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168tw wrote: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恕刪)
記錯了

我當時是有考慮Mypressi,可是故障率太高又要消耗氣彈
所以後來是買Rossa PG
因為磨豆機從KyM換成PHAROS
粗細度還要再抓
Rossa PG有壓力計,粗細度會比較好抓,所以這幾天我還是會用Rossa PG來試做
剛才做一杯,18g粉,流速抓到45秒60ml
可能是因為PHAROS太新,刀盤銳利,使咖啡粉的切口整齊
同樣18g粉,體積比KyM磨出來的少很多
倒入濾杯時,KyM的18g粉會堆成小山,必需把濾杯拿起來敲敲桌面,才能讓咖啡粉因慣性向下填實
PHAROS磨出來的18g粉則只是剛好到濾杯口
KyM磨出來的粉目視有毛絨絨的感覺,比較膨鬆
PHAROS的粉則比較緊實,且容易結球
味道上,我感覺這一杯的味道不如之前用KyM與Rosco,很多味道喝不出來,一整個平
昨天試驗時磨的比較粗,10秒就60ml,味道卻比KyM同樣磨粗一點時來的好
也許45秒60ml對PHAROS來說並不是個好數據
調到正常的25~30秒可能會比較好
KyM已經隨ZEROWATT CA310出清不在了,無法做AB test
且這包豆子是新買的,不能排除味道差異是因為店家烘豆的關係
不過以我在店家喝到的味道,與前兩次買同樣的豆子回來自己做,味道差異都不大
我不太認為是烘豆沒烘好
=============================================================
剛才(11/15 10:55 AM)做了一杯
調粗兩小格,調到了28秒60ml
果然比昨天那杯好太多了,還略勝KyM一籌
看來KyM的容錯度大,但在理想值時是PHAROS表現較佳,還好還好

PHAROS磨起來也比KyM輕鬆多了,倒粉抓到訣竅也還好
用Elektra濾杯填18g粉
這是沖煮後約2~3分鐘所拍的照片,所以crema消掉不少了



我把TA-288裝在上面是失敗的
它的反應速度太慢,跟不上沖煮頭的溫度變化
沖煮頭明明很燙了,顯示溫度還在60多度慢慢往上跳
有可能是感溫處不夠貼合,改天加個鋁箔紙,或是用鋁箔膠帶試試
也許還是得祭出新買的CHY-802U
奇怪的是我半拉霸數次,讓熱水在鍋爐和沖煮頭之間循環時
鍋爐壓力常常會降低,導致又開始加熱(Cremina的加熱器是由pstat控制的)
但是並沒有發現機器有漏氣的情形
同樣的粗細,差不多的流速,壓力應該也不會差9 bar太遠,溫度就不知道了
這杯的味道和Rossa PG做的差不多
不過這個粗細度並不適合Cremina
用右手壓到9 bar,左手若不壓著機器一定會把機器翻過來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蠻想在沖煮頭鑽個洞掛壓力計測壓
雖然這麼做會破壞外觀
belamo11y wrote:
恭喜大大中於找到新拉...(恕刪)
謝謝

在決定買哪一台花比較多時間
最後決定買cremina是沒有找很久啦,eBay常出現
eBay這台我等候結標就快一星期
找代購在最後時間出手1200美金標下
美國境內運費25美金,代購寄到台灣又花了約3000塊台幣(約100美金)
然後拆拆修修跟OE買工具買零件又花了大概80美金,再等一星期寄到台灣
最後料件換上去了,卻發現加熱指示燈不亮了
用電表量一量發現是tstat壞了
因為tstat作用主要是防空燒,我乾脆把它的線路跳過
在星期一終於搞定
然後前幾天OE賣一台cremina,整新過,所有墊圈o-ring都換新,功能正常
1250美金,運到台灣再加126美金
人家專業的弄的好好的,算算還比我自己搞便宜

