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全自動咖啡機的萃取時間如何抓? (例如saeco)

汎古實業 wrote:
真的不知你在說什麼??
秒數直接就影響萃取結果了

看文看全部好嗎
我是在說參考半自動的秒數是無意義的
反正這台全自動咖啡機根本做不到半自動的秒數
而且它後端還有蓄壓裝置不是? 所以我說萃取方式跟半自動不一樣啊
在另一棟樓說我不該跟半自動比較
在這裡我說不要參考半自動的秒數,怎麼你又說不懂我在說什麼
都給你講就好了,難怪很多人都覺得廠商只會呼攏

原來你也知道秒數會影響萃取結果啊
那你知道半自動咖啡機的秒數通常在25到30秒,而且single和double都是用這個秒數嗎?
同樣是double,有人用14g粉,有人用20g粉,也都是這個秒數
汎古實業 wrote:
小型全自動咖啡機的每份咖啡粉量比大型半自動少很多,所以時間較短是合理的...(恕刪)

因為咖啡粉少所以時間短合理?
順便再告訴你一個知識
粉餅的阻力,粉量和粗細度都是影響的因素之一
但同樣的豆子,相同粗細度,在不同機器上,8.5g粉的阻力不必然就小於14g
原因在粉餅的直徑不一樣,厚度就不一樣
全自動咖啡機的粉餅拿出來量量看,就能換算8.5g粉相當於在58mm半自動咖啡機多少粉的厚度
當然,萃取量還是要按照粉量比例去看
版主發問只提到全自動.没提半自動.

[ 看文看全部好嗎
我是在說參考半自動的秒數是無意義的]
??所以又没人參考半自動,不知你在說什麼??

[反正這台全自動咖啡機根本做不到半自動的秒數....]
所以你還是一直拿半自動全自動相比.....你這句跟版主發問有什麼關係??
若只說秒數,全自動是電腦設定的,半自動做的到的,全自動都可以設定.何來根本做不到?

[在另一棟樓說我不該跟半自動比較...]
問題在於,發問者根本没問半自動,你拿半自動出來回應,没有針對問題,我只是實話實說,不是說你該不該.

[在這裡我說不要參考半自動的秒數,怎麼你又說不懂我在說什麼 都給你講就好了,難怪很多人都覺得廠商只會呼攏 ]
版主就没提到半自動呀.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你為何一直扯到半自動??

[順便再告訴你一個知識
粉餅的阻力,"粉量"和粗細度都是影響的因素之一 ]
??
你自己都說粉量是影響因素之一.
所以[有人用14g粉,有人用20g粉,也都是這個秒數]
如果有人這麼用,那麼不同粉量用同時間萃取,口感必然不一致,這是常識.
有人這麼用,不犯法,因為雖然口感有差異,但差異常在一般人接受範圍內.
你要反駁我還用矛盾的理由反駁,我也是醉了.


[但同樣的豆子,相同粗細度,在不同機器上,8.5g粉的阻力不必然就小於14g
原因在粉餅的直徑不一樣,厚度就不一樣 ]
??
你都說不同機器不同直徑了怎麼比較??而且有人問這點嗎??版主也没問這個吧.

[全自動咖啡機的粉餅拿出來量量看,就能換算8.5g粉相當於在58mm半自動咖啡機多少粉的厚度
當然,萃取量還是要按照粉量比例去看]
你最後給的建議,不等於没說?這就是你的總結?????

你只有吐我槽而已,完全没回答到版主的問題.


汎古實業 wrote:
版主發問只提到全自...(恕刪)

你就再硬拗吧
我講的是機器與espresso萃取的原理
這點半自動與全自動都是一樣的
不理解原理,單就機器來討論,半點意義也沒有,只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更糟糕的就是像你這種,賣機器,會修機器,卻連機器的原理都不懂,只會硬拗和呼攏
不但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粉餅的直徑會影響厚度,我已經說的這麼明你還看不懂
58mm的濾杯,如果裝14g粉,厚度大約等於45mm濾杯裝8.5g粉
這兩個粉餅的阻力會是一樣的
只是在萃取的時候,如果以同樣1:2的比例來看,14g粉可以萃取28g咖啡液,8.5g粉則只萃取17g
萃取時間是相同的
所以你說的「小型全自動咖啡機的每份咖啡粉量比大型半自動少很多,所以時間較短是合理的」
這句話是完全錯誤,懂了沒?
這部份你說對了,我講這些完完全全只是要吐槽你

我沒有回答到樓主的問題嗎? 那我#6在說什麼?
我要樓主別去參考半自動的秒數,有什麼不對嗎?
我若不說萃取的原理,就像你在#5一樣,只打5行字,其中第2和第3行還是錯的
你覺得樓主能坦然的接受這個答案,從此不執著於全自動的萃取秒數?
誠心請教:
你說半自動和全自動(版主問的這台)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請問是哪一條原理?

