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義式咖啡--Unplug夢

hsiehpc43 wrote:
其實我還蠻羞於討論味...(恕刪)


謝謝樓主精彩的描述
很抽像,但很有趣。
話說,真的羞於討論味道的人,應該是在下。:p

相對於樓主的比喻,本人品嚐咖啡的等級僅限於:新不新鮮、順不順口。沒有交響樂團,連獨奏都沒有。濃烈的espresso往往是因為仰幕道具而煮,煮了就要喝,感受只有:好苦。偶遇店家煮出"好濃好稠"的金黃色crema,理性猜想這就是所謂的好咖啡嗎? 入口的實際感受還是,好苦。真正暢飲的是加進牛奶的拿鐵。

很低階的問,這道具煮的咖啡是好濃?好稠?

圍觀本版許久,因為和行家前輩們實在不在一個檔次,一般很少插嘴,這回,實在是樓主的道具太吸引人…
說謝謝分享很俗,but,indeed...
abneihu wrote:
真的羞於討論味道的人,應該是在下...(恕刪)

哈哈哈!其實是我才對啦
我前陣子才開始玩手沖,到處爬文瞎子摸象
買了貴貴的LIDO和KONE,拿一包放了很久的古坑咖啡豆,裝模做樣的學著YouTube注水畫圓
喝完一包豆子也喝不出個所以然,只當是練習手沖技巧
到上週豆子用完了才真正踏進店裡請教師傅
現場喝一杯師傅沖的,並買1/4磅回去試喝
結果我竟然覺得我沖的和師傅沖的味道非常接近

試著調整水溫與粗細度,也只覺得酸味和苦味的彼此消長
什麼甜味都沒有感覺到
香味也只有磨豆和注水時聞到香氣,喝的時候也有聞到,但是喝進去都不覺得香
(不過喝完後一小時內都還會覺得呼吸隱約帶有咖啡香)

這樣的我竟然又花錢買Rossa
到時我也許一樣喝不出espresso的味道,這也是我沒有一次就投資到Rosco的原因之一
abneihu wrote:
偶遇店家煮出"好濃好稠"的金黃色crema,理性猜想這就是所謂的好咖啡嗎? 入口的實際感受還是,好苦...(恕刪)

我大概知到問題在那了,我煮出的espresso會再加兩份熱開水稀釋喝(總體積大概100ml),是人稱的美式黑咖啡,我覺得這樣最好喝。但是要用espresso來粹取,才能粹取出最寬廣的輪廓,用手沖感濾紙真的是粹取太窄了一點。

濃縮的espresso直接喝我也一樣叫苦。我覺得是我舌頭還太遲頓,無法解析這樣大量湧進的味道。就像大草原上突然迎面奔來的動物群,只有當下的心驚和事後的餘悸;完全無法細述奔來動物是牛還是鹿。

我最早是對六份熱開水(總體積約200ml),覺得是好喝的咖啡;一路喝下來,越喝越濃。濃,味道的層次會更鮮明,所以會不自覺的一直變濃。建議您先試著喝一個自己能欣賞的濃度,也許會是一個比較愉快的開始。
想請問一下,這一支用手搖式的會很費力嗎
要到足夠的壓力,大約要搖多久?
因為小弟在想要用充氣式的還是手搖式的會比較好?

還有銅的跟鋁的是否耐用度會有差別?
另外裡面的耗件在台灣能夠找的到更換品?

看起來這支是戶外以露營用不錯的解法
1點多公斤,放車上帶去露營一點也不算重。
sw_lin wrote:
想請問一下,這一支用...(恕刪)

讓小弟來回答您的部份問題吧
小弟前幾天買了充氣式的Rossa PG
跟Portaspresso的老闆Ross來往幾封email
因此可以就充氣式的部份分享一下
以下的內容是Ross在email中所說的

Rossa PG現在也推出了黃銅(brass)版,只是網站上尚未更新
Rossa PG鋁版500澳幣,重量0.85Kg
黃銅版550澳幣,重量1.7Kg
黃銅比鋁稍微耐用,但兩者皆需適當的照顧
在妥善的照顧下,兩者皆可終身使用

保溫性差異不大,在做一杯espresso的時間裡都能有效維持溫度
但黃銅版需要較長的預熱時間
兩者所做的espresso品質沒有差別
bakafish wrote:
試著調整水溫與粗細度,也只覺得酸味和苦味的彼此消長
什麼甜味都沒有感覺到
香味也只有磨豆和注水時聞到香氣,喝的時候也有聞到,但是喝進去都不覺得香
(不過喝完後一小時內都還會覺得呼吸隱約帶有咖啡香)(恕刪)


