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Flair開箱~首頁更新原廠壓力錶!(874樓土炮壓力錶)

chan.chenhao wrote:
看到的手沖資料是提及使用金屬濾網會較濾紙更能保留咖啡原味. 這邊的原味是指油脂跟極細粉嗎?


可能吧。

以前玩giannini摩卡壺,咖啡特別混濁,粉磨細過某些刻度時,會通過太多細粉,喝起來還會沙沙刺刺的。加了濾紙,較不會沙沙的,但外觀的混濁依舊。
jasberhbk wrote:
另外問一下 , 您們放下層的濾紙是先沾濕還是乾放 ?...(恕刪)

我放乾的,也是先在接粉杯裡做WDT再倒入濾杯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套件外部的圓是接刀盤內側,是要擋內刀盤下方殘粉的...(恕刪)

原來如此,我看懂了
套件外面下半部是一個類似蓋板的設計,側面看應該是L形,不是整支圓柱形的

chan.chenhao wrote:
加了這個是否會在送豆過程中豆子就擠壓破碎了?


附圖藍色框有做一個斜面,那斜面接螺桿的角度,讓進豆不會有擠壓的問題。

這個套件限制了進豆通道的大小,只剩黃框部份能進豆,配合下方的螺桿推進,
型成一個進料機的構造,讓進豆速度穩定。




Daniel WYS wrote:
這也是我在猶豫要不要買套件的原因,對手沖研磨的影響似乎還不如我直接改變頻來的直接!!


應該也不好買了吧! 這個套件最初期就是為了EK變速而開發的,但是這種小量CNC訂製品,單價實在太高,
也只做了那一批,後來就很少單獨賣,都是搭變速EK一起出貨!

Daniel大的EK變頻玩得如何,好玩吧!

之前玩了幾年磨豆機變速,的確影響不少萃取的風味表現
磨豆機變速在EK這種垂直大平刀上,差異更是明顯
尤其做淺焙SOE的那種飽滿的香、酸、甜,真的會回不去!

我玩EK變頻大概五年了吧!有什麼問題或心得,都歡迎一起交流。
chan.chenhao wrote:
SC在HB的討論中有提及小於125u的篩網篩不出粉. 170u的會不會還讓細粉通過, 因而卡粉在濾網跟濾杯底層間就不清楚了...(恕刪)

之前朋友帶IMS Super Fine 170µm 濾杯來借我玩,濾網跟濾杯底面的密合度很好,清洗時沒發現有細粉會卡在中間層。萃取出來的濃縮品質也相當不錯,甜度及口感都有明顯提升,當下就有購買濾杯的衝動,後來因為缺貨沒買成。



剛剛也做了個實驗:

磨豆機:ANFIM SP450變頻
咖啡豆:金杯女王 18g
濾杯:IMS B68 2T 24.5M
正常萃取:30秒萃32.1g,TDS11.24%,萃取率20.04%
上下墊濾紙:30秒萃49.4g,TDS8.23%,萃取率22.59%
口感:墊濾紙的甜度明顯,尾韻帶舒服的微酸
但這不客觀,應該要萃同樣的重量來做比較才對。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不需要再買額外的濾杯了,上下墊張濾紙的萃取效果可能比IMS SF 170µm濾杯更好
華府代號9527 wrote:
應該也不好買了吧!...(恕刪)

前段時間有詢價過,比朋友買的時候漲了不少,確實是不好買

華府代號9527 wrote:
EK變頻玩得如何,好玩吧...(恕刪)

我有把裝在ANFIM SP450的變頻器拆來裝在EK43s試了幾天,因為我主要是喝手沖,感覺變頻的差異並不明顯,轉速從1760轉降到900轉甜感有所提升,但香氣及飽和度反而不如高轉速來的強烈,後來又把變頻器裝回ANFIM SP450。

我的EK43s是公司貨,頻率是60HZ,運轉還蠻順暢的,覺得不裝變頻器也能取得手沖的平衡點,所以就還原為原本的設定,不打算裝變頻器了(變頻器無法塞在EK43s裡面,裝在外面實在找不到地方放也是原因之一)。

bakafish wrote:
我放乾的,也是先在接...(恕刪)


B大 這邊有個長久的疑問 , 如果已在接粉杯做WDT , 在迅速下拋至濾杯時是否會造成結塊
(粉細度 : 動一下就結塊)

A組 : WDT - 接粉杯
B組 : WDT - 接粉杯 & 濾杯

因為我自己在實驗 A& B . 有時候會有通道 有時候又沒有
jasberhbk wrote:
如果已在接粉杯做WDT , 在迅速下拋至濾杯時是否會造成結塊
(粉細度 : 動一下就結塊)...(恕刪)

