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到的虹吸比賽,他們的悶煮時間都很短,慢的約40幾秒,快的不到30秒就停火了,開始結束各攪一次而以,總時間都在一分左右。 我也想試著模仿,但幾次下來都是萃取不足,我用小飛馬601N 2號中深焙、粉水1:12、水溫94度、開始和結束各繞圈攪拌20下(10秒)、悶煮時間1:00、總時間2:30~3:00,喝起來口感薄,酸感很強,要把悶煮時間拉到1:30後才比較平衡。請問之間是差了什麼差距可以差那麼大,如何才可以把時間拉的那麼短?
0933275226jubee wrote:
小飛馬601N 2號中深焙、粉水1:12、水溫94度、開始和結束各繞圈攪拌20下(10秒)、悶煮時間1:00、總時間2:30~3:00,喝起來口感薄,酸感很強,要把悶煮時間拉到1:30後才比較平衡。
您的煮法是適用於,在中深焙的咖啡豆, 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有比較平衡的表現.
建議你試試,中深焙的豆,時間可在拉長一些,咖啡豆可以磨粗一些 (3~3.5),
中深焙不建議以下方式 , 淺焙豆不建議以上方式.
如果是淺焙豆,水溫太高,會很酸,且可能帶有特別不好口感,用賽風煮有點累!
賽風煮有點累 => 控制火候越小越好,但要能將下球的水,往上球推升,上球水不往下掉. (上球不放咖啡粉).
要等水溫下降後,再放咖啡粉. => 不急著攪拌 => 等 5~40秒 =>觀察上球未吃到水的咖啡粉 =>
輕微攪拌,讓那些未吃到水的咖啡粉吃到水, => 等 5~10秒 => 輕微攪拌 =>熄火 !
註 : 不急著攪拌 => 等 5~40秒 => 如果放粉都沒攪拌,這段時間如悶蒸,等 40秒不會太超過.
輕微攪拌,讓那些未吃到水的咖啡粉吃到水等 5~10秒 => 5秒足夠了.
淺焙豆與使用高水溫 (90度),個人感覺不適合,太劇烈的攪拌 ! (攪拌池入水 2~3 公分)
水溫低(80~85度)的情況,可以輕微多攪拌幾下! (攪拌池入水 2~3 公分)
不管水溫高低,淺焙豆,攪拌越多,味道會變差,不會變更好! (個人刻板印象?)
親身見過用水溫 65 度,手沖淺焙豆 ! 帶花生油風味 !
如果您喝習慣中深焙,應該很難接受淺焙的風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