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Kamira: 義大利製爐頂(Stovetop)意式Espresso咖啡機 使用心得分享

前言
從最初只是為了上班時要以咖啡因提神,不講究任何口味,到開始享受咖啡的滋味,把喝咖啡當成每天的小確幸,十幾年喝咖啡的資歷,也使用過不少不同的咖啡沖煮設備,進化到現在,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我在使用的這台義大利製爐頂(Stovetop)意式Espresso咖啡機: Kamira。

首先想先講一下我入手這台機器的故事。

Kamira: 義大利製爐頂(Stovetop)意式Espresso咖啡機 使用心得分享

認識Kamira的機緣
從最早之前使用手沖壺及美式電動咖啡機,到後來使用一台6000多元買的飛利浦Espresso半自動咖啡機,到最近一年多使用Nespresso膠囊咖啡機及Bialetti摩卡壺,覺得自己對咖啡的品味一直在演化中,本來想說是入手一台比較專業的半自動Espresso機器的時候了;兩個月前因我老妹要從美國回台探望爸媽,想要她幫忙帶Delonghi Dedica Deluxe或是Breville BES840,但是又怕太重了,很猶豫是不是要麻煩她;剛好又跟同學聊起來這檔事,我那同學也是咖啡痴,他說他本來家裡是用Breville Duo Temp Pro,但是因為他喜歡露營,所以也從美國網購了一台用爐火的義大利製Espresso咖啡機,叫Kamira,他說本來打算是只有露營的時候用,但是用了之後發現Kamira煮出來的Espresso咖啡並不比Breville差,而且清潔保養要容易的多,所以他現在在家裡也用Kamira,反而貴很多的Breville就訴諸高閣;聽了他的建議之後,我自己再去美國Amazon看評價,Kamira不但評價超多,而且平均評價很高,再來因為一台才一公斤多一點,所以不猶豫就請我老妹帶了一台給我,只花了99美元,拿到之後用了這兩個多月,覺得它真的是台不錯的機器,之前想說要煮出Espresso的crema,勢必要投資一台還不差的半自動咖啡機,沒想到3000塊台幣就搞定!每一次用Kamira煮咖啡,都能煮出一杯有許多crema的Espresso,無論是加奶泡做Cappuccino,或是加可可粉及奶泡做Mocha,比我以前所使用的任何機器做出來的咖啡,喝起來都更香濃、順口。

我之前所以不想要再用Nespresso膠囊咖啡機的原因,一方面單杯咖啡成本比較高,另外一方面我還是怕膠囊咖啡會釋放不利人體健康的物質,再加上不環保,而我原本偶而用摩卡壺煮咖啡,主要都是做Mocha,因為摩卡壺煮的咖啡比較濃,配可可粉及奶泡做Mocha味道還不錯,雖然Mocha因為加了巧克力,咖啡味並不是那麼突出,但是摩卡壺因為煮不出真正的crema,所以總感覺味道比不上外面咖啡店用專業義式咖啡機煮出來的Espresso所調製的Mocha。

我之前看國外的網頁上介紹這台源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咖啡機,其實它上市還沒有幾年的時間,但是就銷售的非常好,我覺得它的成功,除了他們公司看起來比較會做網路行銷外,另外可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賣點,就是它投合許多想要玩咖啡機的人的所好,而他們在行銷上,也特別強調Kamira是一台可以隨個人喜好,客製自己想要口味的咖啡機,因為Kamira是所謂的手工咖啡機,而且是爐頂(Stovetop)咖啡機,它可以控制的參數,除了咖啡粉粒的粗細,以及壓粉的力度外,另外就是火力的控制,因為能否煮出好喝的Espresso咖啡有三個主要可控因素: 粉/水比例(Brew ratio)、時間(Brew time)及溫度(Brew temperature),而無論對半自動電動咖啡機或Kamira而言,都有所謂標準的填粉量及水量,也就是粉/水比例,但在對一般半自動電動咖啡機而言,溫度及壓力部分不太需要人去費心管理,我們只要注意粉粒的粗細及壓粉的力道,因為它們直接影響時間,但是對Kamira而言,火力的控制則是重點中的重點,因為火力大小對Kamira而言,不只影響溫度,也影響時間,其實背後,又影響Kamira整個的輸出壓力,因為Kamira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壓力容器的設計,它的底座,就是一個透過對水加熱後產生壓力的鍋爐(Boiler)!我自己也是在多次摸索後,才找出我自己喜歡的粉粒粗細/壓粉力道/火力控制的組合,另外我也試著用分別用瓦斯爐及電磁爐來煮,兩者都驗證在Kamira上火力控制對煮出Espresso品質的重要性。

