒,要拿出來丟到一旁垃圾筒
所以清膠囊盒的問題,其實是機器選擇的問題,不是每台膠囊機都會有的問題
不過膠囊機就是受限於膠囊的口味
喜歡某個特定口味,若只有某牌或某型號的膠囊機才有
機器就設計成那鳥樣,也沒辦法
全自動機的咖啡渣也是會含水
咖啡渣在接觸到盒子時就會黏些粉在盒子上
設定不正確的話,咖啡渣還會像爛泥一樣
所以咖啡渣盒也不是倒掉就好,還是得沖沖水,除非你不在意那些渣
沖水之後盒裡殘留的水就更多,必需擦乾
不然直接使用的話,咖啡渣掉進去就更髒
我主要是用手動機
清理敲渣桶我是不覺得有比清理illy那台膠囊回收盒輕鬆或累,都是在做差不多的事
我用膠囊機的時候,膠囊回收盒我也是會洗完再擦乾
後來我把敲渣桶和廚房用的廚餘桶結合
那個廚餘桶是做菜時暫放蔬菜切掉不要的部位用的,做完菜就會清理
就可以不用再清理敲渣桶
咖啡渣就隨著廚餘倒進包裝米的塑膠袋,放冷藏
米袋很厚,好用不漏水,冷藏避免腐敗
累積到裝滿米袋,倒垃圾時再拿去丟回收車
bakafish wrote:
是沒有不舒服,覺得看...(恕刪)
以我發文者的視角來說,這是一篇紀錄幾天下來的文章,所以我不覺得哪裡不對,倒是第一次有人針對時態來提出疑問的,所以我也覺得你怪怪的,不過既然誤會澄清了那就算了別聊這個
膠囊機確實其實我買過很多種,留下的這三台單純是各有作用,有的負責拿鐵,有的負責泡茶,有的則單純做咖啡而已
但如同我前面提的,清洗膠囊艙是照三餐在清,阿如果三台都有用到,那比起全自動的一天清一次,我覺得輕鬆很多了
咖啡渣就拿刷子刷一刷而已,那沒什麼,一天也才一次,還能收集咖啡粉去玩其他用途,有趣多了
但是...但是全自動不能做焦糖瑪奇朵
所以還是得依靠星巴克的膠囊
除非我自己去買糖漿
所以有時覺得各有用處,丟掉誰都不對
買回家時各個都當寶,嫌佔位也沒辦法
唉
例如,16~20克粉,萃取時間20s-30s,萃取成品20~25c.c. 左右?
我有一台Jura全自動,可以自行添加在外面磨好的咖啡粉,最大填充量約16g粉.但我試過,絕對無法沖煮出半自動機傳統定義上的那那種espresso.沖煮20s後,流出咖啡汁液量遠超過30c.c.粉液比一定遠超過1:1.
如果想藉由更細的粉提高壓力延緩流速?機子是直接啟動安全機制退粉,不讓我沖煮.
所以全自動機現在對我有點麻煩,按手沖粉水比沖煮,味道沒有純手沖風味,因為內建磨豆機多半是義式錐刀.
若想煮濃縮,但又不如半自動機一樣濃.
雖然偶爾還是開開機熱來喝,紀念一下多年來的好伙伴,但目前變成高不成低不就.唯一優點只有快,當成得來速還算是稱職.
膠囊機: 我覺得他的咖啡就是勉強可以這樣, 但是他還是現煮的開發而且真的很方便, 我覺得他很適合很多人使用又不太需要管理的場合, 或是使用量不多的場合! 我之前在頭份上班, 工業區買咖啡不方便, 所以我買了一台放在辦公室, 我自己可以喝也讓同事一起同樂! 後來公司裡面開了一間咖啡店, 他有半自動義式機, 煮出來的好喝太多, 大家使用的就比較少了! 後來我換工作這台機器就輾轉去了公司的大陸工廠, 我發現膠囊機很適合, 因為我偶爾去的時候想喝咖啡都隨時可以喝到, 也比較沒有新鮮度的問題! 然後他的奶泡真的不怎麼樣...買鮮奶加一下比較好喝, 只是沒有泡泡! 膠囊機幾乎不需要清潔, 使用非常非常簡單!
全自動開發機: 很方便, 按鈕一按就可以開始煮, 但是不太能調整甚麼, 所以咖啡的品質就只比膠囊機好一點, 畢竟他是新鮮的咖啡豆現磨現煮的! 不過如果喝的不夠多, 裡面的豆子很容易不新鮮, 哪還不如用膠囊機或去便利商店買來喝! 全自動機的保養其實不太容易, 而且有時候我覺得穩定性不是太好, 有時候有些莫名其妙的小問題要熟悉一下! 自動奶泡裝置我其實不太使用, 因為我覺得煮過就要拆開清洗挺麻煩的, 他的奶泡也不太綿密, 沒有口感可言, 但是如果不介意的人全自動機還是可以提供有泡泡的拿鐵或卡布! 有需求量的辦公室環境我覺得很適合, 反正一天清理一次, 比膠囊好喝, 成本也比較低! 在家裡面如果全家人都愛喝, 但是不會想要自己花精神去煮的, 全自動機也很方便! 如果需求量沒那麼大的, 其實我覺得利用便利商店特價時候寄杯是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半自動開發機: 可以調整壓力跟自己控制豆子研磨的程度(這個對義式咖啡來說很重要), 可以煮出自己滿意的咖啡, 但是就要調整, 雖然沒有很難但是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會想去了解的! 但是愛咖啡的人建議一定要來一台玩玩!
手動拉霸機: 甚麼都手動, 非常好玩, 煮出來的咖啡穩定性不好但是變化很多, 熟悉之後也可以很穩定的出杯, 只是速度不快, 連續出杯有個限制...因為鍋爐就那麼大, 煮完就要打開加水了! 當然高階機或營業機沒這問題...除非對咖啡很有愛, 不然買了應該很快變裝飾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