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濾器尺寸,只要把手的內徑與深度允許完整放入皆可選擇,14g或20g就看你對於沖煮時濾器內「粉量/水量」的比例喜好。
3.espresso約定成俗的沖煮基準只有「9bar, 30秒, 30cc」,甚至連這個基準都可以視個人喜好有上下調整範圍;其他諸如水溫、粉量、粉末粗細、填壓、預浸,通通都是可變的,只要沖煮出來的味道自己喜歡就好。
在沖煮時,請務必一次只改變一個變量(或稱參數、設定),長期試下來就會得到自己的心得,也能大致明白每個變量的風味走向趨勢。
我目前是使用22g量杯,粉量11.8g,時間25~28秒,得到30ml咖啡,說給店家聽沒有一個相信。
粉餅乾或溼重要嗎?重點是在得到的咖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風味。
順便也可以練習填壓,粉量少空間大,填壓只要稍微有點瑕疵,沖煮時粉餅馬上就破給你看,10秒出頭就漏完30ml。
hugo0506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的...(恕刪)
再耐心的調調看
您的磨豆機是901N嗎?
注意電磨在磨豆室裡都會有殘粉
調粗細度之後要浪費點豆子,磨新粉把殘粉推出來,後面出來的粉才是新的細度
不建議拆開來清,因為清完再裝回去,調到之前用的數字,磨出來的粗細度可能不一樣
如果真的調不出來,不想留這個濾杯的話,我再跟您原價收購這個濾杯(不能刮傷喔 XD)
最近我也考慮要買一個IMS的來玩玩看
hugo0506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的...(恕刪)
有時不知濾杯的容量是如何量測的,我也有個 IMS 24.5 12/18g 濾杯
但我試過很多義式豆,沖煮結果幾乎都設定在18.5克左右(輕填壓,剛好到達濾杯內緣凹線的下線),
要壓到接近20克以上也不無可能,只不過數據要再重抓了。
我建議您先試著把粉量裝多些,粉量少,對你的佈粉、填壓要求較高,尤其新手來說都滿在意粉餅的狀況(有無通道效應),
等技術慢慢練穩定了,再試著降低粉量,說不定屆時已經不需要在意粉餅的狀況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只要16克以下,我會用另一個 VST 15g 濾杯,這一個剛好
最近打算再買 VST 18g 來試試跟 IMS 的差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