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大家要如何訓練自己品嘗手沖單品咖啡香的能力


bossming wrote:
那我問你什麼是好豆...(恕刪)




外面一樣的豆子一杯150 他要350 360,也不用扯什麼三流店,單品150 180再賣的
名店也不少

不靠店裡營業額為生的某"名店"藝妓都不用350 360
你還會問什麼是好豆子標準在哪就證明又是一個喝名氣人云亦云

好豆子就是豆子本質好。有摸過就會知道,
又或者如level up ,ninety plus等通常都會不錯

撇開喜不喜歡他的烘焙方式特地推薦花這種價位的錢去喝那些品項
我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

我也不是沒喝過伊通那家,我真不覺得值那350 360,
但就像三流的店很多,其實三流的嘴也還不少


Agogo13 wrote:
外面一樣的豆子一杯150...(恕刪)


google一下 看到一杯350 360...我想還是自己買個半磅咖啡豆自己回家磨來喝好了

別人喜歡的味道 不一定自己喜歡

還是回家練習沖泡比較實在XDDD

// 不過網誌中看到店家有HG-one 難道是用手磨嗎@@
說穿了這只是很多人借用“紅酒”的品嘗法套用在咖啡上
套用韓懷宗講的這是第三波咖啡革命~~
有喝紅酒的人都知道~什麼body 有花果香,最後收尾的尾韻有雪茄味~~
我每次都喜歡問~~什麼品種的花香? 茉莉花還是?玫瑰花?
我去過一間台灣嚇嚇叫的單品咖啡第一天 跟我講是小花(這就有學問了什麼是小花?)
第二天一樣的咖啡同樣的服務生(可能忘了我)他跟我講鬱金香
過幾天我朋友還是跟我約那喝咖啡聊天~~我怕又另外一朵花了
去吃一份乾式熟成牛排,基本上行家不太需要問是什麼味道的,
講白話一點,在台灣不重視文化,也不尊重文化,技術跟渣一樣
一切便宜就好,高級日式料理便宜化,結果就是食物的浪費又嫌棄
反正這都會因果循環,就像不漲工資一樣。

如果開始就自己買豆子沖,沒有去吸收外來知識,我覺得那真的是浪費咖啡豆,就像紅酒跟牛肉一樣。
提供一些東西,讓大家參考

這是我們評分的杯測表(2011年版本,我特別找了中文的)
請注意我們評分的項目:乾/濕香、風味、餘韻、酸質、醇度(body)、一致性、平衡性、乾淨度、甜味
一致性、乾淨度與甜味,找的是瑕疵,就是5杯裡面有哪幾杯有/沒有該項目的東西

至於所謂的香氣性質或那些描述
是杯測師為了描述、或記憶這支豆子的風味而所做的其他註記
只要是正面的味道,例如花香,不會紫羅蘭分數就高、玉蘭花分數就低,並不太會影響評分
但若有負面風味,自然就可以讓閱讀杯測表的人瞭解評分或扣分數的原因為何?

以下是某家豆商在三月份提供的豆單
其中的風味,就是由COE杯測,提供給買家參考的
但是不代表烘豆師就能全部表現出來(這部分牽涉烘豆技術,以後有機會再說)



延伸, wrote:
大家會不會懷疑一些什麼神奇香的味道是被加工進去的呢!過去似乎沒聽過咖啡甚麼香跟甚麼香,頂多是甚麼酸...


我本來想反駁的
但想想,何必呢?
有人就像井裡面的青蛙
何必破壞人家的美夢

Birmingham Uni wrote:
我去過一間台灣嚇嚇叫的單品咖啡第一天 跟我講是小花(這就有學問了什麼是小花?)
第二天一樣的咖啡同樣的服務生(可能忘了我)他跟我講鬱金香
過幾天我朋友還是跟我約那喝咖啡聊天~~我怕又另外一朵花了


你要求領part time薪水的服務生,去做咖啡師與杯測師的工作
可能對象錯誤了

我的一位學咖啡的同學,覺得Q grade這個制度有問題
但是他沒有Q,所以不敢講話
為了這個,他特別跑去學Q
拿到了Q,他敢大聲的罵這個制度
他說:我沒有的時候,就算覺得它爛,但是沒有立場說話,因為我沒有
現在我有了Q,真正的瞭解Q的運作,才能真正有立場指責

