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543543 wrote:義大利參數煮義大利廠豆我試過,沒那麼淡。摩卡壺控制一下水粉比應該可以比當時喝到的濃。 那真的會讓人喝了掃興...台中下第四天雨了吃完早餐來給自己來份 1+1 (摩卡)假掰一下!(其實是買好了鮮奶等朋友周末來,結果朋友取消,只好自己消耗...)
咖啡品種:衣索比亞 瑰夏村 Gori Lot75 綠標藝伎 日曬淺焙焙 度:自烘淺焙(IKAWA PRO Sample Roaster)磨 豆 機 :Kafatek Monolith Conical研磨刻度:#8.0佈 粉:WDT濾 杯:IMS B68 2T H24.5 M沖煮機器:簡一拉霸機沖煮水溫:約89度沖煮時間:40秒(含預浸10秒)粉 量:20g萃 取 量 :46g濃 度:9.85%萃 取 率 :22.7%咖啡風味:乾香為藍莓、草莓、葡萄、桃子與紫羅蘭香氣。入口即可感受到草莓、藍莓、葡萄與芒果。預熱三次可能還達不到預設目標的93度,口感偏酸,但喝完半小時後還在回甘中
簡一拉霸還沒出貨。等待中繼續試刀!最後16克艾德氏肯亞AB、BUNN G3 約2砂大小、V60-01 1:15、88度溫、毫無技巧的平均水柱一注到底、注水到2:30。含悶蒸3:00移杯(正好水乾)。無負面風味暴衝、平和清楚明確的風味表現。
藍山!MSJ-SSPkenia vs BUNN G3 原廠刀。約20克、 V60-01 88度溫、1:15。一注到底、小水注到150克/中水注到240克/大水注300克。含悶蒸到2分30秒移杯。SSPKenia 銳利明確 vs BUNN G3 平和明確順口。個人覺得BUNN G# 在美國會有這麼多賣場採用、不是沒有原因的。Bunn G#這隻刀很平易近人、風味極品質佳又超級好相處!
BBdog3388 wrote:個人覺得BUNN G# 在美國會有這麼多賣場採用、不是沒有原因的...(恕刪) 原因當然是在地廠商,便宜耐操,磨豆速度夠快,除此之外還會有什麼就像德國很多都用Mahlkonig一樣賣場難道還在乎你會不會沖咖啡
bakafish wrote:德國很多都用Mahlkonig一樣 台灣現在的標準配備是大飛馬。記得上世紀八零年代,忠孝東路老頂好超市用的,也是方方正正,鎖在貨架上的磨豆機。kalita應該也有這種方方正正的業務用機型。業務機的水平,也算國力展示的一種吧。
we543543 wrote:業務機的水平,也算國力展示的一種吧。...(恕刪) 沒那麼誇張啦!Bunn G3 不過是一台原價新台幣4萬附近的機器而已。 業務機的水平說是國力、不如說是代表一個國家人民對咖啡文化的喜好程度更貼切。真正要猛、應該還是要像國外的玩家裝上Ditting 804 刀盤變形成Bunzilla 。只是這台2013年的Bunn G3 到目前試刀出來的結果、風味品質跟友善性都非常令人驚訝。特別是在磨豆時的香味、完全KO所有我摸過的磨豆機。或許這個就是Bunn在設計這刀盤時想要表現的最主要賣點。至於我手上另一個新玩具MSJ-SSPkenia 在磨豆時的香味方面、也是只能遠遠的看到Bunn G3的車尾燈。這也是這台BUNN G3我已經不打算買Ditting 804套裝件來升級成 Bunzilla 的原因。這個爆香的特性、拿來做掛耳送朋友超棒的。再Push 一下!繼續往細磨、約食用鹽大小。溫度降一度、其他變數固定。風味一樣平和明確、無暴衝。沖煮後細粉方面、在我用過的手磨、看來也只有ACE 48 能贏過這台BUNN G3、以電磨來說非常令人滿意。繼續拿藍山試刀中!看照片還是比較實際的。
Bunn G3 繼續試刀、改用小豆老師的哥倫比亞。V60-01, 以SCAA的手沖規範測試。一注到底平均水柱到2:30,3:00移杯。87度溫。真的是傻傻的冲、都能有一杯好咖啡。磨豆時爆香、磨出來的粉沖煮友善性極佳,風味平和明確不爆衝、極佳的商業磨豆機。但還是Sette 270玩起來比較過癮! Bunn G3這把刀用起來不需要太多的手沖技巧,相較於Sette 270、Bunn G3 這把刀好用但實在不怎麼刺激[悶.....]!這個刻度以上的細粉表現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