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WYS wrote:覺得烘失敗的那一鍋,沖來喝往往有意外驚喜 這包豆子今天第一次用804LS磨來手沖夭壽,果然還是展現出跟Lagom P64完全不同等級的香氣和味道在公司用Lagom沖了4天頗滿意,以為這包豆子應該就這樣了今天烘geisha,因為忘了geisha的一爆溫度比較低,今天這鍋又更低,不到190以200為目標,梅納期收火不像之前多,結果竟然1:35就衝過去全程只用6分半不知道這麼短的梅納期會烘出什麼味道
bakafish wrote:全程只用6分半不知道這麼短的梅納期會烘出什麼味道... 梅納反應通常在高溫下迅速發展,但也可以在長時間的常溫儲存中慢慢發展。所以預測養豆期要久一點風味才會發展完全。上次在台北莉園喝90+ perci,老闆就說他們的90+是極淺焙,通常要養豆二個月才會擺上台面,我喝的那杯perci確實已經養很久了,悶蒸時整個粉層是塌陷的,但就是好喝,風味層次飽滿毫無極淺焙的澀感。
上次那鍋梅納只有1分半的,用804 LS磨手沖還是很讚今天再烘一鍋,梅納期稍微拉長30秒事前先用K-type在IOC302的每個進風孔前測熱風槍的風溫尤其是豆子比較集中的右半邊,每個孔都測到300度左右攪拌棒的轉速從60 rpm(刻度55)調高到約90 rpm(刻度70)增加豆子撞風,應可提高熱風的效率結果一爆非常集中,發展期並沒有拉長,下豆溫度也沒有提高,下豆時已到一爆末,只剩下零星爆音這鍋烘出來感覺不錯,下豆後香氣有出來,失重率12.9%,先前最多12.1%
bakafish wrote:上次那鍋梅納只有1分...(恕刪) 這曲線應當是我見過最精彩的IOC曲線了,好驚人的RoR。若以入豆210度作為當時烘焙室的環境溫度指標,熱風槍的熱風初入烘焙室又近300度,可以想像豆子是處在一個很有效率的烘焙環境中,這樣建構出來的基礎,應當很有玩的空間,風、火、轉速三個重要參數在這部機子上可以創造出怎樣的風味特色,可能已超出原設計者的想像。很棒的分享
trident2000 wrote:這曲線應當是我見過最精彩的IOC曲線了.. 不只是IOC,這可以比擬教科書中最標準的烘焙曲線了。來看看2016 WCRC世界烘豆大賽冠軍的曲線,二者之間的RoR走勢非常接近。而我自己在上週烘的翡翠藍標日曬,有比較頻繁的風門調整及一爆前大火催香的動作,就可以在RoR曲線的變化中明顯看出。雖然RoR不漂亮,但烘出來的香氣及均衡的風味是我烘翡翠藍標日曬以來最好的一鍋,花香果酸非常明顯,我只喝到半壺就被朋友瓜分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