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轉貼) 关于平刀/锥刀的出粉均匀度和布粉容错率

mbantust35 wrote:
另外L1對粗細的敏感也不大
以前調整一格對silvia有很明顯差異
但在L1上 調整2格可能都沒有顯著差別

注意拉霸時的鍋爐壓力,拉與放的速度,拉下後停留的秒數
盡量維持一致試試看
手動是沒辦法太精準,但平均值應該是有差


Yiyans wrote:
另一個是萃取率
用我喜歡的豆子配大錐刀
不可能雙份14克的粉可以照“教科書”出到60克的ESP
最近味道上比較喜歡,老鼠尾巴也美的數據是21克粉出40克左右的ristretto

如果味道可以接受,大錐刀想要比較漂亮的萃取,最簡單的就是加粉量
比原來習慣的粉量多25%~30%
可以的話再換小一點口徑的濾杯
成功率會高很多...(恕刪)

同感,我也是覺得淺焙豆用20g以上,萃取量少一點會比較好喝,萃取也比較穩定
而且淺焙豆本來就重,20g的淺焙粉量其實還不到18g的中焙,萃取量少一點也是正常
所以我覺得...買淺焙豆好貴啊

在咖啡展時我有特別注意某個攤位使用La Marzocco Vulcano(KONY刀盤)和Linea PB
淺焙Guji,粉量20g,機器顯示32ml時手動按停,最後數字是32.x到33.x,時間約22~27秒
如果萃取率達20%,大概37g

義大利做法應該是60ml,不是60g
中深焙60ml如果包括虛胖的crema,大概只有50g吧

Monolith大概真的要過完農曆年才能到手了
今天早上收到的email,其中一句最重要
I cannot see any way that I can start shipping before mid/end January.
HL101 意式版
磨完之後我都會拍打磨豆機,主要是把出粉口的粉拍到粉杯內.
之後我會看粉杯內是否有結塊,有的話我會用牙籤先攪一下,接著
到入濾杯中接著填壓,很少有通道問題.

對我來說IMS分水網的好處是不容易黏粉且好清理.

=========================================================

bakafish wrote:
不用唉我這台繪意71...(恕刪)



==========================================================

mbantust35 wrote:
另外
我發現同樣是hg-one
L1和之前silvia機適用的刻度差很多 至少五格以上
應該使最大壓力不同導致的吧

另外L1對粗細的敏感也不大
以前調整一格對silvia有很明顯差異
但在L1上 調整2格可能都沒有顯著差別...(恕刪)



哇!是我夢想中的拉霸機~L1

請問是刻度是增加還是減少?

===========================================================

Yiyans wrote:
上面幾樓都沒提到豆子的種類跟烘焙度
不過我猜大概也都是嗜酸一族或者 SOE幫

玩大錐刀,先是HG-1到後來的Helor 102
其實一直都為通道,噴汁,塞孔不出所苦...(恕刪)


Yiyans 兄說得沒錯~
HG-1平常都用來磨中淺焙單品豆居多,就是因為它的味道真的很特別,
是平刀(901n/901N-MAZZER),HL101(雙刀)與BB005所沒有的,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外Yiyans兄你之前提到的大錐刀磨合期,是指刻度會越來越往小的調整,圈數變少?
最終刻度不太會變,圈數也一樣的意思嗎?


往事橘子 wrote:
哇!是我夢想中的拉霸機~L1
請問是刻度是增加還是減少?...(恕刪)


刻度減少 意思是L1比起silvia
粉可以比較粗
約退五格以上

bakafish wrote:
注意拉霸時的鍋爐壓...(恕刪)

拉霸機真的好多不確定性

另外,之前使用pump機
沖煮完的粉餅表面都沒有破裂
但L1與la pavoni
粉餅總會有一處會破裂
代表該處部粉或填壓出問題
抵擋不住水壓
嘗試很多次仍無法改善
但萃取看起來是OK 口感也沒特別差

魚大你用大拉霸 有這問題?
mbantust35 wrote:
之前使用pump機
沖煮完的粉餅表面都沒有破裂
但L1與la pavoni
粉餅總會有一處會破裂...(恕刪)

其實拉霸機原理一樣,只是控制的方法不一樣
壓拉桿速度可能會影響粉餅
鍋爐壓力 = 預浸壓力
停留時間 = 預浸時間
放拉桿速度 = 萃取升壓速度
還忘了說一個,沖煮頭溫度會影響萃取溫度

怎樣的裂?
我看過粉餅中間有很細的裂縫,也看過粉餅在靠近濾杯處裂一圈
完全不知道裂的原因是什麼
看老鼠尾巴覺得沒影響萃取,就算了不理它

拉霸機用的粉量,粉餅最好可以離分水網近一點
我最近半年都在玩少粉萃取,VST 15g濾杯只裝13g粉,粉餅離分水網很遠
有時候拿下把手時會發現粉餅邊緣不太正常
疑似在壓下拉桿時粉餅被吸上去,水灌下來時粉餅落下有點歪掉所致
不過看起來也是不太影響萃取

剛才用Rossa PG,IMS 54mm濾杯,Guji 18g(相當於VST濾杯20.5g厚度),33秒萃取33g
Rosco刻度4.5,68圈磨完,磨的有點辛苦
我是想要模仿咖啡展上喝到的20g粉萃取33g成品
但不知道腦袋在想什麼,按比例應該只萃取29g就好了,秒數也剛好
看老鼠尾巴也是差不多在26g就轉淡了,我還撐到33g,都變透明了
還好結果很不錯,爆甜,雖然層次沒有咖啡展上喝到的多,香氣略少,但不尖酸,更不澀
我比較喜歡自己做的這杯

往事橘子 wrote:
另外Yiyans兄你之前提到的大錐刀磨合期,是指刻度會越來越往小的調整,圈數變少?...(恕刪)

回橘子大:基本上是的
您的我不知道有沒記錯
近期HG-1的刀好像都是preseasoned 已經噴砂磨合過了

我把102的外刀盤用白板筆大法重新歸零過
(一廂情願的認為)味道有改善,粹取也漂亮多了

bakafish wrote:
怎樣的裂?...(恕刪)

類似右上角這樣 但下面這張是la pavoni的



bakafish wrote:
拉霸機用的粉量,粉餅最好可以離分水網近一點
我最近半年都在玩少粉萃取,...(恕刪)


粉量離分水網近一點(粉量多一些?) 原因是?
少粉萃取的目的是?

個人覺得好喝esp
一定是整杯喝完都嫌不夠
整口都是舒服柔順 不澀

香氣的話 我倒是很愛聞喝完後的杯底

Yiyans wrote:
近期HG-1的刀好像都是preseasoned 已經噴砂磨合過了...(恕刪)


請問Yiyans大,
HG-1近期的刀盤是用mazzer的嗎?

cake0715 wrote:
請問Yiyans大...(恕刪)

HG-1用的刀盤一直都在變
我知道的版本是用MAZZER OEM Beadblast
不過不確定現在還是不是
官網對刀盤來源寫的有點技巧
圖片也放了10星跟12星兩個版本

EspressoForge 老闆也有HG-1
他推薦的Cup Distribution
HB上也有用紙杯捏尖,再邊轉濾杯邊倒粉進去
我都試了
結論還是要從豆子跟刀盤平行度下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