正確的~

人對的香氣的嗅覺感受有所謂 撲鼻香氣 nasal aroma 跟 飽食香氣 retro-nasal aroma
一個是用鼻子吸氣聞來的 一個是吃下食物後香氣由食道上衝到鼻腔聞到的
香氣的嗅覺感受上皮細胞是在鼻腔 舌頭實際上是聞不出香味的
http://saborgourmet.com/wp-content/uploads/fase-olfativa.bmp

甜味感受不到的話 可能豆子淺焙 焦糖化程度不足吧? 亂猜來的...
hsiehpc43 wrote:
濃縮的espresso直接喝我也一樣叫苦。我覺得是我舌頭還太遲頓,無法解析這樣大量湧進的味道。就像大草原上突然迎面奔來的動物群,只有當下的心驚和事後的餘悸;完全無法細述奔來動物是牛還是鹿。


1年前我自己烘培的咖啡豆,即使是等級還算不錯的莊園豆,啜吸幾口沖煮出來的expresso,我也是覺得苦多於甜、酸。 但今年3月份以後烘培的豆子,苦味少了,多了甜、果酸和無法形容的香所帶出的層次,我才確信優質expresso真的可以一口喝掉,不會讓你不舒服。
貼一張讓我直接喝expresso口腔內富層次甜、酸口感;加熱牛奶後與果酸結合後,口感像極巧克力牛奶;簡單美式咖啡壺隨便煮,飲完黑咖啡後喉間不斷回甘的自烘咖啡豆,Ruvuma AAA



再補貼一張剛淬取expresso浮在熱牛奶上的照片


辦公室特別是午休時間,總不能常常打奶泡,影響同事

話說,咖啡豆烘得好,即使是單品豆,就能淬取出多色並呈的漂亮虎斑crema

4年前由新竹到台中日康工廠購買黑色塗裝prototype原型Gee咖啡機、93度、連續淬取30秒、無預浸&無停頓,Porlex手搖陶瓷錐刀磨豆機最緊密間隙磨18克
大概沖煮開始9-10秒才穩定流出濃稠crema;如果是無底把手,我相信應該是老鼠尾巴
sw_lin wrote:
想請問一下,這一支用手搖式的會很費力嗎
要到足夠的壓力,大約要搖多久?...(恕刪)


螺紋桿+槓桿施力是很省力的,許多工業用虎鉗是這樣設計手動夾物件,
只要筒身承受的了壓力,就沒問題。

大約轉19圈後,會開始感覺到阻力;接下來6-7圈內壓力直衝7-9bar
您可以參考下面的youtub,Ross老闆做了四個有關壓力和預浸的測試.

▼13bar沖煮連續沖煮


▼9bar沖煮連續沖煮


▼2bar預浸5秒,8-9bar沖煮


▼2bar預浸10秒,8-9bar沖煮



文字討論在這,有壓力錶的圖,看影片的指針位置可大概估壓力。
http://coffeesnobs.com.au/brewing-equipment-manual-coffee-brewing-processes/31340-rossa-rules.html

我用肉眼是分辯不出流出的咖啡有什麼不同,恐怕要喝了才知到有沒有差異。

sw_lin wrote:
看起來這支是戶外以露營用不錯的解法
1點多公斤,放車上帶去露營一點也不算重。...(恕刪)

如果是RV露營或是單車.機車旅行,就蠻推薦的;這重量真的一點都不是問題。
我蠻建議連Rosco磿豆機一起買的,至少上到LIDO磿豆機,不然會發揮不出Rossa的能力。

若是重裝徒步登山的話,就要算的很精了,換成食物或保暖袋都比一杯咖啡重要。

karstenfann wrote:
1年前我自己烘培的咖啡豆,即使是等級還算不錯的莊園豆,啜吸幾口沖煮出來的expresso,我也是覺得苦多於甜、酸。 但今年3月份以後烘培的豆子,苦味少了,多了甜、果酸和無法形容的香所帶出的層次,我才確信優質expresso真的可以一口喝掉,不會讓你不舒服。...(恕刪)

了解了,那也許再來我該先試喝,不好喝再加水。

豆子好壞和烘培真的是espresso好喝的基本關鍵。
玩了幾天Rosco覺得crema擠不擠的出來,其實靠調整espresso沖煮條件,什麼爛豆都能擠出很像樣的crema;就和海歐機硬擠也是有漂亮的crema和老鼠尾吧。但味道就是騙不了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