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Gorilla Gear RoBlack 71mm Conical

bakafish wrote:

降低轉速整體偏粗,細粉也減少,流速必然變快,必需調細做補償
根據網頁中的第二張圖,調細會使細粉增加,均勻度也變差
所以降低轉速再調細,會不會白忙一場? 恐怕不同磨豆機,不同刀盤,答案也會不一樣


這個滿有趣的,我自己測試的結論也是轉速慢流速會變快,要調細補償.
或許調慢又調細後細粉多了一些均勻度也差了一些些,但仍然會比高轉速的分布來的均勻?


bakafish wrote:
磨相同豆子16g,60rpm下,GG只要15圈,Mazzer要25圈
是因為GG的研磨路徑比較短,所以效率比較高?
還是因為Mazzer的外刀齒比較淺,咬豆能力較差?


出粉效率高應該可看成豆子在研磨過程所經過的路徑比較短.
之前有看到一篇錐刀轉速高到一定程度效率明顯變差,可能要用平刀來測比較無進豆問題會較準.


有文章寫到義式出粉顆粒形狀影響小,也有文章寫到錐刀做義式容易噴汁.還有篇文章寫道轉速高低味道差很多,但到350RPM以下味道差異不明顯.
磨豆機有很多矛盾的現象還要更多數據來驗證.




weird@ wrote:
出粉效率高應該可看成豆子在研磨過程所經過的路徑比較短.
之前有看到一篇錐刀轉速高到一定程度效率明顯變差,可能要用平刀來測比較無進豆問題會較準...(恕刪)

這要看您說的出粉效率指的是什麼
例如繪意71用GG刀盤磨16g豆子,60rpm要15圈,120rpm要20圈
看起來120rpm的效率變差了,但總時間卻縮短了
而Helor 101用手搖約90~120rpm,跟用空載380rpm的電鑽驅動,磨完一份豆子的時間差不多
顯然在高轉速下每一圈的效率不及手搖的三分之一

我認為影響研磨路徑長度的是刀盤,而不是轉速
轉速影響的是進豆的效率,錐刀高轉速造成跳豆,進豆不順,才使研磨所需圈數增加
所以Robur才會在內刀盤上面裝一個進豆葉片
GG刀盤15圈磨完,相同條件下Mazzer刀盤25圈才磨完
我覺得也不是Mazzer的研磨路徑長一些些所導致,因為圈數差異遠大於路徑長度差異
我比較傾向是Mazzer的外刀齒淺的關係

平刀也會有轉速差異造成進豆不順的問題
平刀需要較高轉速的離心力才能把豆子甩入刀盤之間不會跳出來
轉速過低,豆子一進去就又被打出來,進不了豆


weird@ wrote:
有文章寫到義式出粉顆粒形狀影響小,也有文章寫到錐刀做義式容易噴汁.
還有篇文章寫道轉速高低味道差很多,但到350RPM以下味道差異不明顯

錐刀容易噴,是因為比較不均勻,所以在佈粉上更加要求,WDT仍然是最佳解
多少rpm味道差異怎麼樣,也許只有試了才知道,因磨豆機、因刀盤、因人而異
bakafish wrote:
這要看您說的出粉效率...(恕刪)


我指的是整體效率,同重量豆子的出粉時間比。
其中有影響的應該是跳豆,刀盤,轉速。跳豆因素應可用較多壓倉豆來排除,剩下刀盤及轉速影響出粉效率。
在前題是刀盤開口均勻,限制住最大粒徑相同一致下,效率差的刀盤配高轉速,比較效率高的刀盤配低轉速或許能有類似的出杯品質?
weird@ wrote:
在前題是刀盤開口均勻,限制住最大粒徑相同一致下,效率差的刀盤配高轉速,比較效率高的刀盤配低轉速或許能有類似的出杯品質?...(恕刪)

哈哈,要找這樣的磨豆機,還要轉速可調範圍夠大
也許要等Dr. Bean那台Artefatto了
bakafish wrote:
要找這樣的磨豆機,還要轉速可調範圍夠大
也許要等Dr. Bean那台Artefatto了...(恕刪)


其實小飛馬改pwm調速就可試了,有鈍刀利刀可換,只是調速範圍不夠大,約可降原轉速一半而已。
以我一天最多2杯大概要幾個月後才可以有個結論大約知道是刀盤還是轉速影響大。目前相同刀盤相差一倍的速下(900,1800rpm)是喝不出差異的。
weird@ wrote:
其實小飛馬改pwm...(恕刪)

我說的是錐刀
市售大廠錐刀磨豆機,比較擔心的是刀盤同心度
小公司或個人自製的可調速且調速範圍大的錐刀磨豆機尚未問市

手上這支Lavazza Rossa,剛喝完最後一份
這種大包裝含羅豆的配方廠豆也許最適合拿來測試
豆子狀態穩定,長時間放冷凍不會改變味道,一公斤裝每天喝一杯可以連喝兩個月,從陌生喝到熟悉
有沒有出現不該有的味道,或者有沒有什麼好味道沒出現,都一清二楚(不過這支豆子傷胃)
換別支豆子能不能順利測得出來,我也得試了才知道

因為GG刀盤有coating不怕鏽,所以我還是比較想用GG刀盤
但內G外M的表現又比較好,貿然把Mazzer外刀拿去鍍又怕反而弄巧成拙
還是得看換了別支豆子之後兩者的差距,再來決定以後要長期使用哪一組
魚大好文,先收藏做記錄,
也想把自己手磨換上不同刀盤體驗新的風味
魚大可以測一下TDS跟EY嗎?
感官測試下GG刀看來是Pass了
TDS 跟EY出來,如果Gorilla Gear 可以提供粒徑分析結果
不知道Robur 刀會不會被拿去切水果
請問魚大,你說豆子放冷藏?是放蔬菜層還是冷凍庫?有人說放冰箱不好…小弟有點被搞暈了…
Yiyans wrote:
可以測一下TDS跟EY嗎?...(恕刪)

說的也是,ATAGO好久沒拿出來用了
今天換新豆子,先熟悉一下

小豆大這義式配方豆#1好奇妙
磨粉後,顏色比Lavazza Rossa深
但同樣16g,份量似乎比Lavazza Rossa少一點
填壓後粉餅比較薄一點(tamper壓的更深),流速也比較快

這跟我過去的經驗很不一樣
以前用過的豆子,通常顏色深的,烘焙比較重,同樣重量豆子比較多,填壓後粉餅比較厚
阻力會比較大,流速比較慢


henry2508 wrote:
是放蔬菜層還是冷凍庫?

分裝小包放冷凍,每次取用動作要快
我都在冰箱旁邊秤好就立刻冰回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