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差不多的價格 M47與 Next G 該選擇?

PPT的照片正是小弟貼的,但細粉會因為豆子、烘焙的不同會有多有少,會曬粉正是想清楚觀察粒徑狀況、被一堆細粉蓋住可能會誤判;現在手沖都不篩粉了,以下就是未篩粉手沖完的照片,15克粉、V60 02濾杯,且都是細研磨、細粉本來就會較多

M47


E
scorpioliu wrote:
會曬粉正是想清楚觀察粒徑狀況、被一堆細粉蓋住可能會誤判;...(恕刪)


ACE 48 的問題就在這裡,手沖刻度都是沒啥細粉、沒那機會被細粉蓋住!已經用拍接粉杯的手法、讓細粉在手沖後堆在最上面、細粉量就是照片濾杯裡那些。

ACE 48 會賣到搶訂後、還要等上3個月、不是沒有原因的!才兩千多元台幣、玲瓏大真是破壞行情。。。




scorpioliu wrote:
PPT的照片正是小...(恕刪)

沖完之後粉是怎樣,我的經驗是,跟怎麼注水關係很大
不只是斷不斷水而已,
包括強度,位置,濾杯裡的水量等等,跟注水有關的種種都有影響
跟拍不拍粉杯,怎麼倒粉,關係不大,也可能是我的沖法使這點關係不大
用這種方法觀察,只有自己跟自己比才有效
不同人沖的就沒有可比性
就算篩粉,不同人篩的結果也可能不同
有的磨豆機細粉會跟粗粉結團,非常難篩下來

BBdog3388 wrote:
ACE 48 的問...(恕刪)


這樣看起來ACE48的細粉量非常的少

以均勻度來看 scorpioliu大拍的照片 我覺得是M47>E
ACE48好像刻度調得比較粗比較看不出來

M47出粉看起來每顆都有點圓圓的
ACE48 跟 E 好像都是4角形
不知道這樣對風味有甚麼影響
bakafish wrote:
沖完之後粉是怎樣,我的經驗是,跟怎麼注水關係很大


我也認為是這樣。

如果B大的圖,翻開表層,下層的粉也與表層一致,這種粗細應該完全留不住水,流速只與濾紙有關。也就是,B大磨粉慣用的粗細,會比這個細很多很多。

牆上那些泥已經有提示,下層應該也有一定比例相同的東西。
bakafish wrote:

沖完之後粉是怎樣,...(恕刪)


完全同意魚大,所以先前才不放沖煮後的照片,個人經驗裡,注水愈強愈大細粉就愈容易浮在表層,愈溫柔愈容易沈到底部(沖煮後我都會把濾紙由接合處撕開觀察);會放照片只是為了回應BB大啦
C*T wrote:
這樣看起來ACE48的細粉量非常的少..(恕刪)


細粉量代表一把刀的整體精密度及刀盤水準,同時也代表使用者在手沖時、萃取比較不會受到雜細粉的影響。因為細粉量少,個別粉粒萃取一致性高,粹取成果(風味)會清晰純粹很多。這些都是玩刀挑刀要先知道的基本觀念、這樣才不會被廠商呼嚨。至於粉粒形狀、確實會影響風味大架構、但其實只要是一致的就ok.

ACE 48 在手沖刻度區的細粉量上、少到非常令人驚訝、這也是它這麼搶手的原因。

祝你買到一把好刀。
要看細粉量是不是真的少,除了篩粉以外,做espresso來看看就知道
用一般中焙或中深焙的espresso豆,58mm機器的話用約18g粉
非58mm的就自行換算一下58mm 18g大約是其他size幾克,粉餅會有相同厚度
最好是用氣動機,因為萃取後的粉餅經過空氣把水逼出,粉餅很乾,看得特別清楚
拉霸機的話要像簡一那種,可以重複空拉不進水的,也能利用空氣把粉餅裡的水逼出
或者沖煮頭裡無法避免有空氣的拉霸機也可以
在正常萃取時間和萃取量
萃取後的粉餅表面如果粗顆粒越少,越小顆,就代表細粉越少
因為粗顆粒越多越大,就代表越不均勻,有這麼多粗顆粒在還能有正常流速,就是細粉多

這裡有幾台大錐刀做出來的粉餅可以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004779&p=1

細粉是在磨豆時,每次咖啡豆顆粒破碎時所產生的
磨手沖和磨esprsso,細粉量隨著破碎次數不同,當然不一樣
但是不可能會出現磨豆機磨手沖時細粉少到讓人讚嘆,磨espresso卻像上面連結的HG-1一樣
除非手沖磨的太粗
前幾天入了M47,粉痕均勻


ACE48最終版,出粉也很均勻又有佛心價!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