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6638885
這次要來開箱啦
我又忘了從箱子開始拍照
機器造型我還滿喜歡的
但左側木板這個品質實在是不太OK,這不只是木紋而已,還下凹

還好我家裡擺放的位置接近牆邊,不影響

最左邊的就是這次要一起開箱的Vario+,是代理商借我玩的
Nurri Leva和Baratza的代理商都是昱鑫
這台Vario+雖然不是我買的,但不是業配
之前我有跟昱鑫買過Forte BG,是用金屬刀盤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4777580
這次正好可以玩玩陶瓷刀盤,順便再回味一下金屬刀盤手沖的風味
先說缺點
如之前所說,Nurri Leva有些細節不太講究
像是機器的鋼板邊緣都沒有磨得很光滑,甚至機器下方的部分還有點銳利
加上機器很重,在搬動時如果不戴手套或拿布墊手的話會割傷
我的沖煮頭有一處凹痕,大家有發現嗎?
幸好我也不是非常在意,不過如果是在圓柱形的地方敲到,我可能就會很在意

廢水盤的前面板,可以看到左邊是在左側板的內側,右邊卻蓋在右側板前面
代理商幫我把右側板的螺絲鬆開,加一片華司頂開右側板才讓廢水盤的前面板可以嵌入

廢水盤的背面,中間螺絲是把洩水孔堵住用的,如果要接水管排水的話才要拿掉
大家是否有看出這個造型設計的問題在哪?

答案揭曉
因為僅有一根螺絲凸出成為單腳,所以無法穩定
如果廢水盤裡水多,有可能這樣碰一下水就溢出了
我打算貼上桌腳墊來讓它站穩點
前面板沒有往內折,使得拿廢水盤時感覺割手,雖然此處是有打磨不至於割傷
廢水盤的中央螺絲拿掉的話就是洩水到這個小盤子,孔的後方接水管

左右兩側各一片圓形磁鐵吸住廢水盤
拿出廢水盤的方法是從下方像開抽屜一樣抓著前面板,然後往上抬起一個角度
讓廢水盤脫離磁鐵,再向外拖出
所以不可以等廢水盤快滿了才要倒,否則一抬起來傾斜時就溢出了
廢水盤裡面,這些雜點不是生鏽,也擦不掉

Lelit Bianca的廢水盤背面,三邊內折,站得穩又不割手

機頂的水箱蓋,竟然會翹起來,蓋不下去

找到原因,是這個蓋子背面的螺絲太緊了,顯然是組裝時沒有注意

原廠的粉杯是54.5mm,比較深,最右邊是我自己的IMS B662Th26M(給Rossa PG使用)
奇怪的是原廠的tamper竟然是53.6mm,差滿多

後來我自己去買了IMS B662Th32M,tamper就用我原本就有的54.9mm
使用較深的濾杯,並不是為了要裝更多粉
我通常只裝16g粉,粉餅厚度相當於58mm濾杯裝18g粉
使用較深的濾杯是因為La San Marco這顆沖煮頭的分水網設計比較奇怪,外面凸出很多
用正常深度的濾杯,例如IMS B662Th26M裝16g粉,那一圈凸緣就會壓到粉餅
雖然有人覺得無所謂,不影響萃取
但就算真的不影響萃取,這樣也會造成咖啡粉黏到那圈凸緣的外側
分水網是用C形環卡住的,要拿下分水網必需使用C形環鉗

設計上也有些小問題
1. 只有一個PID,使用一組P,I,D參數控制沖煮鍋爐,蒸氣鍋爐,沖煮頭
使得沖煮頭溫度會比設定溫度低1到2度,永遠到不了設定溫度
(但可以提高設定溫度來解決,例如你要沖煮頭95度,你就設定97度)
若進入工程模式改P,I,D參數來讓沖煮頭溫度能達到設定溫度,則沖煮鍋爐會超過設定
2. 因為PID無法對蒸氣鍋爐優化,蒸氣持續時間短,壓力下降快
雖然是夠用啦,原廠配2孔噴頭,打200g奶只需要10秒
(這裡可以看到機身鋼板非常平整,鏡像沒有扭曲)
3. 蒸氣噴頭裡沒有o-ring,因此蒸氣管不防燙,只是升溫稍慢一點而已,使用時不可以摸
4. 蒸氣鍋爐的防真空閥沒有接管到廢水盤,蒸氣鍋爐上有沸騰排空氣時留下的水漬

