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過去手搖磨豆機沒什麼好貨色
應該是OE開始的吧,把老磨的一些技術應用在新手磨,樹立了現代手磨的新典範
但是OE的定位在經濟實惠(以歐美人士的收入來說),對品質就沒辦法太要求
Rosco,hausgrind則定位在高階精品,售價不親民

大陸在製造成本上的優勢,在貓哥的匿名手磨橫空出世之後,無敵的性價比讓人耳目一新
繼貓哥之後,對岸另一位玩家海勒也設計出一款高品質的手磨,定價比匿名高出許多
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不同之處

這款名為Helor 101的手磨,目前只有一個顏色
高16cm(到木球頂),直徑5cm,搖把長度有13cm,重573g
有單品版(和匿名一樣的單品刀盤),意式版(也和匿名一樣的italmill刀盤)
還有雙刀版,可自行拆開更換單品或意式刀盤
懶的拆的也可以再買一組筒身含刀盤,只要拿掉搖把和粉杯就行了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搖把長度跟我惡搞的Rosco比一下
一樣長,正好是我喜歡的長度,木球是原色沒上漆,握感不錯,也可拆換
搖把結合上蓋,直接套上中軸,沒有固定(Rosco的上蓋是用螺牙鎖上)
原本我擔心搖到一半會因為施力不當掉下來,實際用過後很穩,不會掉
但是因為習慣Rosco的固定式,磨完清理底部,把磨豆機倒轉過來時搖把就摔在地上
搖把的造型要小吐槽一下,跟Comandante C40太像了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跟Rosco比較一下
直徑跟Rosco上半部黑色塑膠手握的部份剛好一樣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進豆口直徑約5cm,不算小,比Rosco還大1cm
我習慣是把手掌和手指圈成C形倒豆子,還是覺得不好倒的話可以利用粉杯倒扣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來一張近拍,它的筒身與中軸固定支架是一體成型,支架的上下長度約4cm
筒壁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環形紋,加工過程產生的嗎? 不影響使用就是了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上面有兩個小圓孔的是軸承蓋,設計者附了兩支小金屬棒用來轉開它
軸承蓋稍微迫緊軸承內圈,使得中軸在不套上搖把,以手指轉動時有些阻尼感
設計者認為這麼做可以增加軸承的精密度
套上搖把後則因為力臂大,沒有阻尼感,我覺得完全不影響使用,滑順感很好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這兩支小金屬棒萬一搞丟了,可以買卡環鉗來用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粉杯是用o-ring結合,這個構想我相信是來自hausgrind
使用上我覺得跟螺牙結合各有優缺點
Helor 101因為使用陽極處理,使用螺牙會磨損,用o-ring是好一點
我猜想Rosco會配一個看起來很不搭的塑膠材質粉杯,
也是考慮到用金屬的話,兩個金屬件長期磨擦,螺牙會磨損的問題
Helor 101這個粉杯有個敗筆是裡面的造型是紅線畫的那樣,有段差,會稍微卡粉,還好影響不大
也許是為了增加容量才做此設計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取下粉杯後的底部
這個粗細旋鈕的三叉造型也跟Comandante C40類似,但是構造不同,是無段的
內刀盤上面有雷射打標,zero是實心,其他是空心,一圈12格
螺牙一圈高度是1mm,和Rosco一樣,可惜刀盤不同,不能直接用Rosco的粗細刻度直接換算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拆掉刀盤和中軸,這是筒身頂部,凹槽是用來安裝上軸承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底部,外刀盤的固定方式,意式外刀盤和刀盤座有一點點點點點間隙,但是裝單品刀盤無間隙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拿掉外刀盤和固定key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中軸與上下兩個軸承
這個軸承有很重的工業潤滑/防鏽油的味道
拆下時軸承外有油,不知道是原本的油沒擦掉,還是另外上的油,或是裡面的油漏出來
如果是裡面的油漏出來,那很不OK,會污染咖啡粉,不健康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中軸、軸承、刀盤,在筒身中組裝起來的示意圖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左邊是Helor 101的italmill刀盤,右邊是Rosco刀盤
可以看出這兩個並非同一款
Helor 101的刀盤中心孔有個鍵槽,那是設計者加工上去的,和HG one相同的固定法
外徑和齒數是一樣的,但齒的角度似乎不同,高度則是Rosco的高了0.2mm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上面是Rosco,底下是Helor 101,可以看出Rosco的六星芒幅度較大,也較厚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兩個刀盤些微的不同,造成磨豆時的手感,磨豆的效率,都不一樣

設計者貼心的隨附工具組和備用零件
Helor 101手搖磨豆機
2015-07-15 17:34 發佈
拉張板凳,等魚大的出粉實戰味蕾評測

bakafish wrote:
過去手搖磨豆機沒什...(恕刪)


好清楚的細部圖片.五分奉上~

我的還在工廠組裝中~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Yiyans wrote:
拉張板凳,等魚大的...(恕刪)

味蕾評測不是我的強項

我買的是雙刀版
單品刀盤我覺得不需要再測了
跟匿名一樣的單品刀盤,味道應該差別不大

更正:海勒說他不知貓哥用的單品刀盤是哪家的,所以有可能不同

義式刀盤很有意思
我剛買來時把它調到最細,刀盤鎖死,位置是在zero再細不到一格,在zero會有稍微磨擦
拆開重裝,發現外刀盤裝上時與筒身會有一點點間隙,所以鎖上前調校了一下
結果鎖死位置變成zero再細兩格,zero點無磨擦

這兩天碰巧比較忙,只做了3次espresso
第一次,以Rosco的刻度做基準,換算Helor 101為zero退6.5格,結果太細,出不了咖啡,失敗
第二次,退8格,還是太細,勉強可以出咖啡,但是只能用滴的,失敗
第三次,退10格,還是太細,涓涓細流,1分鐘30ml,勉強能喝,喝完咖啡因過量手發抖

看來要從退一圈開始試了
也就是說,雖然這個粗細旋鈕很小,粗細度看似變化會很大,不像Rosco那個大環可以做很細的微調
但是Rosco退5.75格(Rosco一圈是10大格,所以是半圈多一點)的細度,Helor 101可能要退一圈
所以Helor 101微調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是鋁材吧。CNC加工品質不佳。
不過是整塊鋁去CNC之後在做陽極處理.

刀盤都好醜!

大陸的軸承品質不太好,應該不是使用食品級的料。
我前幾天也拍了一個Helor 101 單品版

第三批的貨7/20左右才會發貨
伯爵紅茶 wrote:
這個是鋁材吧。CNC...(恕刪)

是鋁沒錯,也有不鏽鋼版,貴很多
CNC加工品質好不好要從哪裡看?
筒身有些地方是有些小損傷,是從那些地方看嗎?


刀盤醜? italmill大廠的都被嫌醜,那也沒辦法了
Rosco的刀盤我就不知道是哪家的了
刀盤不都長的差不多,Robur的刀盤也不過就是這個造型放大,星芒做尖一點而已
反正刀盤又不是拿來觀賞的,好不好看沒差啦

這個軸承品質確實不好,油味太重,我也想知道哪裡有賣食品級的軸承
五分奉上
不鏽鋼版會比較貴重(又貴又重)
我的雙刀版應該明後天會到
終於可以告別入門手磨Hario MSS-1B了
jimmydai wrote:
已經有人把軸承改成...(恕刪)

我想只要沒有油臭味和不會漏油我就會換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