真Crema?假Crema?
咖啡的crema就是在煮的過程中被乳化的咖啡油脂,我用的咖啡豆,都是賣場買回來的豆子,所以一般都不會新鮮到裡面還有許多二氧化碳,所以我煮出來的咖啡上的泡沫,會分成兩種: 一種是咖啡中的油脂經高溫及高壓,被乳化而成包著空氣的泡沫,也就是真正的所謂crema,另外一種就是被壓力壓出的空氣泡沫,也就是假的crema,辨識這兩種泡沫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前者泡沫很細,而且會停留在咖啡上面很久的時間(至少一、二十分鐘),而後者泡沫較大,而且在一、兩分鐘內就會消散,我自己的經驗,除了咖啡豆本身的特性外(如某些咖啡油脂會多一些,某些則會少一些),在粉粒粗細及壓粉力道維持接近恆定的狀況下,還是火力的控制決定煮出crema的多少及品質,同樣的咖啡粉,溫度如果過高,咖啡會偏苦,而且因為高溫已破壞了部分咖啡油脂,所以crema會比較少,而溫度過低,咖啡會偏酸,除了少量的crema外,會有許多很快就消散的氣泡,但是如果溫度拿捏得當,則可以煮出聞起來特別香,而且既細又綿的crema,它crema綿的程度,即使把砂糖撒在上面(我用的是二砂),crema還能撐得住砂糖很久,不會馬上掉到下面的咖啡裡,而且crema很久都不見消散!

我當時剛入手的時候,因為英文說明書上沒有提到要預熱這件事,後來是看到網路上的討論,以及原廠的示範影片,才知道預熱對Kamira是否能煮出高品質的crema非常重要,以電磁爐來煮中度烘培咖啡的狀況而言,我會先用30 c.c.的水,以中等火力先做預熱,開火後約40秒,水及蒸汽會從出水口流出,約20秒水流完之後關火,再加60 c.c.的水量(原廠建議煮兩杯分Espresso的標準水量),裝上盛滿咖啡的Portafilter後,再開中火10秒,然後轉小火,大約30秒後就開始流出我喜歡的濃度,且有許多crema的咖啡了。

Kamira: 義大利製爐頂(Stovetop)意式Espresso咖啡機 使用心得分享

心得總結
1.剛開始,我是使用廚房流理台上的瓦斯爐來煮,為了有更精準的火力控制,後來我買了一台電磁爐,因為能靠按鈕分段控制火力,結果火力控制的效果更好,我想黑晶爐與瓦斯爐相比,也會因為相同原因而比較容易控制火力。
2.咖啡烘培度與Kamira煮咖啡方式的調整: 與一般半自動Espresso機器相同,重烘培的咖啡,使用水量要稍少,煮的溫度要稍低;反之;輕烘培的咖啡,水量要稍多,煮的溫度要稍高;當然也可以將水量及煮的溫度固定,而透過咖啡粉壓得較實或較鬆做調整: 烘培度愈高,咖啡粉壓得較鬆;烘培度愈低,咖啡粉壓得較實一些。
3.用Kamira煮咖啡,咖啡粉粒粗細及壓粉的虛實,以及火力的大小,會影響crema質量及咖啡口感,而且更換不同爐具後也需要一些實驗及摸索,但就像我前面講的,這也是Kamira好玩的地方,多玩幾次,並且刻意去改變一些參數,還是可以調出自己喜歡的口味。
4.Kamira的清潔很容易,平常只要在流理台洗洗Portafilter及裝Portafilter的熱水及蒸汽出水口,說明書上寫約半年或一年用白醋洗一下積鈣所造成的水垢就可以了(看所用水的含鈣程度)。

我覺得Kamira能煮出品質很好的crema這個特點,相當程度擄獲了原本是用濾泡、虹吸,以及摩卡壺的用戶的心;對於原本有意考慮購入比較高檔的半自動電動Espresso機器(還包括要搭配比較專業的磨豆機)的人,因為Kamira也能煮出品質很高的Espresso,加上遠為親民的價格、易於清潔照顧的特性,也可能會得到他們的青睞,另外對於沒有擺設機器所需要空間,或是希望能帶著咖啡機出遊的人,或甚至是能夠且希望在辦公室裡自己煮一杯高品質咖啡者,Kamira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8-01-15 0:35 發佈

感謝分享

請問使用上安全嗎??