因為就我所知,2者的萃取的零件是不同的.
雖說都是用熱水經過咖啡粉.
不過就算是載人,跑車和貨車也能稱之同樣原理嗎?

後補:
說白了,我就是不懂你所說的原理是哪一條。
可是你還是没解答。
不只如此,你愈說我愈迷糊。當然有可能是我特別笨,不過想當然耳也會有人跟我一樣笨。
大家應該都想知道答案。
汎古實業 wrote:
誠心請教:你說半自...(恕刪)

全自動差別在後端有限流,有限流就能夠蓄壓,這是對粉餅阻力不足無法蓄壓的補償做法
但是前端粉餅部份不對,後端彌補也不可能補到前端正確的模樣
要用類比的話,大概就像攝影,曝光不對,對焦不對,靠修圖能修回來的也有限
不知道高價的全自動機是不是也玩這招,看影片,高價的全自動做出來的咖啡是像樣多了
萃取的原理,詳細內容你自己去研究吧
半自動的咖啡機也是非常多種,使用的零件也不一樣,甚至還有全手動的機種不用pump
難道萃取的原理就不一樣了?
全自動差別在後端有限流,有限流就能夠蓄壓,這是對粉餅阻力不足無法蓄壓的補償做法
但是前端粉餅部份不對,後端彌補也不可能補到前端正確的模樣。

??
Saeco Talia Giro機種在咖啡出口還多了一個零件可以調整出水口大小,這裡也可以調整crema.
有限流就能夠蓄壓,這點我同意.
不過何以是"粉餅阻力不足"無法蓄壓的補償做法??

Talia多了這個零件,可以調整crema .
如果作用是"補償不足",那麼這個零件應該直接設定成[作用(開)],而不是設定成[開/關].
依我看,應當看作多一個零件調整,多一個變化.並不是因為前面不足所以後面才要調整.

舉例來說:
汽車加裝尾翼有擾流作用可以穩定車身.
但不能解釋成這台之所以多了尾翼,是因為原設計車身不穩的補償做法.

你說-- [但是前端粉餅部份不對,後端彌補也不可能補到前端正確的模樣 ]
照你說法,何以不在前端增加阻力,卻要由後端彌補??而且2006年以前Saeco,Delonghi,Spidem,vienna....都是同一種設計?
(以上舊款都在沖泡器有限流的設計)
而之後Spidem,vienna 仍維持原設計,Odea在N型管增加彈簧,Talea在咖啡出口增加旋鈕調整.

如果你的推測為真,那麼設計上述這些咖啡機的人都搞不清楚狀況了.
(不去修正你所謂前端不對,而執著於後端的彌補?)
汎古實業 wrote:
全自動差別在後端有...(恕刪)

用汽車的尾翼來類比是不對的
一般轎車,是給你在道路上,在安全限制下駕駛的,可不是要給你去飆車攻山路的
你也不會在一般轎車上,看到原廠給你一個大的誇張的尾翼吧
如果你要拿來賽車使用,原廠的設計就會顯的不足,當然就得需要改裝
至於沒在賽車卻裝個大尾翼的,純粹是心裡爽


crema其實只是在壓力萃取下必然會產生的東西
它也會因為烘焙度,因豆種,因豆子的保存狀況而異,有的多有的少
也會因萃取過程而有不同樣貌
許多外行人就把crema當做判斷espresso做的好或不好的依據,也不算全錯,只是有前提
廠商也就樂於對這些外行的消費者這樣解釋
畢竟要教育消費者是很困難的,不如去迎合消費者

