粕谷哲的46沖法水柱很大,通常5秒完成一次注水
我不會用到那麼大,但大概也在7,8秒
大致上沒什麼問題,就很少去動,穩定就好
關於注水的水柱大小
之前我的心得是,大水柱繞圈慢容易沖出雜味或是過萃,但萃取率的變化不大
Tanzania磨豆機每一大格分4小格,所以一格是0.25
4段注水因為時間較短會用6.25,5段注水就用6.5
沖這支肯亞AA我用4段注水,刻度6.25
用之前習慣的注水大小和繞圈速度,萃取率約21%上下
這幾天逐漸調粗,到今天調到7
水柱縮小到十幾秒才完成一次注水,萃取率反而越來越高
今天做出TDS 1.79,萃取率上升到23.47%
顯然沖這支肯亞AA,大小水和繞圈速度對萃取率的變化非常顯著
味道也改變很多
大水繞圈慢,萃取率會比較低,容易出現尖酸、澀、苦、卡喉
小水繞圈快,萃取率會提高,味道和口感則明顯較溫和與順口
差異很大,從難以入口到優秀
大水繞圈慢,對咖啡粉的擾動會增加,一般是認為萃取率會上升
但是在這支豆子上卻相反
已經調粗許多,用小水柱快繞,萃取率不降反升,還上升相當多
但反而沒有出現過萃的味道
原因也許是沖這支豆子時的濾杯下水速度
豆子有烘透,下水速度快
粉量只用14g
大水增加擾動,下水更快(我沒有實際去測量)
而且4段注水,我把大部分水量放在第2和第3次注水,分別是30, 60, 70, 50
在第2次注水會加大水柱,快速拉高粉層,以免第3次注水時水位超過粉牆太多
結果造成快速沖刷,來不及深入萃取,才造成尖酸和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