或否有過壓爆炸或燙傷等
Kamira跟摩卡壺一樣,都有安全閥的設計,就像壓力鍋一樣,如果因故壓力過大,安全閥就會自動動作,我們會聽到噓噓的聲音,然後會有蒸汽從安全閥洩出。

因為止水閥關上以後,除了Portafilter的出水口外,還有這個安全閥,所以在煮咖啡時一共可以說是有兩個壓力出口,所以說應該是很安全。

但是在說明書上,原廠有提醒在剛煮完咖啡,最好要先將止水閥打開(止水閥可說是第三個洩壓出口),再將Portafilter卸下,否則在剛煮完咖啡爐子內壓力還是很大的狀況下去卸下Portafilter,可能在剛轉下Portafilter時,壓力會衝向咖啡粉渣而讓粉渣噴出來,但我看即使發生,也不是嚴重的事情,這個應該是安全上唯一要注意的事項。
boarhunter wrote:
原廠有提醒在剛煮完咖啡,最好要先將止水閥打開(止水閥可說是第三個洩壓出口),再將Portafilter卸下,否則在剛煮完咖啡爐子內壓力還是很大的狀況下去卸下Portafilter,可能在剛轉下Portafilter時,壓力會衝向咖啡粉渣而讓粉渣噴出來,但我看即使發生,也不是嚴重的事情...(恕刪)

要小心,這樣的誤操作可能會燙傷
http://mypaper.pchome.com.tw/luigi916/post/1340852357
爆點有兩處,一是鵝管衝出來的蒸氣
另一是咖啡粉裡還沒洩掉的壓力向上爆,所以咖啡粉會噴濺,這點玩過EES200的人應該都了解

這種咖啡機的原理其實就跟鍋寶義式咖啡機,或TSK-183,Krups mini是一樣的
都是用蒸氣壓力,把水推向咖啡粉做萃取
只差Kamira是用爐火,火力可以自己控制
還有把手的設計不同,Kamira只有中間開孔,效果類似EES200的加壓濾杯

原理跟摩卡壺也相同
只是摩卡壺的設計,咖啡粉就在水面上,離爐火又近
加熱的過程中咖啡粉就一直被熱氣蒸著,火開太大更糟糕
另外,即使用聚壓摩卡壺,由於聚壓閥跟咖啡粉之間的通道較長,萃取效果也不一樣
我在公司也有用這個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xnBsX9Duw


可以看一下德國人的評論
https://www.amazon.de/dp/B00E9CX1NI

可以看一下美國人的評論
https://www.amazon.com/dp/B01EI9AJDQ/


Kamira是一個全不銹鋼義式咖啡爐,需要用外加熱源,如瓦斯爐或電磁爐來加熱。

黃銅色的是拽壓閥,這個爐是義大利製造。

在下面有個大大的圓形鍋爐,水在下面加熱蒸發後,水蒸汽經由上面鵝管加壓降溫。

本來很大面積(直徑13.5cm)形成水蒸汽,經過直徑2.2cm的鵝管,壓力就會上昇,這和摩卡壺完全不同。

壓力可以到達穩定3bar,超越3bar 拽壓閥以上就會叫了。

前段加熱,因為熱膨脹原理,會把一些水帶出來,後來第二段出來的都是水蒸汽,這個加壓降溫動作讓出來的咖啡不容易過萃。

不會像摩卡壺容易煮出中藥來。

有附兩個濾杯把手,一個是兩杯份,一個是一杯份。通常我是做兩杯份。裝好約50ml的水、填粉輕壓後上把手,打開電磁爐後,一分鐘內就可以完成espresso 咖啡。

用一杯份把手做出來的espresso, crema比較多一點,壓力可以維持高一點。

這爐只要清洗濾杯把手即可,不像之前用摩卡壺清洗非常麻煩。

這爐可以輕鬆做出高品質espresso咖啡,清潔保養又簡單。可玩性和可靠性都極高。



臉書有義大利粉絲社團,我有加入,不過都是義大利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kamirafanclub


xiemark wrote:
本來很大面積(直徑13.5cm)形成水蒸汽,經過直徑2.2cm的鵝管,壓力就會上昇,這和摩卡壺完全不同...(恕刪)

壓力的成因沒有任何不同,都是來自蒸氣壓力
鵝管的功用並非加壓

用摩卡壺會煮出中藥,最大因素是不會用
做出來的成品不同,是因為其他的設計
例如前面提到的咖啡粉的位置容易受蒸烤
還有蓄積壓力的方式不同


xiemark wrote:
前段加熱,因為熱膨脹原理,會把一些水帶出來,後來第二段出來的都是水蒸汽,這個加壓降溫動作讓出來的咖啡不容易過萃...(恕刪)

