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OPTION-O Lagom P64平刀磨豆機

魚大 你好 最近買了一台refractometer 想請教你平常測量TDS的流程? 因為不知道為什麼 我接連測了幾次同一個sample 每次TDS接連都會上升 例如第一次1.34 第二次變成1.39 第三次就1.41 直到測了好幾次才穩定 所以想請教你一下
doublebase wrote:
魚大 你好 最近買了(恕刪)

我都先準備一個冷的陶瓷杯
用滴管取樣後先滴入陶瓷杯並搖一搖讓咖啡液接觸杯壁冷卻,再滴入ATAGO等候30秒
然後才開始測,測完一次後會停20秒左右再測一次,總共測3次
通常第二次的數值會高一些,第三次就會穩定
說明書裡也有提到,以多次測定後數值穩定時為準

在冷氣房內,例如辦公室裡
可能因為較乾燥,蒸發速度快,容易有越測數值越高的情形
這個我不是太在意,反正咖啡放著慢慢喝它也是在蒸發,濃度變高是正常現象
在測TDS時,下壺或杯裡的咖啡液因為高溫也蒸發不少了
主要是保持固定流程,那麼測出的數值就會有參考性,可以互相比較
bakafish wrote:
保持固定流程,那麼測出的數值就會有參考性


我是沖好立即取樣滴入,蓋個簡單的牛奶瓶蓋子防蒸發,計時一分後按三次,取第二次與三次平均。溫度太高機器會不斷補償計算,狀態比較不穩定。
bakafish wrote:
因為用Lagom我是用16.5g,用Helor 106發現16.5g倒入濾杯後粉量明顯少了
所以再拿3顆豆子下去磨湊17g
結果這3顆磨出來,肉眼一看就是顆粒狀,可能比Matt Perger的V60細粉手沖法還粗
用手指搓也是很粗的顆粒感
我在想,錐刀的不均勻,會不會主要發生在磨豆的最前段與最後段...(恕刪)

我猜造成錐刀的不均勻可能是手磨跟電磨的差異,尤其是電磨先開機再進豆會更穩定。我的三台錐刀電磨在磨豆的前、中、後,用手指都搓不出明顯的粗細差異。尤其是MC3,因為轉速最慢,磨出來的粉前後非常一致又蓬鬆。Robur也算是低轉速(500rpm),但磨粉速度很快,20g約7秒就磨完了,不過目視也很均勻,萃取廠豆Expresso的香氣跟醇厚口感跟平刀大大不同,難怪賣那麼貴。
Daniel WYS wrote:
我猜造成錐刀的不均勻可能是手磨跟電磨的差異(恕刪)

我也想過會不會是手搖比較慢,Helor 106又有4:1減速
後來用Bosch 10.8V電鑽/電動起子開高速檔1300 rpm
經過Helor 106減速大概是325 rpm
只丟幾顆豆子下去磨,磨出來也是一樣會比較粗

所以這裡有個東西不確定
就是到底偏粗是在初段還是尾段
因為只磨幾粒豆子,上面沒有壓豆,比較像尾段
但刀盤間是空的,出粉順暢無阻礙,則是像初段

17g全程用手搖,跟全程用電鑽高速檔驅動
萃取秒數就沒有差異
都會比磨16.5g再加3顆豆子湊17g,萃取時間要長5秒

下次再磨espresso時我再看看
倒入17g豆子,先搖兩三圈看落出來的粉是粗還是細
磨到最後幾圈時先把粉倒出來再磨,看磨出來的粉又是什麼狀況

我還是比較喜歡用錐刀做espresso
調粗細和佈粉都比手沖平刀容易多了,做出來的黏稠性也比手沖平刀高很多
只是錐刀或義式平刀做手沖我不喜歡
在省空間只能有一台電動磨豆機的前提下,只能用手沖平刀
以後在公司做espresso,我還是會Lagom和Helor 106輪流用
這三天沖中焙日曬山茶花
變形四六沖法,頭兩次注水完畢後,第三次注水開始就一注到最後
由於中焙咖啡粉較輕,粉量減到13g,水量加到215g,大約1:16.5,避免味道太厚重
濾杯裡的水流完時的總時間約2:15

