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21 wrote:
這類的機子好像溫度是個問題
金屬外面沒有包覆隔熱材就是個滿奇怪的設計
我給我的xbar外面包幾層珍珠棉,明天一起測試看看有沒有好一點
另外,先把分水塊裝回去,明天先測試倒著蒸
看看蒸氣的熱度有沒有辦法藉由水倉傳導到分水塊
之前都是蒸分水網那面,蒸氣也許無法穿過分水網
晚間更新:
想想也不太對
拿掉分水塊,用熱水預熱時,水會往下流出去,但會留下很多在分水網裡
這些水在鎖上濾杯,注水,鎖入氣倉時就會冷掉了
結果應該是白忙一場
包上珍珠棉,怕蒸的時候水蒸氣冷凝在珍珠棉上,又滴到快煮壺裡
不知道會喝到什麼東西
唉,算了,還是拆掉
比較合適的做法應該是拿掉分水塊,包覆隔熱材
然後還需要一片直徑比水倉大,中間挖空的東西,架在壺口上,再把xbar倒放上去蒸
這樣蒸氣可以從水倉穿過分水網,蒸氣也不會接觸到隔熱材
但我沒有這些器材
為了一個xbar又去搞一套器材也不明智
珍珠棉表面不會產生冷凝水
隔熱效果也很好,倒入熱水後直接摸也不燙手
分水塊沒有拿掉,蒸久一點,效果還可以
倒入滾水後可以測到93度多,還能維持一些時間
比用熱水預熱的效果好
反覆倒熱水,最高只測到91度多,而且很快就掉下來
裝入CO2氣彈,打開paddle萃取,所有的空氣都從打氣嘴跑掉了
原來這個接打氣機的氣嘴裡的逆止閥竟然沒有作用,必需裝上氣嘴蓋
其實我買xbar並不是要拿來做為日常使用的咖啡器材
日常使用,我還是覺得Rossa PG好用
買xbar主要目的是為了求證一事:
萃取發生通道,是否與pump的壓力特性有關
雖然我已經有Rossa PG
但畢竟沒有分水網,濾杯直徑也不一樣,無法排除這兩項是否有影響
xbar能讓我用Bianca的分水網和VST濾杯,能讓實驗更加精確
最後,我的心得是,跟pump關係最大,跟分水網有稍微相關,跟濾杯無關
濾杯當然也不是完全無關,58mm的面積比54mm大,出錯的機會就比較大
不過這是人為失誤,是可以改善的,所以不算在內
Bianca用無底把手,經常在萃取時一開始是完美的
中途開始發生濾杯底面有些孔不出咖啡的情況
就是dead spots
淺焙豆最常見
這個成因和pump的壓力特性關係最大
每一片葉片掃過一次,把水加壓送出一次,壓力應該會是一陣一陣的
這種壓力特性會造成細粉容易被往下推
當細粉塞住某些濾孔時,就形成dead spots
當我把分水網從Lelit原廠換成E&B E61 200RNT,這個情況竟然消失了
論出水均勻度,Lelit原廠的並不比E&B差
而且E&B的分水網會先從外圍的接縫處先出水約3秒,然後才從中間正常的孔洞出水
所以我猜想,從最外側先出水,順著濾杯壁往下流,再覆蓋到整個粉餅
也許比直接從粉餅上灑下去好
我把Lelit分水網裝到xbar,用氣彈萃取,並沒有出現dead spots
因此分水網並非主要原因
用我的打氣機來萃取,打氣機太暴力,不但會有dead spots,還很會噴
並不是有整條的水柱斜著噴,而是萃取結束時在四周有一堆咖啡液雜點
老鼠尾巴與細小的噴濺同時發生
咖啡液裡細粉也特別多
應該都是被打氣機強力的壓力振幅打出來的
實驗做完,xbar功成身退,原箱裝回找下一個主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