依我看不是如此
這東西的原理極簡單,水從注水口加入,進入底部的鍋爐
然後把注水口底下的閥門關閉,讓加熱時產生的蒸氣無處可跑
出水口那條鵝管則直達鍋爐底部,淹沒於水面下
前段加熱,是空氣受熱膨脹,把一些水推出來
第二段是水沸騰產生蒸氣,聚積於注水口的閥門下方,累積壓力把還沒有汽化的水推上鵝管
而不是把蒸氣從鵝管降溫,更不是在鵝管裡加壓
水經過鵝管會降一點溫度,是因為鵝管本身是冷的
不容易過萃的原因除了水經過鵝管降一點溫度之外,還有混和前段出來不夠熱的水

如果你從注水口吹氣,應該也可以把水從鵝管吹出來
按照白努利定理,鍋爐直徑13.5cm,到鵝管直徑2.2cm,變徑管會造成水的流速增加,但是壓力不變。這是因為水是不可壓縮的液體。

但是對水蒸汽而言,是可以壓縮的氣體,變徑管截面積比例差異很大(1:36),會造成瞬間壓力急速上昇。

摩卡壺不是這種變徑管設計。


外國有人把安全閥改成壓力表,要用1/8" 的 thread。可以幫助火力切換,就是第一段咖啡萃取,到第二段蒸汽萃取crema的切換。

也有人把安全閥由3bar改成更高的壓力。

xiemark wrote:
按照白努利定理,鍋爐直徑13.5cm,到鵝管直徑2.2cm,變徑管會造成水的流速增加,但是壓力不變。這是因為水是不可壓縮的液體。

但是對水蒸汽而言,是可以壓縮的氣體,變徑管截面積比例差異很大(1:36),會造成瞬間壓力急速上昇。...(恕刪)

水蒸氣只會在注水口下方的管內,不會在鵝管
如果水蒸氣進入鵝管,根本不會出水,出來的只會是蒸氣
蒸氣衝過鵝管就能冷凝成水?

我用小畫家畫個簡單的示意圖
左邊是注水口,右邊是鵝管,紅線代表蒸氣,藍線是水面
當咖啡持續流出,到水面低於鵝管底部的進水口,蒸氣進入鵝管就再也流不出咖啡了
之後只是蒸氣把咖啡粉裡的水硬擠出來,就是你看到的泡泡


摩卡壺是這樣

如果你有買這台Kamira爐,可以把鵝頸出口接濾杯把手的地方倒過來看一下。

你就會發現你的圖畫的不對。

因為按照你的圖只要爐火一打開,馬上就有咖啡流下來了。

不用等到40秒。

基本上也不用3bar的安全閥了。



xiemark wrote:
如果你有買這台Kamira爐,可以把鵝頸出口接濾杯把手的地方倒過來看一下。

你就會發現你的圖畫的不對...(恕刪)

看出水口? 我上面連結的網址裡就有圖了,看這裡能看出什麼端倪?

倒過來不一定會流出水
因為你倒過來之後,水面可能就低於鵝管的進水口了,可能只有一點點水會跑出來而已
而且水可能跑進注水口下方那條管子裡
所以看水流出來多少也不準

你可以試試看裝水後,從注水口吹氣進去,嘴盡量貼在注水口,不要漏風
如果可以吹得出水,或是感覺到有阻力,就代表我畫的圖沒錯
很多拉霸咖啡機都是這樣的設計
離開水面的管取蒸氣,埋入水面的管利用蒸氣壓力取熱水
如果蒸氣經過細管就會變水,那奶泡就沒辦法打了


xiemark wrote:
因為按照你的圖只要爐火一打開,馬上就有咖啡流下來了。

不用等到40秒。

基本上也不用3bar的安全閥了...(恕刪)

這不過是簡單的虹吸原理應用,沒壓力哪來的水跑出來
裡面氣體受熱膨脹需要時間,怎麼可能爐火一開就有咖啡流出來
摩卡壺也不是一開火就會從上壺冒出咖啡啊
一開始從鵝管出來少量的水應該會被咖啡粉吸收,不會穿過咖啡粉流下來
受熱膨脹的熱空氣,只需要少量的空間釋放,壓力馬上就會往下掉
所以只會有少量的水被往上推,說不定水量甚至越不過鵝管的最高點

安全洩壓閥是這類蒸氣設備一定要有的東西,避免任何可能原因壓力洩不掉,一直蓄壓而爆炸
放咖啡粉的把手設計,才是它可以累積近3 bar壓力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它跟摩卡壺設計最大的差異點
也是造成兩者咖啡出品不同的最大原因

使用蒸氣做為萃取壓力來源的咖啡機,改裝洩壓閥讓它能承受更大壓力,意義不大
因為必需製造更多蒸氣才能有更大的壓力,水溫也會越來越高(壓力越大沸點越高)
除非把萃取要用的水和蒸氣分離,例如Bacchi(停產)
或者像之前版友做的氣動摩卡壺改裝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