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名人物~~ wrote:
你好,請問這本書建...(恕刪)
小弟不知道無名大想找什麼答案還是參考資料,實在沒辦法幫無名大回答值不值得的問題。 下面那頁是我買粹取技術這本書的主因,無名大您參考看看。
我是買了咖啡大全跟濾紙式手沖咖啡粹取技術兩本書,來了解田口老師這位日本咖啡界的大師級人物的理論及延伸出來的各式出杯要求的手沖對應手法。對我而言這兩本書不到500元很值得。為了實證我買巴哈版的G102濾杯就超過500元了,幾百塊書錢買知識真的是小 case。



bakafish wrote:這應該也是調整濃度和萃取率的手法就如同小豆大之前發的手沖影片裡所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4sJ2TZld4藉由調整濃度和萃取率來達成不同的味道呈現…(恕刪)
請問這種中途變水流的手法,是否也能用全部一致的水流做到一樣的效果?
bakafish wrote:水的高度也盡量不要超過第二次注水後的粉層高度....(恕刪)
不能高過第2注粉層高度是怕把粉牆沖下來嗎?
0933275226jubee wrote:
請問這種中途變水流的手法,是否也能用全部一致的水流做到一樣的效果?...(恕刪)
0933275226jubee wrote:
不能高過第2注粉層高度是怕把粉牆沖下來嗎?...(恕刪)
bakafish wrote:
我沒有研究過,但我覺..Scott Rao或James Hoffmann的V60手沖法信徒
他們強調不要粉牆,咖啡粉床要平整,才能得到均勻的萃取
我自己的實驗結果卻不是這樣
我用他們的沖法,並沒有比四六沖法沖出來的好喝
四六沖法如果不留粉牆,留下平坦的粉床,也沒有比原本的四六沖法好喝
雜味會比較多,萃取率卻反而比較低
V60是錐形構造,留下平坦的粉床才能均勻萃取,這個論點本身就很奇妙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