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543543 wrote:我覺得新手更不要篩...(恕刪) 話是這樣說沒錯啦,流速就關係到用大水流跟小水流了。如果沒篩,卻都用小水流呢呢?畢竟我們不知道開版大大最後會去效仿那種手沖方式。光烘焙程度不同,我甩水的方式就不同了。。至少在這部分,控制粉的粗細均勻度這樣的變數是比較好控制的。所以我才推薦正晃行那個,因為網目超細,細到都比沖義式的更細.
關於篩粉與否...樓主既然是新手,當然1.肯定說2.否定說3.折衷說(個人採篩去一部分細粉)建議都要實務做看看才知道先培養對咖啡"味覺的判斷"有"對照組"才會知道差異(例如:什麼是雜味?口感如何?對不同特性豆種的影響?)個人實務感受:1.手沖 花神,喜歡明亮的口感(City Roast),就會希望雜味不要干擾太多2.手沖 薇薇特南果(Full City Roast)這種帶點可可味且酸度較低的咖啡,雜味多寡影響稍不明顯
對於新手,建議用最穩定的方法逐步進階,比較容易學習和進步,磨豆機用電磨,比手磨穩定很多,也省很多時間,一般楊家小飛馬已足夠,至於細粉,烘焙適當的前提下,不應有負面味道,而且也是風味的一環,篩掉太多風味可能變得太乾淨而單調,與其爭論這個,不如自己親自試就能體會更多,抽像的東西需要多嘗試才能學到東西。至於楊家的平刀或鬼齒的細粉量,經我和朋友實證,其實是差不多,都是 3X%左右,所以討論這兩種刀盤的細粉比例是無意義的,倒是風味上有明顯的差異。另外我比較推薦 Hario 錐型濾杯,除了下口較大不容易造成堵塞外,圓型杯在作同心圓沖水時,也比較容易,而且這牌的 CP值不錯。
q685220 wrote:妳去100%確定,既...(恕刪) 你不要生氣我說匿名2,也是原po問手磨而不是問電磨要問電磨,我也可以推薦一堆至於篩不篩細粉,就看你的手法不會應用細粉當然就覺得篩掉風味比較乾淨但是,有沒有可能一些原來可以沖出來的風味就因為篩而沒有了如果你用的豆子本來味道就豐富,少一點味道也沒關係反而在比賽時可以獲得乾淨的分數(當然,比賽中的一些「眉角」就不說了)這就是砸魚兄提到的某冠軍會這樣使用的原因若大家覺得新手要篩,我沒意見我只是提到有這樣手法可以讓細粉變成助力讓原po參考尤其是新手,我認為讓他喝到,或說喝出來各式各樣味道讓他去了解味道正確與否比起把味道弄掉更好但是,若原po要買篩粉器去篩,跟我也沒關係就這樣
電磨的話,costco有小飛馬,價錢還不錯,基本使用應該足夠。若是手磨要入門,又覺得匿名2太貴,Virus應該可以列入考慮,在那個價位Virus應該沒有對手。手沖壺很多都不錯。我用過聖一的棉花罐,日本琥珀咖啡館的珐瑯壺,也學儍爸用過奶泡杯。目前常用的是Takahiro0.9L。棉花罐水流就是細小穩定,但我買時壺的厚度不足,容易降水溫。目前新一代的看來厚度有增加,保溫效果或許會改善。琥珀咖啡舘的壺是鶴嘴,大小水流控制起來都很容易,但壺容量太大太重,拿起來吃力。野田珐瑯有其他size的鶴嘴壺,應該會比較好操作。但珐瑯壺保養要注意,用完要擦乾免得有些地方可能生銹。若壺不小心摔到,珐瑯可能受損。奶泡杯不易保持穩定水流,除非手邊沒有別的器具我不會用他。但奶泡杯的好處是容易攜帶,沒有長長的壺嘴佔空間。Takahiro 0.9L是我目前幾乎每天使用的壺,從開始練習到水流穩定也滿快上手的。其實樓主也可以去家附近的咖啡舘,挑喜歡的咖啡味道,然後看看店裡用什麼濾杯和壺,問問店長的意見。
mechtec wrote:尤其是新手,我認為讓他喝到,或說喝出來各式各樣味道讓他去了解味道正確與否比起把味道弄掉更好...(恕刪) 要篩不篩我也沒有意見,反正每個人有他的喜好而新手在還沒有培養出辨別各種味道的能力之前,的確,可以先不用篩待味覺提升,或手法穩定之後,再去試試看篩和不篩有何差別月兔印1.2L這支真的不錯
blackshiva wrote:Takahiro 0.9L是我目前幾乎每天使用的壺,從開始練習到水流穩定也滿快上手的。其實樓主也可以去家附近的咖啡舘,挑喜歡的咖啡味道,然後看看店裡用什麼濾杯和壺,問問店長的意見。...(恕刪) 我只用過幾次不過也覺得Takahiro的壺很好上手所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