調整限流大小的用意並不在調crema,前面說了,crema是萃取時的產物
它確實是做為粉餅阻力不足的補償
設計咖啡機的人清楚的很
搞不清楚狀況的是經銷商和消費者,接受了原廠華麗的行銷說法
原廠正是利用了大眾「用crema判斷咖啡」這項認知

為什麼我要一直提到「粉餅阻力」,並且跟你說「粉量」和「粗細度」會影響粉餅阻力
甚至還跟你說,增加粉量,或磨的更細,都能增加粉餅阻力
講了這些東西,你是否有想到,減少粉量,或是磨粗,都會減少粉餅阻力
那麼粉量和粗細度應該怎麼調?
在玩半自動的時候,如果我們已經抓到一個適當的流速了,以維持這個流速為前提
想要增加粉量,就必需同時磨粗一點做搭配
想試試磨細一點會怎樣,就要同時減少粉量

在半自動咖啡機,萃取時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不會把萃取時間搞到超過30秒
全自動咖啡機不像半自動這麼有可操控性,只要能應付大部份情況就行了
所以理所當然,在最嚴苛的情況下,也就是調到粉量最多,同時也最細的時候,萃取不會超過30秒
甚至把條件放的更寬,不超過20秒
那麼不論你把粉量減少,或是粗細度調粗,都會面臨粉餅阻力不足的情況
所以就要有後端的輔助蓄壓裝置
你要把它看做是增加變化性的東西,也是可以
它的蓄壓效果會影響萃取結果,這沒有錯,所以廠商也花了心思搞出各種花樣
做成可調式也是聰明
但它的本質是輔助蓄壓,就如同我前面比喻的拍照與修圖

何以不在前端做?
前端就是粉餅啊,壓力要作用在粉餅上才有作用
做在粉餅的更前端,通過後就沒壓力了

那麼為什麼不能把剛好的流速,設計在粉量中間,粗細度也在中間呢?
因為全自動機的體質不像半自動這麼耐操,沖泡器看起來幾乎都是塑膠
消費者如果把粉量和粗細度調到最細,粉餅阻力會太大,管路裡壓力太大可能會操壞機器
就算管路裡像半自動一樣設計個過壓洩壓閥好了
豆子有很多種,並不是只要同樣粉量和粗細度,每一種豆子粉餅阻力都是相同的
如果用了某支豆子,粉量調多與細時,出不了咖啡,消費者會怎麼想?
是不是會覺得廠商亂搞,騙錢,什麼5段粉量5段粗細,有一半都不能用
不然就是懷疑機器壞了,三天兩頭叫修,或是客訴

消費者們睜大眼睛吧
半自動和全自動,萃取咖啡的原理是相同的
只是全自動因為這些限制,做出來的咖啡相形見絀
所以賣機器的廠商不願意承認這些罷了,硬要說萃取的過程不同,自欺欺人
廠商嘛,不這樣講,機器賣給誰呢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某些經銷商真的不學無術
修修硬體還行,充其量就是個賣機器的而已,把咖啡機當普通家電在賣
要講到咖啡,這些經銷商也許比你還不懂
所以要慎選經銷商,以免日後有問題,他們只會一個勁的呼攏
那麼為什麼不能把剛好的流速,設計在粉量中間,粗細度也在中間呢?
因為全自動機的體質不像半自動這麼耐操,沖泡器看起來幾乎都是塑膠
消費者如果把粉量和粗細度調到最細,粉餅阻力會太大,管路裡壓力太大可能會操壞機器
就算管路裡像半自動一樣設計個過壓洩壓閥好了
豆子有很多種,並不是只要同樣粉量和粗細度,每一種豆子粉餅阻力都是相同的
如果用了某支豆子,粉量調多與細時,出不了咖啡,消費者會怎麼想?
是不是會覺得廠商亂搞,騙錢,什麼5段粉量5段粗細,有一半都不能用
不然就是懷疑機器壞了,三天兩頭叫修,或是客訴

??
I服了U
連全自動的設計都不清楚居然敢談這些.
一樣是義式咖啡機,但是全自動和半自動在沖泡咖啡的過程熱水變成咖啡流經的過程卻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的沖泡方式,何以要執著用相同的條件?
[如果用了某支豆子,粉量調多與細時,出不了咖啡,消費者會怎麼想?]
調太細就是調回粗一點呀.
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讓你自問自答自爽?
調太細不出水是正常反應,有什麼奇怪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