缺點大概就到這
接下來說說它的paddle與拉桿啟動pump的設計吧,其實滿簡單的

紅色框是沖煮頭後面的一支連桿,可前後擺動(照片中是左右)
藍色框是拉桿下的一個凸起,拉桿向下時,凸起處會向上轉動
接觸到紅色的連桿頭部時,把連桿向後推,就帶動paddle按壓下方黃框的pump開關
上方的黃框則是洩壓電磁閥的開關,左側paddle往前拉時開啟洩壓閥,並停止沖煮計時
pump開關可以前後調整位置,會影響拉桿到多低時才會按壓到開關
我的建議是把開關向內推,讓拉桿拉到快底時才啟動pump
這樣一來,拉桿向上拉起時(即活塞下壓時),pump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停止
而不會在活塞已經往下壓,pump卻還在動
這會影響預浸壓力
由於pump也要負責幫蒸氣鍋爐補水,所以pump壓力最好不要低於3 bar
像我就是把pump調到3 bar
把pump開關往內推,在萃取時可以有兩種主要玩法
1. 等pump把沖煮頭加壓到3 bar,咖啡開始流出時才抬起拉桿
這時預浸已經完全,沖煮頭裡水量最多,雙彈簧的萃取壓力可達到最大,11 bar
萃取量也可以做到最多
2. 沖煮頭壓力表指針稍動就抬起拉桿,pump停止
這時粉餅還沒有吸飽水,可藉由控制拉桿配合粉餅吸水速度抬升,讓預浸壓力維持在1 bar
當咖啡流出時才讓拉桿繼續上升
此時沖煮頭水量被粉餅吸收部分,萃取最大壓力可以控制在9 bar以下
如果覺得雙彈簧壓力太大,就可以試試這個玩法
也有人這樣玩
這是不使用蒸氣鍋爐,把pump壓力調低
並且把pump開關往內推到拉桿碰不到,只能手動操作paddle啟動pump
由於不太確定沖煮鍋爐溫度與沖煮頭溫度之間的關係,如何影響沖煮水溫
所以我把無底把手寄給蝦皮一位賣家,請他製作測溫把手


優點是流速可透過針閥調整
無破壞,可拆卸
缺點是測溫探針是直立而且太粗,反應較慢且無法反應出目前通過的水溫
不過可以從針閥的水出口伸入一條K-Type測溫線,雖然不能穿過針閥但應該也夠準了
後來我有給賣家建議,可以參考國外SCACE的做法
經過測溫,我發現這顆沖煮頭保溫性很強
過去認為拉霸機在萃取時,水溫會隨著萃取時間下降
但我將沖煮鍋爐水溫設超過100度,降低沖煮頭溫度到低於80度
模擬傳統單鍋爐拉霸機用沖煮頭降低水溫
沖煮時,機器顯示沖煮頭溫度達90度,已遠超過設定溫度,此時PID應該不會加熱沖煮頭
但沖煮水溫並沒有隨著時間降低,而是一直都很穩定
因此在這台機器上,最佳做法是讓沖煮鍋爐溫度與沖煮頭溫度越接近越好
這樣可以避免一開始進入沖煮頭的水還來不及降溫就燙到粉餅
實測的結果,這樣做出來的espresso味道確實更好
而利用沖煮頭降低水溫做出來的則感覺有些許毛邊
由於沖煮頭的測溫點可能比較接近加熱器,測到的溫度比沖煮頭內的水溫高
我測出來的結果是沖煮鍋爐和沖煮頭都設96度(沖煮頭實際會跑到95度)
沖煮水溫可達92度
如果要升高或降低沖煮水溫,就把沖煮鍋爐與沖煮頭溫度同步調升或調降即可
拉霸機的沖煮頭出水流量大,因此offset只有4度,不像pump機要10度
(pump機要看萃取流速,而不是沖煮頭放水流速)
喔,對了,原廠並沒有在PID裡設定offset,設定值是0
這個4度是我用測溫把手測出來的
夜深了,Vario+的部分星期一上班再寫
這組陶瓷刀盤表現很優秀啊
我覺得相較於Baratza的金屬刀盤(Ditting製),我甚至更喜歡這組陶瓷刀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