第二天用的刻度比第一天粗兩小格,刻度從9.5調到9.3
TDS和萃取率從1.47%和21%,降到1.43%和20.43%,獲得不錯的成果
第一天沖的含在嘴裡一段時間會感受到一個苦味,第二天沖的沒有

今天第三天,把轉速從9(1400 rpm)降到4(650 rpm)
這是有了Daniel大的豆子排隊器後第一次調轉速
這三天沖完下壺量完全相同,TDS 1.42%,萃取率20.28%
喝起來跟第二天沖的無顯著差異
最近在HB有人說他的Lagom P64裝SSP High Uniformity刀盤做espresso要用到接近zero
實在太不可思議
根據我之前的測試用22格,16g粉32秒萃取33g(淺焙豆,但不是非常淺)
HB上則有人說他用半圈,那就是50格,光是這個1/4圈和半圈的差距就大的嚇人了
現在又有人說他幾乎沒辦法做espresso,而且跟豆子無關
其中還有人說他用白板筆做過刀盤平行度測試是沒問題的
那問題在SSP刀盤的可能性大些?

買個磨豆機那麼多鳥事,這台磨豆機不推
bakafish wrote:
其中還有人說他用白板筆做過刀盤平行度測試是沒問題的
那問題在SSP刀盤的可能性大些?

買個磨豆機那麼多鳥事,這台磨豆機不推

推這台磨豆機的造型跟功能,刀盤不推,似乎每一台的狀況都不同,刀盤穩定度欠妥

我的Lagom P64裝SSP original unimodal手沖刀盤,磨SOE退六格,一般義式配方豆退10格,但每次都要微調,第一杯一定煮不好,運氣不好要微調到第三杯才OK,穩定度和厚實度跟變頻Anfim SP450差的有點遠。

磨手沖退45格,但每次沖出來的風味都不太一樣,穩定度及風味表現跟Ditting 807 LS 及 EK43s+pre-2015刀盤也不能比。有比較就有傷害,Ditting 807 LS 和 EK43s+pre-2015我比較常選Ditting 807 LS來磨手沖; EK43s+pre-2015 和 Lagom P64我會選EK43s+pre-2015。突然感覺EK43s+pre-2015又敗部復活了
Daniel WYS wrote:
推這台磨豆機的造型跟(恕刪)

雖然外國鄉民對SSP刀盤評價幾乎是一面倒,但我對SSP一直都不是很有信心
我反而比較重視那些說SSP刀盤沒那麼好的反面意見
在一片叫好聲中能明確指出缺點的人,應該才是有比較有鑑別力的人

關於SOE和手沖的穩定度,我倒是沒有遇到問題
剛才有私訊給您兩次,但都沒有在寄件備份
不知道您是否有收到

espresso的厚實度,我想應該不是unimodal刀盤的強項
這裡指各廠商的單峰分佈刀盤,非單指SSP的這款unimodal刀盤


Daniel WYS wrote:
EK43s+pre-2015 和 Lagom P64我會選EK43s+pre-2015

本來就不是同級的啊
買Lagom是在體積,重量,價錢上妥協
出粉品質比不上也是沒辦法
當初我如果買得到pre-2015刀盤也許就不會賣掉EK43S
現在在公司用Lagom還算滿意
未來也許繼續期待可以取代它的產品(必須可一機雙用)
bakafish wrote:
espresso的厚實度,我想應該不是unimodal刀盤的強項
這裡指各廠商的單峰分佈刀盤,非單指SSP的這款unimodal刀盤...

我知道這不是unimodal刀盤的強項,是我表達的語法有問題,我想說的是一機多用的磨豆機跟專用在每個領域裡如SOE、espresso、brewing的磨豆機相比,只能算是中上的表現。如果我家裡只有一台P64,應該也是用的蠻開心的

不過,我對一機多用的磨豆機也越來越沒興致了,專用就好,反正我磨豆機輪流用一輪也要好幾天

話說,沒收到PM,我被01封鎖了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