在這種細度下當然會結塊囉
解決的辦法,只能自己多嚐試,別人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你,因為力道不同就會有不同結果

我的做法是在接粉杯裡攪拌完畢時就要注意是否結塊,必要時拿竹籤在各處多戳幾下
在倒粉時也不是一口氣全倒,以免重力擠壓結塊
(我的接粉杯口跟濾杯的接粉環差不多大,所以也沒辦法直接倒扣接粉杯)
倒粉後,在接粉杯裡盡量不要有結塊卡在杯裡的殘粉,如果有就是攪拌時擠壓到了
在倒入濾杯之後我會先拍平,這個拍平的手法我也是因為這陣子大量實驗才掌握到訣竅
真要謝謝親戚送我3公斤廠豆我才捨得這麼浪費豆子,最近又送我兩公斤
我是把手指和手掌彎成符合把手的半圓形去拍,我覺得這樣拍出來最不會傾斜
然後將把手向下敲桌面,讓粉往下落,如果粉還是平的,就代表先前佈粉有做好
如果粉是傾斜的,就只好拿竹籤撥一撥補救一下
如果向下敲桌面後傾斜的次數很少,代表手法穩定了,以後也就不用再敲了
以免多一個步驟可能就多一隻鬼


順便說一下今天的實驗
我刻意調細幾格,用慢升壓預浸
結果因為太細了,雖然9 bar時的流速正常,無底把手觀察也沒有什麼異狀,但是結果並不好
沒放濾紙和在粉餅下放濾紙,都出現了濃度與萃取率反轉,不升反降的現象
原因是萃取不良發生通道
味道也明顯出現瑕疵
我也試了在粉餅上放濾紙再使用慢升壓預浸法
排除因為供水流速慢,分水網只會定點出水,恐怕造成萃取不均的疑慮
結果從流速,濃度,味道三方面來看,跟沒放濾紙都無顯著差異

明天我要實驗先開磨豆機再慢慢倒入豆子
bakafish wrote:
我刻意調細幾格,用慢升壓預浸
結果因為太細了,雖然9 bar時的流速正常,無底把手觀察也沒有什麼異狀,但是結果並不好
沒放濾紙和在粉餅下放濾紙,都出現了濃度與萃取率反轉,不升反降的現象
味道也明顯出現瑕疵...(恕刪)

覺得這Case會跟先前思考的:"底層濾紙咖啡流動, 干擾預浸判斷"有關.
方便再詳細敘述 底部加濾紙 及 不加濾紙 兩個的 預浸升壓曲線嗎? 感恩.

若同為2bar預浸, 加濾紙 跟 不加濾紙 預浸至 佈滿咖啡珠 的狀況, 兩者時間會差多少? 若兩者皆佈粉均勻, 時間上應差不多(?). 若過細/佈粉不均到有小團塊水完全無法通過, 粉餅夠薄的狀況下應會看到某幾孔洞無咖啡流出(?)

又, 遇到micro channeling狀況時, 若預浸確實有流過這block, 阻塞是升壓時造成的通道崩塌, 減慢升壓速度 或 降壓萃取 可能是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法之一... 而若預浸就完全流不進這block, 則降低預浸壓力?

底部加濾紙改變的是濾杯底部開孔處的阻力, 及增進了原本孔與孔間的咖啡粉水流可能較少的狀況. 使用底部濾紙, 因水流通道的改變應還是有機會對粉餅內部細粉阻塞有幫助, 幫助多少就不知道了...

chan.chenhao wrote:
覺得這Case會跟...(恕刪)

我是用不同的粗細度,讓放濾紙和不放濾紙都大約相同秒數完成
給水3秒,暫停1秒,然後轉到很小的流速,在20秒時達到1.5 bar預浸完成
再開到9 bar萃取20秒36g
由於是手動,時間和重量有些許誤差
兩者濾杯底部都有些孔不出咖啡
從crema的顏色和咖啡味道來判別,兩者都有通道
不過我試了幾個shot,已經盡力讓不出咖啡的孔洞最少了,仍然不理想
萃取快到目標量時的老鼠尾巴變淡相當明顯,最後成品的crema顏色也淡了些並且還出現一些白斑
我猜粉餅內部的通道比濾杯底部看到的情況更加嚴重
因為在磨粗不控制供水流速的情況下,即使佈粉有一點失誤造成幾個孔不出咖啡
外觀與味道的瑕疵並不會這麼大
  • 1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