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剛剛下手Profitec Pro 700


Daniel WYS wrote:
我的ECM在半開開關...(恕刪)


魚大的意思是.....
E61 需要 水 + 壓力 做輸入源
水從外水進來的,因為外水的源頭是自來水管,本來就有水壓,預浸沒問題,一切正常

水從水箱進來的,因為水箱沒有水壓(一大氣壓),所以不會進入E61,此時預浸就很有問題了,沒水壓 r,就算有水也是上次不小心留下的殘水,根本沒用。

如果不接水管,只有兩種方式處理
1. 買一個附贈馬達的水箱
2. 買Rocket R60 (大誤)
Daniel WYS wrote:
我原先以為預浸就如同手沖的悶蒸一樣重要,可以幫助均勻萃取、提升風味、減少通道效應…等等,
卻沒想到E61本身的設計已經爭取到緩升壓的時間做預浸,如此看來,有無預浸似乎沒那麼重要...(恕刪)

正確說法是,有無「手動」預浸似乎沒那麼重要
我的想法是,你要的那些預浸效果,E61已經幫你完成的差不多了,而且也不能不要
手動停留在3 bar,因為咖啡已經出來了,稱為3 bar萃取也許更合適
咖啡味道的改變,恐怕是基於低壓萃取的關係,而非預浸

不過如果你把進水壓力調到2 bar,也許會有趣一點
如果我的想法是對的,2 bar預浸把時間拉長到10秒以上
接下來9 bar萃取時的流速與咖啡味道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變化
尤其是淺焙豆

反正那麼貴的咖啡機都買了,再買些東西來玩玩也OK啦
沒玩過總是有遺憾,對吧


中男絆倒 wrote:
2. 買Rocket R60 ...(恕刪)

R60變壓不準確,我建議Vesuvius
中男絆倒 wrote:
我本來有逛逛「我喝咖...(恕刪)


https://goo.gl/dd636L

剛剛找到答案,大家幫忙我是否寫錯
我來自問自答吧

F.01 是設定華氏攝氏
    F or C
F.02
    2 只啟動熱水鍋爐
    3 只啟動蒸氣鍋爐
    4 N/A
    5 啟動兩台鍋爐的加熱器
    6 N/A
    7 啟動兩台鍋爐的加熱器,先從熱水鍋爐開始
P 調整比例值(不要惡搞)
I 調整積分值(不要惡搞)
D 調整衍生值(不要惡搞)
t1 調整熱水鍋爐溫度
t2 調整蒸氣鍋爐溫度(max:128)
t3 N/A
E1 調整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如果是10,顯示溫度會比實際溫度大10度
E2 同上
E3 N/A

建議數值
F.01: F
F.02: 7
P: 2.5
I: 0.02
D: 8
t1: 199
t2: 255
t3: N/A
E1: 25
E2: 0
E3: N/A

錯誤訊號
A1: 熱水鍋爐溫度計未連線
A2: 熱水鍋爐溫度超過上限150度,短路
A3: 蒸氣鍋爐溫度計未連線
A4: 蒸氣鍋爐溫度超過上限150度,短路

帳號有點問題,可以幫我轉到同學會或其他各大網站嗎?謝謝
bakafish wrote:
如果我的想法是對的,2 bar預浸把時間拉長到10秒以上
接下來9 bar萃取時的流速與咖啡味道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變化...(恕刪)


這個想法很有趣,可行性跟變化性也很高,
3bar預浸時間3~5秒
2.5bar預浸時間5~10秒
2bar預浸時間10秒以上
有這個想法可以玩,下一個空檔的大把時間就不會太無聊了

魚大對咖啡真的太專精了,一個預浸功能都能想出這麼多玩法…

中男絆倒 wrote:
如果不接水管,只有兩種方式處理
1. 買一個附贈馬達的水箱
2. 買Rocket R60 (大誤)...(恕刪)


我只是想玩一下預浸,您就推一個變壓的大坑,良心大大的壞...
中男絆倒 wrote:
我本來有逛逛「我喝咖...(恕刪)
.羨慕………““

現在都3千多

q685220 wrote:
.羨慕………““現...(恕刪)


可以參考 波蘭 coffeesite 不包括運費 約 台幣 60,000
https://www.coffeesite.pl/profitec/87-profitec-pro-700.html
Daniel WYS wrote:
一個預浸功能都能想出這麼多玩法...(恕刪)

主要是因為SLAYER的啟發
https://www.facebook.com/slayerespresso/videos/695277177235501/
影片中壓力從0到4 bar花了20多秒,然後才開到9 bar萃取
前9秒壓力指針都沒動,表示這時空間還沒灌滿水所以沒有壓力,只是打溼粉餅
真正有壓力的預浸時間是10多秒
在上到9 bar後的流速明顯比一開始就用9 bar萃取快很多,表示這兩邊的萃取情況完全不同
經過測試,左邊的萃取率會比一般的高
因為要做到這個流速要磨的更細,且預浸時間拉的很長,這對淺焙豆的萃取特別有幫助
而右邊過慢的流速萃取率反而會比一般的低,這是個特別現象,原因不太清楚

SLAYER因為是用針閥控制出水流量,以流量極少來做到緩升壓
因為流量很少,上到4 bar也只有幾滴咖啡滴下來而已
一般的咖啡機到3 bar時滴出來的狀況大概就差不多那樣了
所以換個方法,要爭取時間讓咖啡粉浸久一點,又不要滴出太多咖啡,那就用更低的壓力慢慢浸
如果可以把壓力上限定在2 bar就可以做到類似SLAYER那樣的緩升壓效果

bakafish wrote:
主要是因為SLAYER的啟發...(恕刪)


這個影片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覺得很神奇,
就像是武林高手在積蓄內力,後發而先至...歪樓了

如果用正常的方式,粉磨的這麼細,花了75秒才萃取33ml,
就已經被稱為過萃,完全喪失風味了,
但透過控制極低流量來做25秒的預浸潤,再做25秒的正常萃取,
卻可以得到萃取的更完整、油脂更豐富,口感更佳的結果,
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原來咖啡還可以這麼玩!!

不過用針閥控制出水流量,以極低流量來做到緩升壓,
應該還是得外接水管才做得到這麼精細的控制,
用外接水箱+加壓馬達+流量控制閥,似乎做不到0~4bar的25秒緩升壓...

嗯...下回空檔有機會來實驗看看
Daniel WYS wrote:
應該還是得外接水管才做得到這麼精細的控制,
用外接水箱+加壓馬達+流量控制閥,似乎做不到0~4bar的25秒緩升壓...(恕刪)

我覺得應該無關
因為針閥是在接近沖煮頭的位置,也就是末端
進水是在pump之前,也就最前端
SLAYER最前端應該只負責供水,不負責壓力
進水後就由pump加壓,負責萃取的最大壓力
(E61半開時是不啟動pump,所以才需要進水端提供預浸壓力)
針閥是控制在預浸階段進入沖煮頭的流量,流量越小則沖煮頭裡升壓越慢
SLAYER稱之為pre-brew,就是沖煮頭上的paddle推到中間位置時
而當paddle推到底時,鍋爐到沖煮頭會改走另一條不經過針閥的水路,
流量大增,故壓力一口氣衝上去

ray9273 wrote:
可以參考 波蘭 coffeesite...(恕刪)


ray大,可是他網站現在是特價8790波蘭幣,換算成台幣大概是七萬四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