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外刀盤與桶身的間隙,不建議用膠帶紙,會有異味。個人感覺間隙不大,可以用手工微調方式校對。鬆開法蘭盤,鎖緊調節螺母至內刀完全卡緊,再輕輕後退幾度(不是幾格),使內刀可以輕微旋轉。取下搖臂或扳手,倒立狀,用手指代替扳手緩慢輕微地捻轉中軸,使外刀盤在內刀盤的旋轉作用下自適應同心度。保持倒立狀,小心裝上搖臂,擰緊螺母,這時外刀盤就被準確定位了。之後循環式逐漸擰緊法蘭盤的三顆螺絲。另外,上軸承畢竟不是推力軸承,那個定軸法蘭不易擰得過緊。大力擰緊,阻尼過大,有傷螺紋、軸承滾珠、頂傷軸承內徑增加軸承游隙等風險,最終增加中軸的軸向移動。
慢牛 wrote:意式外刀盤與桶身的...(恕刪) 膠帶的確可能會有異味,要看膠帶的好壞和使用了多久當初會想要貼膠帶補間隙有兩個原因一,換刀盤方便,不必再調校,或者調校過程會簡化許多 不過我後來是再買一組機身,一勞永逸二,我對於用迫緊方式,把外刀盤夾緊讓它不走位的做法不太有信心 尤其我愛喝的豆子通常不是中深焙的鬆軟豆,而是最多只到中焙,偏硬的豆 磨豆時會明顯的感到費力許多,因此覺得還是把間隙補起來比較可靠些,就算走位也有限調校刀盤位置的方法,這個做法是運用基本原理,任何可調校的手搖磨豆機都可套用實際上在調校時,依不同磨豆機的構造,還是有很多地方要注意新手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沒有文字上看起來那麼容易以OE磨豆機為例,照他YouTube上的做法去做,新手大概怎麼做都覺得調不好影片會看起來那麼簡單,一方面是人家熟練了,另一方面是OE要求的準度就那樣而已並不會在調完之後再仔細去驗證到底有沒有調好,影片中螺絲鎖完就跟你說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