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一樣的咖啡豆自己煮和店裡煮差別很大的經驗?


S.A.G. wrote:
上個月到 GB5 也...(恕刪)


買豆的時候
最主要的建議一定要喝一杯在店裡的味道
當然,問一下店裡沖煮的溫度也是參考的依據
但不是絕對
因為自己家裡與店裡的溫度即使一樣
出來的風味絕對不同
這時候也得靠舌頭的記憶去彌補這段缺口

很多人買豆
多少都會出現自己煮跟店家煮相異之處
但要是喝過店家的風味
自己在家裡就可以用其他變數調整
如此買豆子就會更有價值
用gee煮出跟GB5不要差太多的口感
我覺得很值了

你說甚麼啊~肥雪 wrote:
自己在家裡就可以用其他變數調整
如此買豆子就會更有價值
用gee煮出跟GB5不要差太多的口感



同一隻豆子在家做卡布與拿鐵、美式
因為裝填手法、壓力大小、豆粉量、都會導致萃取品質的差異。

如何穩定自己的程序品質。讓變量最小化。
舉例我自己奶泡還打的不夠穩定,有時太硬有時發泡不夠。

我目前也是gee +校正過 小飛馬
我只覺得光他那台咖啡機就會是差異~幾十萬咖啡機跟家用落差應該差很多~

加上熟練度拉大差距
就算同一種豆子,在家裡分三天煮
每天風味也會不同

不必驚訝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1953li wrote:
就算同一種豆子,在家...(恕刪)

但是不至於像樓主敍述的差異這麼大
除非豆子保存的很糟糕,或者剛烘好那幾天就拿來沖煮,才會每天變化很劇烈

如果真的是同一批烘出來的豆子,我覺得就是磨豆機、粉量、粗細、溫度、流速的問題
還有奶泡打的好不好也有差
其實玩義式就是在玩這些東西
更進階的就是連烘豆配豆都自己來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
不然只是磨個粉,壓一下,上機器,按鍵沖煮,誰都會
bakafish wrote:
其實玩義式就是在玩這些東西...(恕刪)


同意樓上魚大的說法。

會影響成品的因素太多了,專業的自然經驗跟技巧會比玩家來的強,
不過自己煮咖啡的可玩性高,樂趣也在此,每個小變化都會有驚奇。
               (好你個新注音...)

DIY的成就感無價。    
mbantust35 wrote:
像我的silvia自己裝的pid
溫度大部分都設在95度以上
玩過92度,一整個覺得味道不對


GEE第三代沖煮頭有一個零件是電木材質 92度到沖煮頭我看溫度都降到85度附近
你用silvia 95度 到金屬沖煮頭 最後到濾杯濾杯也也是85-86度。

我覺得機器不同條件也不同。

先排水預熱沖煮頭的動作就會改善這個問題。
看你的味覺有多敏銳吧

在家裡自己泡來喝

我可以察覺豆子開封後第一天到第三天在味覺上的差異。

所以現在基本上已經放棄講究了,否則我四天就要丟一包豆子。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1953li wrote:
看你的味覺有多敏銳吧...(恕刪)

也許我的舌頭不敏銳吧
我覺得在養豆期過了之後,雖然每天的味道是察覺得出差異,但是變化並不劇烈
不會出現像樓主形容的,彷彿整個調性都不對的情況
在國外的討論裡,大錐刀不太需要因應每日豆況變化做微調
(我想這是指一般玩家,每天在家做幾杯咖啡給自己和家人喝的情形)
因此我相信在合適的保存狀況下,豆況與味道的變化不應該很劇烈

當然這跟每個人的味覺敏銳度和接受度有關
大部份玩家可以接受,其實也可以合理推斷大部份玩家味覺都不是很敏銳
但也不會太差,足以判斷得出大錐刀與平刀在日常使用上的差異

我是覺得玩ESP如果沒有研究出微調粗細與粉量對味道變化的影響,甚至再加入溫度與萃取壓力
只求流速看起來正常,有crema,顏色不太深不太淡,能入口,並不算真正踏入這個領域過
跟天天在專業領域中的barista相比自然是差了一截
平日喝咖啡要不要這麼講究,則是另外一回事

在養豆期過後,我是把單向排氣閥用膠袋封死,把空氣擠出來後才封袋
然後再塞進體積盡量小的密封罐,我覺這樣變化的程度可以縮小很多
如果分裝成每次取用的量更好
至少以我的味覺可以接受兩個星期
如果還是放在單向排氣閥的普通包裝裡,一個星期我就不太能接受了
bakafish wrote:
在養豆期過後,我是把單向排氣閥用膠袋封死,把空氣擠出來後才封袋
然後再塞進體積盡量小的密封罐,我覺這樣變化的程度可以縮小很多
至少以我的味覺可以接受兩個星期
如果還是放在單向排氣閥的普通包裝裡,一個星期我就不太能接受了


我自己的經驗也跟魚大一樣,開封後如果還只是放在單向排氣閥袋子裡,一個多星期就能感受到口味的差異。

本來是不相信豆子會這麼快衰退,看完魚大的保存方法後也來試試看。

不過剛烘焙完的豆子,經過 4~7 天養豆後,賞味期怎麼會這麼短? 跟烘焙法有關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