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咖啡展又來了
雖然這次我沒擺攤
攤位費用太貴
但這次又應幾位老闆之邀
要去咖啡展手沖展演
並且當評審
因此
如果有去咖啡展,碰到我,跟我打個招呼
如果要問問題,
無論是手沖、賽風、義式、烘豆
想要比賽
或是甚至來踢館,都可以
例如手沖
在論壇中,用文字很難表達一些沖煮的結果
常常造成一些誤解(因為沒有喝到)
但是在現場,我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沖給你們喝
你們很容易瞭解我在回文的時候,說的是什麼意思
所以如果認為:小豆每次都不給答案
建議來找我踢館
我可以實際印證給你喝
這四天
我可能比較會在豐潤的場地
但應該也會到其他幾家烘豆機與生豆廠商走走
就這樣
Davidkswang wrote:
期待小豆老師的展演與...(恕刪)
時間表
豐潤的場地
===============================
日 期:2018/11/16 (星期五)
時 間:10:00 – 14:00
展演區:中南美洲區
-------------------------------
日 期:2018/11/17 (星期六)
時 間:11:00 – 13:00
11:00-15:00聰明濾掛手沖趣味競賽活動,擔任評審
展演區:非洲區
-------------------------------
日 期:2018/11/17 (星期六)
時 間:16:00 – 18:00
11:00-15:00聰明濾掛手沖趣味競賽活動,擔任評審
展演區:中南美洲區
-------------------------------
日 期:2018/11/18 (星期日)
時 間:12:00 – 14:00
11:00-15:00聰明濾掛手沖趣味競賽活動,擔任評審
展演區:中南美洲區
-------------------------------
日 期:2018/11/19 (星期一)
時 間:10:00 – 13:00 & 15:00 – 17:00
展演區:亞洲區
※在那個區,就沖那個區的豆子
其他時間就可能會在其他朋友的攤位幫忙
bakafish wrote:
昨天有去豐潤的攤位,...(恕刪)
那時候應該是被拱去沖哥倫比亞舊金山莊園的紅蜜處理吧?
豐潤的豆子(包含那支)不是我烘的...有點深@#!...
而且豆子還已經被磨好了
粗細度還不是我要的
連濾杯手沖壺都不是我平常使用的
臨時被拱,當場看到粉就要決定怎麼沖
所以差強人意
有把蜜感做出來而已
其實好久不見了,可以來打個招呼的啊!
--------------------------------------------------
順便一提
每個人去咖啡展的需求不同
很多人可能是去看器材、設備
但如果是喜歡沖煮,尤其是手沖的
昨天下午沒來豐潤攤位就可惜了
昨天下午是達文西的Yuing蔡治宇跟三重可樂的可樂哥黃友勤在對外的櫃臺沖咖啡
Yuing是今年的豐潤杯的冠軍,也是SCA的有名的講師考官
(SCA最近考官發得多,所以品質有下降,但說實話,業界誰有實力,大家心知肚明)
可樂哥也是在業界非常知名的老師
等於是兩位大師在PK
後來可樂哥展演時間到了,跑去別攤LDS
蘇群硯被拱去跟Yuing 一起沖
蘇群硯也是非常有名的SCA考官,也是今年豐潤杯的亞軍
兩位後來還互換豆子沖,PK意味濃厚
後來,陳秉超超哥結束演講跑來串門子,又被拱上台三個人一起沖
超哥是台灣第一位SCA的講師考官,徒子徒孫滿台灣
等於是在台上是台灣SCA考官大比拼
大家都是有什麼器材,隨手一拿就沖了
也都是臨時有什麼就沖什麼
蘇群硯拿的是1.7L的月兔印
超哥還拿3.2L的手沖壺沖咖啡
豆子也都是臨時拿到的
馬上看到豆子就要會沖
這都是功力的展現
上面這幾位老師,在業界都是很多人看到都要立正尊稱老師的人物
要喝到他們親自手沖咖啡,都不是很容易
後來日出印象的黃浩誼AMIS也來串門子
也被拱上台沖
最後我也被拱去沖了一壺,還被拱去講一下SCA沖煮理論的重點
只可惜看熱鬧的多
看門道的少
不是幫豐潤打廣告,我也不是豐潤的員工
是因為朋友相挺來義務幫忙
但是就是台灣最大的生豆商
才能拱出一群神級人物來現場沖咖啡
今天是最後一天
還有其他老師會來沖
平常網友在網路上到處問問題而不得要領
回應的答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答也不得知
甚至對不對也都不知道
在這裡有在業界上一次課都要好幾萬的老師沖咖啡
不要再說沒看頭了
mechtec wrote:
達文西的Yuing蔡治宇...
平常網友在網路上到處問問題而不得要領
回應的答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答也不得知
甚至對不對也都不知道
在這裡有在業界上一次課都要好幾萬的老師沖咖啡
不要再說沒看頭了(恕刪)
看來這次咖啡展幸運到爆表的是我。
我是周六下午應該是3、4點到豐潤的攤位。如果沒認錯,小豆老師正好在裡面的攤位一邊手沖一邊跟一位女士聊天。本來是拿了一些小豆老師的咖啡袋準備問一堆細粉的問題,現場看到小豆老師在忙我就離開了。
沒想到轉到豐潤出口那邊達文西的攤位,看到有人用Akira 還沒正式上市的水點玻璃濾杯正在磨粉準備要手沖。一好奇就停下腳步,就站在沖煮台正前方直接跟這位咖啡師面對面看著中間的手沖壺。
再來就看到這位咖啡師在搖粉杯(不是篩粉杯喔!)、然後用小湯匙把部分的粉勺起來放在旁邊的小鋼杯,這下子我絕對是趕也趕不走了!我就在現場看著這位咖啡師,用非常特別的注水手沖法在沖煮!
二話不說,當然就問:"您堆上去的是細粉嗎"?! 話夾子一打開,這位咖啡師就藉著一次已經抓到Sweet spot的手沖跟一次換新豆重抓的手沖完整過程,在兩次完整的手沖過程中、讓我邊看邊問,說明從如何用搖杯的技巧分出細粉、到手沖落水圈位置的不同會形成的風味差異! 當場不只細粉問題解了,連著搖杯跟落水的應用都被這位咖啡師打開了一扇大門!
如果不是看到小豆老師這篇PO文,我還真不知道運氣這麼好、遇到Yuing蔡治宇老師。
離開達文西攤位時,我跟蔡老師說: 我剛從粕谷哲那邊過來、也幾乎喝了全場的手沖,全場只有他的咖啡能跟粕谷哲的能比! 相信蔡老師應該記得我!!!!(那天很遺憾沒喝到小豆老師手沖的咖啡)
蔡治宇老師、謝謝您週六下午那兩杯咖啡跟教學!太幸運了👍!豐收。
mechtec wrote:
差強人意...(恕刪)
難怪我那時候覺得...

