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Aram/HC-P/Flair的預熱


chan.chenhao wrote:
另一種簡化預熱(拉高溫度)的可能方法, 是使用CX-25P之類的加壓器材, 直接注入大於100度的熱水, 不過可能會較危險??.(恕刪)


我都是這樣子用,我都是把杯子直接貼到CX-25P的黑色蓋子,再打開讓它出水,水才不會亂噴出來,目前都沒有被噴到過。我沒有溫度計,不過預熱完,非常的燙手,要小心拿。
用蒸氣要控制每次溫度穩定一致會不會較不容易?雖然看起來一兼二顧,燒開水順便預熱。

我用比較笨的方法,開水和預熱另外燒,預熱的汽缸直接水煮三分鐘,然後矽膠夾夾起來套粉杯,套好汽缸(flair)直接注滾水,這個溫度煮中淺焙的好像ok.

深一點的豆子,開水直接注到汽缸預熱,沒額外加熱,也可行。

老外說flair塑膠汽缸五秒掉一度是華氏度,換算成攝氏度約一半,實務上好像沒那麼可怕,全程動作快一點其實還好。
we543543 wrote:
用蒸氣要控制每次溫度穩定一致會不會較不容易?...(恕刪)

是覺得用蒸汽預熱較好拉(黃銅)溫度至穩定的狀態, 在反置加水的HC-P上, 可於預熱/注水後以溫度計量測目前水溫, 確認數值後上濾杯進行萃取, 若溫度略高則可考慮是否再等個30秒降個兩度再上濾杯. Flair上我只有試過熱水反置預熱, 並未嘗試過反置加水/上濾杯, 轉正上支架萃取.

目前控制蒸氣溫度的方法是觀察水滾後蒸一固定時間(30 sec)*2次後進行萃取(30sec On,60sec Off,30sec On), 理論上更改ON/Off的時間及次數應就能粗略的進行控制.

we543543 wrote:
預熱的汽缸直接水煮三分鐘...(恕刪)

請問是整個汽缸完全浸在水中加熱嗎? 這樣整個汽缸及其外的矽膠套溫度應都會很高吧, 是否容易被燙到?

we543543 wrote:
深一點的豆子,開水直接注到汽缸預熱...(恕刪)

請問這邊的動作是上活塞後注水預熱嗎? 大約是幾秒呢? 又, 不知是否有試過多重複幾次注水預熱步驟後進行中淺焙豆的萃取?

we543543 wrote:
老外說flair塑膠汽缸五秒掉一度是華氏度,換算成攝氏度約一半...(恕刪)

當時看到資訊時並未想到這點, 還努力的去包了保溫材, 現在看看還真的不用太擔心.

有空再來試試以蒸汽預熱Flair/反置注水/上濾杯的方法好了. : )







chan.chenhao wrote:
是覺得用蒸汽預熱較...(恕刪)


沒試過,用想像的,蒸氣可能讓汽缸超過100度,但實際幾度可能會飄,水煮反而有上限,但恆定。

1)汽缸完全浸在水中加熱,水滾後加熱時間固定三分,然後右手用料理矽膠夾夾起(鐵夾怕刮傷),左手套矽膠手套持汽缸套粉杯,我很怕燙的。

2)深一點的豆子,開水直接注到汽缸預熱,汽缸未套活塞,直接反置平底便當盒,往汽缸注水很神奇的水位不會降(汽缸頂夠平,便當盒也夠平),做兩次,時間固定每次30秒。

不插電的設備,整個流程的恆定個人覺得更重要。比較容易檢討過失與複製成果。

手沖個人也只用兩種溫度,一是北方電茶壺煮開(97-98度)直接沖,二是預熱月兔印然後洗濾紙倒光再注七分滿起沖(約92-93度)。

we543543 wrote:
蒸氣可能讓汽缸超過100度...(恕刪)

應該不會
在無加壓的環境下,水沸騰100度,蒸氣離了熱源也就100度
bakafish wrote:
在無加壓的環境下...(恕刪)

剛剛在思考的是, 若整個系統(下:熱水壺,上:汽缸)密閉到只剩下排氣孔時, 那, 內部壓力會比一大氣壓多多少?

最近在找比較合適的電熱壺, 公主牌的就有強調其蒸氣帽不可移除, 不知這個安全裝置是如何動作的? 或許也跟沸騰壓力有關?


非常滿意在HC-P上使用蒸氣預熱的結果. 這三天下來試了十多杯, 其中抽測過幾次, 溫度在前30秒都維持在92~94度左右, 在(心理上認定)溫度穩定的狀態下, 就比較好照顧壓力了, 使用2bar預浸至第一滴咖啡出來後10秒, 升壓至6bar的壓力曲線練習萃取, 出來的咖啡似乎沒有9bar一路到底那麼的暴躁, 較圓滑了些...