不過那台是咖啡色,我這台是紅色,算是一點點安慰

pocketmon wrote:
弱水三千,唯取一瓢。...(恕刪)
哈哈哈!說不定我玩一陣子又會想換
不過那得讓我再充實一下還有哪些類型的機器可以玩
cremina的最大問題是溫度
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先研究如何控溫
以及什麼樣的粗細度與粉量比較適合這種manual lever
Rossa PG的濾杯大約是55mm
同樣18g粉,同樣的粗細度,對49mm的cremina來說太費力了
cremina的粉餅會稍厚一點,同樣的流速,需要更大一點的壓力
我接下來會用原廠濾杯,以12~14g粉再試試,但萃取量就不會是60ml
也許這才是cremina原始的設計理念
也會以Elektra濾杯裝18g粉,磨粗一點看看
我的理想是可變壓萃取
所以一般的家用機,即便是雙鍋迴轉pump都不符合我的要求
而Synesso、Slayer、La Marzocco等可變壓都是營業機
除非中樂透,不然我也不可能買一台放在家裡
其實我有一台最終理想的機器,在「中年大叔的咖啡夢」這棟樓裡有提到
是借用Rossa PG的設計理念,用氣壓來控制萃取壓力,以家用機的型式呈現
如下:
一個有加熱功能的鍋爐,接上溫控功能(PID)
一個與鍋爐接觸,可受到鍋爐熱傳導預熱的沖煮頭
鍋爐到沖煮頭以一條管子連接,中間有一道閥門,閥門開啟時水才從鍋爐流入沖煮頭
(或是有其他方式,不一定需要管子,只要能控制開關,在開啟時讓鍋爐水能流入沖煮頭,
關閉時不會讓沖煮頭裡的氣壓或水回流鍋爐即可)
沖煮頭連接壓力計,可以測量萃取壓力
還要有一個手動的洩壓閥,以旋鈕控制開口大小
用於注水到沖煮頭時排出多餘空氣和放熱水,與變壓萃取時快速降壓使用
一個與沖煮頭連接的壓縮空氣室,中間以一個閥門控制空氣進入沖煮頭的速度
閥門以旋鈕控制,如同義式機的蒸氣奶泡管一般,便可方便調節壓力
這個壓縮空氣室也與鍋爐接觸,讓空氣升溫,在釋放空氣時不至於讓沖煮頭降溫太多
使用方式:
1. 在鍋爐加入冷水,開啟電源加熱
2. 用打氣筒或打氣機,把空氣打入壓縮空氣室,等待加熱
待加熱燈滅,鍋爐水溫已達沖煮溫度,此時壓縮空氣與沖煮頭也都升溫
(如果打氣機能內建更方便,打氣機的成本也不高,火車頭一台300有找能打20 bar)
3. 鎖上咖啡粉濾杯,打開沖煮頭與鍋爐間的閥門讓水流入沖煮頭
並打開洩壓閥排氣,待熱水流出即表示沖煮頭已灌滿,再關上洩壓閥與注水閥門
4. 慢慢旋轉空氣閥門,釋放壓縮空氣擠壓沖煮頭裡的水,壓出espresso,並觀察流速與萃取壓力
5. 要結束時關閉空氣閥門,移開咖啡杯即可
機器可以再加一個完全分離的蒸氣小鍋爐,連接蒸氣管與旋鈕調壓,用來打奶泡
如此便完成一個溫度穩定度不錯,可變壓萃取,同時打奶泡的雙鍋爐機
甚至一時興起,在鍋爐灌冰水玩冰espresso都沒問題
沖煮頭溫度如果僅靠金屬熱傳導不夠的話,加個保溫線圈也無不可
我想這樣的機器,除了加熱器與PID需要用電,其他都是物理機械動作而已
什麼電路板IC都不用,也不用什麼電磁閥限流閥,也沒有pump,成本應該不高
可惜我沒有認識的車床或鐵工廠這類的資源
不然真想自己做一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