不過試喝的量很夠
今年很多攤位給的試喝量只夠沾沾嘴而已
mechtec wrote:
如果是喜歡沖煮,尤其是手沖的
昨天下午沒來豐潤攤位就可惜了...(恕刪)
哈哈!還好啦
我不喜歡人多,一向在一早就去,在人潮大量湧進時離開
所以熱門的展演都跟不到,不過我也不會覺得可惜
也許因為我玩咖啡都沒有正式拜師學藝的關係(付錢參加某些入門課程還是有的)
所以我對師徒關係沒那麼重視,誰是誰的老師我也不在意,甚至業界誰多有名我也不在乎
我認為能給人請上台的都是大師,我相信每一位大師,也懷疑每一位大師
不崇拜也不會畢恭畢敬,保持人與人之間正常的禮貌即可(反正我也不在業界

否則極容易先入為主,心理影響生理,失去正確判斷
自己一路走來都是吸收他人知識,研究其理論或原理
然後加上懷疑,之後假設,實作,驗證,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或是排除某些玄學
大師說的也許都是正確的,但也可能只是在某些條件下適用
在網路上可以慢慢寫的文章,甚至印刷出版的書都是這樣了
更別說好東西還要留著在自己的課堂上,做為學員付大筆學費才能拿回去的壓箱寶
何況在展會上短短幾分鐘,大師要能理解人家詢問的問題,再給出正確的解答
而回答出來的東西即使正確,提問者能否正確的理解,還是另一回事
一篇寫得頭頭是道的文章,都會有各自理解不同的現象了
看展, 對我來說還是以看看這五花八門的世界的心情參加就好
BBdog3388 wrote:
再來就看到這位咖啡師在搖粉杯(不是篩粉杯喔!)、然後用小湯匙把部分的粉勺起來放在旁邊的小鋼杯,這下子我絕對是趕也趕不走了!我就在現場看著這位咖啡師,在把勺起來的粉在燜蒸的饅頭上再推一個小籠包,用非常特別的注水手沖法在沖煮! ...(恕刪)
For honor 蔡治宇老師。
22克豆、Sette 270 17磨出19.5克粒2.5克粉、86度溫,BWT原水為RO,1:16,悶蒸42克水60秒粉。注水前180克依智慧秤而後兩倍水量沖。2分:45秒移杯。譚大level up 燭芒。手沖架構當然是週六咖啡展蔡老師展示的手法。
好喝!從熱到室溫都很好喝、同時兼具透明度及厚度。現在知道要堆出蔡老師那天示範圓圓漂亮的小包子真的要功力的。
原來細粉不是重點,重點在處理細粉的手法!


mechtec wrote:
大家都是有什麼器材,隨手一拿就沖了
也都是臨時有什麼就沖什麼
蘇群硯拿的是1.7L的月兔印
超哥還拿3.2L的手沖壺沖咖啡
豆子也都是臨時拿到的
馬上看到豆子就要會沖
這都是功力的展現...(恕刪)
那天我問蔡老師用什麼磨豆機、他也是這樣反應的。
家私先準備好。蔡老師說他那天搖杯是因為沒帶篩粉杯,我當然是直接用篩粉杯來篩細粉就好。

超好用的Brewista 智慧手沖電子秤。如果會用、確實是極佳的注水過程量化監控工具。



刻度17!怎麼會有人說Sette 270刻度手沖不夠粗,我試46法用27磨都還覺得至少要再該fine tune 到2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