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十萬內咖啡機有什麼好選擇

tourcura wrote:
請問打算花多少錢在磨(恕刪)


應該就anfim
或是大大有好提議 5萬左右的
ray9273 wrote:
可以參考英國的拉霸機https...(恕刪)


很特別的機器。感謝大大分享,
之後孩子大了 開始露營有想過買台
海鷗或是nomad這類手動的機器用看看
若願意花時間熟悉操作,非常推薦Decent Espresso,就算一開始沒有調整概念,也可以找預設的曲線來跑跑看,因為市面上的義式機幾乎都可以模擬,買一台抵好幾台。
蒸氣是相對弱,時間會比多數機器長,還好不算太溼,打完300g牛奶頂多增加2g水,熟悉後一樣可以打出細緻的奶泡。
V1.3還可以在萃取時調整壓力或流量,可玩性相當高。
目前只有想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挑戰自己極有限的彆腳技術時,才會用傳統義式機了。
bakafish wrote:
是不是漏打一個0?這(恕刪)


這倒是之前都沒注意過的測試
之前只聽說過,會往上飄的蒸氣代表比較乾
如果用這樣的實驗來測試會多出多少水分
是一個更直觀客觀的方法
晚上回去也來做實驗看看

順便請教一下
大家有測試過自己的機器嗎?
或是那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機器的數據?
感謝了
bakafish wrote:
是不是漏打一個0?這(恕刪)

唉呀我寫錯了,是打完增加20克左右,與GS3測的差不多
woomar wrote:
這倒是之前都沒注意過(恕刪)

有些機器可能設計不良,在噴蒸氣時會帶水
如果只看蒸氣本身,我是認為沒有什麼乾不乾啦
蒸氣本來就是水加熱到汽化,遇到冷就還原成水
4度C冰鮮奶打到60度,重量增加10%以內就算很厲害
chan.chenhao wrote:
先前找的一些蒸氣打奶(恕刪)


昨天測試兩杯
第一杯打260g奶增加了12%
第二杯打260g奶增加了15%

第二杯在後半段打奶泡時(大概溫度上升到40~45度左右)鍋爐補水
大概是第二杯奶泡比較濕的主因

這也是我想改善的地方
拉霸機相比幫浦機比較不同的地方
在於沖煮時鍋爐並沒有補水
幫浦機沖煮時幫浦除了提供的水壓外,同時也打水進鍋爐

而拉霸機沖煮時並不補水
也就是當打第二杯奶泡後段補水時
實際鍋爐已出水(80g+30g+80g+25g)
以4.5L的鍋爐來說,假設水:氣是1:1,也就是2L的水量,少200g就補水似乎早了些?

另外就是雖然第二杯後半會補水
但好像補很少
所以第三杯後半 第四杯後半也都會有同樣的補水動作
這也讓我有點困擾呀!

有再考慮是不是第一杯煮完(淬取+打奶泡)後強制放水個200~300g
讓鍋爐再重新補水一次,晚上來實驗一下好了
不過重新大量補水,大概又要多等3分鐘溫度才會穩定吧
這也是我一直沒這樣做的原因
ECM Synchronika 打250ml冰奶,打到60度後實秤約為270ml這樣約是多出8%
雖無法與商業大鍋爐比,品質跟價格我個人認為是OK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