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簡單介紹Brewista Smart Scale,新增二代評論

最早看上的是HARIO的電子秤
但它功能又不到位,只是把計時器和電子秤做在一起而已,不會自動計時
我想要的是像Acaia Lunar那樣,可以自動計時,但又不想花太多錢
Acaia Lunar美金220實在太令人望之卻步

前幾天為了要買個小東西逛到澳洲網站coffeeparts
正好看到了這東西符合需求
Brewista Smart Scale
11/27星期五訂購已過了出貨時間,原訂11/30星期一寄出,但我忘了給電話號碼
12/1寄出,今天上午已送到手上

實拍照,沒有
因為相機放在家裡,手機拍照功能太爛,就不拍了
簡單介紹一下:
可秤重量:2000g/0.1g
秤台大小:10cm x 10cm
防水,可水洗,但說明書有寫請勿整台泡水
售價:國際訂購要透過email,售價會比在網站上更便宜一點,應該是出口扣稅的關係,入手價80澳幣
產地:中國大陸

直接看官方的影片吧
這影片做的挺不錯,有說明書的功能


質感當然是不能跟Acaia Lunar比了,也沒有附校正用的砝碼
不過我覺得該有的功能都有,售價也很合理
至於防水,就小心點吧

最後補充:
AUTO 4 espresso自動計時功能不是很OK,偵測到零點幾克的重量變動並不會立即啟動計時
如果預浸升壓慢的話,剛開始是用滴的,重量就是只有零點幾克
所以計時會有delay,而且滴下來的速度不同還會導致delay不同秒數
Acaia也是一樣,重量累積必需超過某個值才會開始計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VXwd53jWc
而且預浸升壓的時間也必需要測量
所以我都是用 AUTO 2 手動計時

還有,手沖模式下,如果沒有使用濾杯架,斷水時重量會停止增加
可能會導致電子秤以為手沖結束而停止時間與重量測量
2015-12-04 12:26 發佈
有這工具輔助煮咖啡就更精準了, 酷!
不知要花費多少科科... (主機+運費+...)
2258TW wrote:
有這工具輔助煮咖啡...(恕刪)

補一張圖,澳幣
想買的東西是第一項,這個秤是順便


初步測試應該是準確
跟我原本使用的500g/0.1g不到100元的電子秤相比
同樣的東西秤出來都多0.2g
雖然數值不同,不知道誰更準,但至少代表有一致性
那網站東西好多, 很多是台灣買不到的,
買得夠多, 花$40澳幣運費值得!
本來要買LUNAR或是PEARL但是太貴看了好久沒下手
看到魚大的介紹
GOOGLE了一下找到賣的比較便宜的BREWISTA (SENSORY LAB感研) 含運澳幣72就下手了
但是我人在澳洲就是了
小弟對Acaia Lunar也是有興趣,但價格真的是不親民,因為主要是拿來秤重,有沒有自動計時功能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所以先敗了一千多的HARIO VST-2000B來用,公司有校驗過的砝碼組,有把這電子秤拿來比對一下,其實還蠻精準的,雖然精度是號稱到0.1g,但只是放0.1g或1g砝碼時,電子秤並沒有反應,要到大約2g以上才有反應,以這價位的東西來說,算不錯了。另外有看到另一品牌Skale電子秤,還搭配手機app,看起來也不錯。

另外有個疑問,看到網路上用電子秤手沖咖啡的照片及影片,是把整組(濾杯+咖啡壺+濾紙+咖啡粉)放在電子秤上,這樣不是無法算出實際萃取的咖啡液量,因為一部分的水都吸附在咖啡粉及濾紙上了,因為我沒有買支架,所以我是將空咖啡壺放電子秤歸零之後再放濾杯開始沖,沖到快到目標值後再把濾杯拿起來,看電子秤的值來推算萃取cc數(嚴格來說咖啡液的比重大於1,1g不等於1cc,哈哈!),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coffeeparts 這網站訂價很怪
Brewista 昨天看還 88 澳幣,今天降到 79,聖誕促銷嗎?

2258TW wrote:
這影片做的挺不錯,有說明書的功能...(恕刪)


AUTO 3 模式的功能感覺是多餘的
跟AUTO 1模式只是差別不會啟動計時而已
tmes wrote:
AUTO 3 模式的功能感覺是多餘的
跟AUTO 1模式只是差別不會啟動計時而已

還是有點差別
1是杯子放上去就計時
2是不自動計時,手動啟動計時
3是不計時
4是重量變化時啟動計時,可是我覺得啟動的時機慢了點

Bonavita最近也出了一款,外型不同,功能完全一樣,連模式順序都相同
說不定拆開來裡面是一樣的東西
最近我的百元500g小秤掛了,開機後數字會飄
於是買了Brewista Smart Scale二代

外型和一代大同小異,就不拍照了
原本以為改進滿多的,結果發現有些不如預期

第一,原本裝電池改充電式,用的是micro USB,但沒有附線,要用自己的手機線
充電插槽的防水矽膠蓋設計不好,防水性我看沒有比一代的電池蓋好
而且要開那個蓋子要用指甲摳,重點是旁邊外殼只開一個小凹槽,根本很難摳

第二,外殼塗料改了,放在桌上比一代的容易滑動

第三,一代附一大一小兩個塑膠外殼,可當保護蓋與秤盤
二代把小殼省了,秤台沒有保護,平常要注意不要讓雜物壓到秤台
大殼跟本體的大小有點出入,當下蓋裝秤會拿不出來,當上蓋也不能防止意外重壓秤台
一代的說明書可以裝在大殼裡,平常我都是把大殼當下蓋用,說明書就放裡面,需要時拿出來翻翻
二代的說明書則比大殼還要大,只能另外收起來,需要時就要另外找
說明書是代理商的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原文說明書大小就是這樣設計

第四,新增一個矽膠隔熱墊,有隔熱是好,但設計上使用也不方便
隔熱墊底下是方形,符合秤台的大小,但使用時就必需喬好位置套上秤台,不然就會有一邊高起來
如果放著不拿下來,因為它的面積比秤台大,要把秤拿起來時就不好拿,也容易對秤台造成不當施力
我覺得我買KONO壺時賣家送的兩片矽膠墊還更好用

以上,我覺得它的設計是比一代退步的產品

有進步的地方是有
例如按鍵和螢幕的區塊,上面加一片薄膜防水
不過按鍵一樣是實體按鍵,原本以為是改觸控,結果不是
而且這看起來是塑膠的薄膜,耐刮是個問題,其實我買到的這台新機就有點刮花
用久會不會脫膠掉落恐怕也是個問題

6種模式直接以數字1到6表示
這個改變其實無所謂,算不上改進,因為根本不會去記那6種模式的順序
這也是前面提到偶爾需要翻翻說明書的原因
倒是一代就有的問題,切換模式必需間隔一秒,回到主畫面才能再按切換,不能連續按連續切換
到了二代還是一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