給大家參考
mechtec wrote:
提供一些東西,讓大...(恕刪)
事實上咖啡豆加工香料是常有的事不能反駁吧,反駁才是井底之蛙吧!在品嚐香味最好先訓練辨別天然香氣與加工香料差別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個人是寧可當井底之蛙也不想了解這些神奇香味!
mechtec wrote:
我的一位學咖啡的同學,覺得Q grade這個制度有問題
但是他沒有Q,所以不敢講話
為了這個,他特別跑去學Q
拿到了Q,他敢大聲的罵這個制度
他說:我沒有的時候,就算覺得它爛,但是沒有立場說話,因為我沒有
現在我有了Q,真正的瞭解Q的運作,才能真正有立場指責...(恕刪)

哈哈!於我心有戚戚焉
我也是想去拿Q再來大聲說話
真是佩服這樣的執行力,像我就沒有

不過有的時候其實不完全是制度有問題,而是人問題更大
像十幾年前IT證照開始熱門
很多人不願意按步就班認真學,而是千方百計拿到考古題,背一背就上場考試
人家花幾個月的時間打好基礎,憑實力拿到證照,他們只花幾小時背考古題就拿到了
取得證照的人爆增,其中大部份都沒有應有的實力,證照很快的就不值錢
制度有問題嗎? 算是啦,因為題目千篇一律,題庫就那樣而已,尤其是初階與中階的證照考試
但更大的問題是那些投機取巧的人
延伸, wrote:
事實上咖啡豆加工香料...(恕刪)


上面豆商的豆單都告訴你了
你不去用這些豆子
去用一些阿撒不路、來路不明的東西
然後怕人家加料?

這不是本末倒置?

自己是業者,連辨識能力也沒有?
那你端什麼給客人喝,你自己知道嗎?

我自己可不是咖啡從業人員
跟上面砸魚大一樣
都是有興趣才來研究咖啡的業餘人士
都有自己與咖啡無關本業
但是,就像我說的我那個同學一樣
要評斷咖啡,就從最基礎的地方實地的去參與,才有資格去評斷
所以我拋開原工作光環,像學徒一樣,一步一步的、紮紮實實的去學咖啡
把感官建立好、學習沖煮理論、取得各項專業級能力
就像我前面講過的,我們在學習感官時,是從早上喝到夜幕低垂
一個40幾歲大叔,在自己本業是高高在上的
卻蹲在桌子旁,愁眉苦臉的對著年紀比我小多的老師說:我喝不出來
在學習barista時,是一直練到不只兩把味道要一樣
連從分流嘴兩邊流出的咖啡液,味道都要一致
還學習烘豆、學習杯測、學習當評審....

對不起我必須說重話

我們業餘的都如此努力
你們以此為業的卻如此輕忽?

mechtec wrote:
上面豆商的豆單都告...(恕刪)
大大不要太衝動阿,其實每一次大大衝動應該都是無辜的,因為每次開始我都並沒說甚麼也沒針對甚麼...小弟我若話多就多是回應對我的質疑的問題而已....是吧!小弟自認絕無否定他人,但總是要讓我答辯啦,感謝大大的努力大家受益良多!
延伸, wrote:
大家會不會懷疑一些什麼神奇香的味道是被加工進去的呢!過去似乎沒聽過咖啡甚麼香跟甚麼香,頂多是甚麼酸......(恕刪)

紅字
是自己未知的經歷,藍字是因未知而產生的疑問

延伸, wrote:事實上咖啡豆加工香料是常有的事不能反駁吧,反駁才是井底之蛙吧!在品嚐香味最好先訓練辨別天然香氣與加工香料差別吧!...(恕刪)

疑問擴及到全面
現在討論各產區咖啡烘豆的原味,你的回應是指(或暗指)所謂風味都是香料外加
講白點跟說地球不可能是圓的,是圓的下方的人不是都摔到太空去了,是經歷上的辯證法

延伸, wrote:
因為每次開始我都並沒說甚麼也沒針對甚麼...小弟我若話多就多是回應對我的質疑的問題而已....是吧!小弟自認絕無否定他人,但總是要讓我答辯啦...(恕刪)

我覺得你很妙耶,很像兩性版那位hchou38妹妹
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判斷,就算與普世價值(或事實)不同,仍立場堅定不理會他人解釋(或反駁)
一個話題偶爾因為她亂入的發言演變成戰火
也難怪M大忍住不多解釋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