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
每次泡咖啡明明研磨的刻度、萃取時間都差不多
但敲出來的咖啡渣有時候是很漂亮的粉餅狀
有時候卻又是偏泥狀,濕濕的那種= =
有看到網友說跟粉量、填壓力道、佈粉也有關係
但自己也練習了不少次但還是抓不太到其中的眉角
想請教一下各位,有建議怎麼調整才能敲出漂亮的咖啡粉餅呢??
用的設備是Breville的BES920XL,磨豆機BCG820XL
saxon615 wrote: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恕刪)
小弟也是使用920,萃完會有比較濕的餅,我自己實際使用目前歸類大概是以下兩個原因:
1. 粉磨太細 - 這情況用原本820磨豆機就算同樣豆子不去調研磨刻度,也是有時濕有時乾,應是穩定度不足(或是因錐刀造成顆粒大小較不均?),硬是把粉磨粗流速壓力又不對。這點我後來換了磨豆機明顯改善,可以取得相對壓力、流速正確的粗細,且再現性非常好,不會有時濕有時乾。
2. 粉量不足且粉稍微偏細 - 粉量少,濾杯空的空間就多,水就容易積在上面。
但依照前幾天魚大的說明,若萃取的壓力及流速相對正確,其實餅乾或濕並不影響口感。
以上是小弟使用的狀況,若有不足或錯誤,還請前輩們指正指導,感謝。
jim9508 wrote:
小弟也是使用920...(恕刪)
我補充說明一下好了
https://baristahustle.com/blogs/barista-hustle/for-a-good-puck
正確的粉餅高度,應該是要距離分水網有點距離,也就是保留圖中的Headspace
如果你的粉餅會直接接觸到分水網,那麼從分水網出來的水就會直接注入粉餅
會造成萃取不均
由於Headspace會充滿水,萃取結束時有些水會從沖煮頭吸回去,從三向閥洩掉
而分水網沒接觸到的部份,就像吸管沒插到杯底,你怎麼吸也吸不到杯底的飲料
這些水就會留在粉餅上,或者滲入粉餅裡,水不會平白無故消失
所以正確的情況下,粉餅不會很乾硬,而是有點軟軟爛爛
如果你的headspace較小,水就會比較少
若用的粉比較粗,這些水會較快滲入粉餅,粉餅看起來就會比較乾,但應該不至於硬
如果同一個濾杯,你的headspace較大,水就會比較多
同時代表你用的粉量較少,粉比較細
水多,粉細,則比較容易出現粉餅上面積水
但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說出現積水就代表你磨的太細
跟粗細對應的是流速,請以流速為準,不要管事後粉餅上有沒有積水
記住,你是做咖啡,不是做粉餅
當然,上面這也只是一方說法
如果你覺得粉量多一點,最後弄出一個乾硬漂亮的粉餅,咖啡有比較好喝的話
就保持你的做法
有陣子磨16.8克豆,一樣原廠雙份濾杯,敲出來也很漂亮。
我記得低於16克粉下手把時粉餅很容易吸在分水網上,很討厭。
又想用少一點的粉才買vst15克濾杯。
加大粉量是最快的做法,但您會發現粉餅裡面其實吃水不是很平均。有時上到9bar會再掉下來,應該都是佈粉做得不好,或是因為bcg820無法微調所以差了那麼一點點,而只是靠大力填壓把剛開始的壓力衝到9bar。
我用1z手磨無段,調整到要的細度,輕輕填平就可以在9bar。
建議您先從佈粉調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