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0728 wrote:這就像要證明'炒菜...(恕刪) 大這說就對了,就算定義也是個人立場所定的...應該是我個人還蠻好澀味,就像高級紅酒就是要澀.. 咖啡不澀少一味哈哈,聽說澀味跟辣味是一樣道理
延伸, wrote:我是想在有生之年證...(恕刪) 你一直加熱給它泡三天看會不會過淬。若你自己喝,那根本不用討論,根本不用証明,任何沖法、濃度,都沒錯,你高興就好。需要討論的是「給客人、消費者」喝的。如果你開餐廳,最好可以生熟不拘,鹽、辣椒亂放,客人反應時,嗆客人這樣好吃。所以說,你要去証明,根本是邏輯不清。
我在對岸論壇也看過有人堅持手沖不會過萃我是覺得,如果你喝不出什麼是過萃的味道,你就照那樣滾煮它三天這樣的咖啡喝一口應該就能知道什麼是過萃了我在自學手沖的過程是用濃度計去測,故意用普通的豆子沖一杯萃取率超高的咖啡喝了之後我就明白什麼是過萃了即使後來沖的咖啡萃取率看起來很OK,有沒有過萃都能喝得出來不要說喝了,光是沖的過程嗆上來的味道都聞得出來
bakafish wrote:我在自學手沖的過程是用濃度計去測,故意用普通的豆子沖一杯萃取率超高的咖啡喝了之後我就明白什麼是過萃了 我一直分不出花香果香過萃等魚大能不能分享下細節, 如何"沖一杯萃取率超高的咖啡"我也來做個對比, 提昇一下
Somebody987 wrote:我一直分不出花香果...(恕刪) 花果香用聞的就有了啊我覺得乾香更明顯要做出過萃的咖啡,我覺得三洋101濾杯還挺容易的磨細,粉量大於14g,它的流速會變很慢,所以時間會拉長,通常還必需斷水用高溫去沖,有多高溫用多高溫,很容易就過萃總注水量用1:15或1:16,讓濾杯裡的水全部流到下壺
報告,測試完畢粉15克,水粉比1:16(水約240克)包括浸潤,最後的出水量豆:廠豆lavazza extra cermaA: 磨豆機最細,滾水B:正常手沖粗細,93度水兩杯沖完比較,A杯有點涼A杯澀B杯平順A杯感覺太濃,加了50克熱水,好些,但還是感覺澀報告完畢再次感謝砸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