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之前看報導,微風南山的藍瓶不是常設櫃位好像只到六月還七月可能先試水溫或是百貨公司噱頭吧去年我姐朋友去日本,說可以幫我帶想說機會難得,原本只想買濾杯,後來又多買了馬克杯和兩包豆蛋糕杯質感不錯,實際使用流速也不比三洋G-101慢但是豆子就真的還好而已,也不是不好喝,但個人認為在台灣可以輕易找到我更喜歡的豆但不得不提,BELLA那支豆喝了無敵想睡
yechain2000 wrote:豆袋如果拆封後還會...(恕刪) 個人經驗,會。常碰到拆封後,一包豆子喝到過半,才到達豆子最好的狀態。保存方式是拆封後豆子繼續放在豆袋內,簡單擠出空氣,再將豆袋放入密封罐。經驗上,效果比拆封後豆子全倒入密封罐好很多。平日的量大概是espresso和手沖兩種合計每天五六十克豆子。
你不懂咖啡,更不懂經營,才有這種很奇怪的問題。天天吃阿鈣 wrote:請教內行人,藍瓶如...(恕刪) 不要說我沒喝過:舊金山看這家:再去喝這家:再去看這起家厝:這家的會比較好喝嗎?存在必有其道理。只問一個面向,就要全盤否定別人的存在,一方面是不懂產品,一方面是不懂經營所致,無它。
去年去東京喝了一杯藍瓶的espresso, 有驚豔到口感相當滑順味道層次豐富在我喝過的espresso中 我給他前三名至於咖啡豆兩次友人帶來的豆子感受則不同第一次也覺得是很優質的酸香第二次卻覺得沖不出上次那種味道一整個很平淡中庸的感覺
同意+1,問這種先入為主的問題只顯自己見識淺薄建議自己體驗了解後再來下結論我沒試過藍瓶的海外店,包括日本和台灣的但看大部份回文都以日本店為主我偶爾會去它奧克蘭的總店烘培廠喝一杯,也會買包豆回家個人的經驗裡,它的blend配方豆真的很不錯,穩定度也好特別是前面有人提過它的espressoEspresso 配的好又穩定的店其實真不多不過店內現場的沖煮我覺得倒是不怎麼樣,有時候會覺得糟蹋豆子其實美國很多好的咖啡店也有這個通病店裡當家的咖啡師傅不在,就不太能掌握品質至於它的豆子包裝是它的設計理念完全可分解材質紙袋,排氣閥是塑膠製品自然不會用不密封包裝,本來就是以當地社群居民為主的店不是要讓人買回去放半年一年整體而言,我去過美國的咖啡店裡,雖不到我心中的前三名,但我覺得也算很不錯的店hillside wrote:你不懂咖啡,更不懂...(恕刪)
其實藍瓶不差,在美國的價格也不算貴。我還蠻喜歡它的Giant Steps的blend。學校附近的店的陳設也不錯,在美國也不覺得是文青去的店(Starbuck更不是),如果以美國的消費水準,大概就是小七咖啡的價位,甚至更便宜。如果要類比,我覺得你可以說它是咖啡界的apple , 在台灣CP值不高,懂得門路的可以找到更棒的自家烘培。但他的行銷、包裝、一定的咖啡品質、還有品牌包裝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是嗎?其實美國除了藍瓶,intelligentsia coffee也不錯,尤其是它的招牌blend,非常甜。
新潮、流行、(假)文青網美打卡熱點。之前去東京的清澄白河有進去過,晃了一圈又走出來,實在不是很喜歡裡面的感覺,商業感好重,感覺人都假假的(個人主觀觀感)但說不可否認該品牌經營是成功的。後來就去附近的咖啡小店Arise Coffee,還可以跟老闆以及其他國家的遊客喇賽,比較有人味
don007 wrote:新潮、流行、(假)文...(恕刪) 要說跟潮流台灣的"藍瓶禮品店"前排一長串隊的應該就是藍瓶的咖啡豆標榜Single-origin coffee如果真照它的宣傳說法應該是同一批豆都來自同一塊區域長出來的豆可以透過烘焙與沖法得到特定的口味不過....依我拿到的豆子來看日本和美國的豆子還是有些差異或者我的沖法不太行所造成的影響但 早期在雀巢還沒收購之前我覺得藍瓶還有一些特別的調性在但APPLE也是自某人不在之後整個感覺就走調了藍瓶現在的感覺也是這樣至於去沒有賣咖啡的咖啡店排隊消費的這些人我實在沒有辦法想像到底是為了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