在預熱步驟簡化下, 也會比較樂意使用HC-P了. 不然先前光是 "加熱水,等秒數,倒水" 重複三次, 還要與手搖磨豆/佈粉時間合拍, 緊湊的步驟配合, 壓力還有點大... : )

找不到比較合適的開孔上蓋, 不鏽鋼的ARAM/Flair一直沒有測, 等有數據後再上來Update.

開孔蓋目前在考慮使用茶漏加工或是不鏽鋼盤開孔...
chan.chenhao wrote:
在預熱步驟簡化下, 也會比較樂意使用HC-P了. 不然先前光是 "加熱水,等秒數,倒水" 重複三次, 還要與手搖磨豆/佈粉時間合拍, 緊湊的步驟配合, 壓力還有點大...(恕刪)

我是先把咖啡粉填壓好才開始預熱Rossa PG
我想咖啡粉應該不差那一分鐘預熱的時間
公司茶水間熱水有現成的,電子秤附計時器可以看預熱的時間,使用起來還滿輕鬆

降溫的速度跟預熱是否充分有關,也跟環境有關
像我在家裡用Rossa PG,廚房小,空氣也不怎麼流通
用瓦斯爐燒個熱水室溫就升高好幾度,水溫也比公司飲水機的溫度高
只要預熱一次,第二次倒熱水下去就97度
還要等它降溫
1.茶漏很難加工, 手鋸幾乎鋸不動, 最後是借研磨機慢慢磨開來配合電熱壺大小, 裝上後發現其與汽缸內徑的密合度沒想像中好, 放汽缸上去有點晃.
=>不太建議使用茶漏來當作集中蒸氣的工具.


2.測試Flair的蒸汽預熱, 在經過30sec蒸氣,60sec Off,30sec蒸氣後, 反置加電熱壺熱水後量測, 汽缸初始溫度可達92度, 然後以30秒約1~2度的速度下降. 應該也算是蠻穩定的了. : )
蒸氣預熱後, 仍可直接手拿矽膠套部分進行操作. 這應是與直接煮相較之下較方便的一點.



3.Aram蒸氣預熱,30 On/60 Off/30 On, Init.Temp:90,穩定降溫
=>Aram可能會需要加秒數來預熱.
2018524:改以45 On/60 Off/45 On後的初始溫度為:93度/穩定態
昨晚取出許久沒用的Hario 1.2L手沖壺用電磁爐燒開水,然後汽缸(要洗乾淨)也丟進去煮。用flair就是要簡單,分開加熱開水與汽缸怎麼說都怪怪的。

用蒸的看來溫度不會如想像超高,我也學Y大去找個落水頭當蒸架好了。


chan.chenhao wrote:
最近在找比較合適的電熱壺, 公主牌的就有強調其蒸氣帽不可移除, 不知這個安全裝置是如何動作的? 或許也跟沸騰壓力有關? ...(恕刪)


荷蘭公主的蒸汽帽是設計的瑕疵
本來快煮壺的沸騰自動斷電是靠蒸汽導管把壺裡的微壓蒸汽導到壺底,恆溫板受熱變形就斷電
公主殿下的蒸汽導管擎天一柱立在偏中間的位置
所以需要多一個帽子來擋住上蓋滴落的冷凝水
避免這水順著蒸汽導管流到壺底的溫度開關,影響作動
其實蠻多快煮壺的蒸汽管都貼著壺壁,直接用壺口的縮口當雨遮
冷凝水就不容易滴進,這樣根本不需要多戴帽子

市面上所有的快煮壺/鍋都有蒸氣孔
所以壺內/外基本上只有微微的壓力差
以我的用法,北方壺蓋子拿掉,換上矽膠片或是落水頭不鏽鋼網再放Rosa 或Forge 密封效果會比有洞的壺蓋好
內壓稍大點兒的結果會讓電壺標準常使用提早一咪咪斷電
對煮咖啡來說剛剛好,早點跳比較不容易過熱,溫度也正好掉在煮咖啡的甜蜜點附近

有些機器,比方說加了分水網的Forge 就蒸不進去
常溫的分水網碰到蒸汽會有冷凝水把網眼堵住,蒸汽不容易過去,預熱效果就不好
這時候要麼就要加壓,我是乾脆每次拆分水網,方便遇熱,順便清洗

不介意的它是衛浴用品的話,落水頭濾網便宜,尺寸非常齊全,只要把毛邊稍微打磨以下,就很好用了
不然就用我另一張照片裡用白色的食品級矽膠切,要什麼賽屎有什麼賽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