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Tamper(填壓器)真的要買完全吻合的嗎?(ie Pergtamp, or Pullman)

前幾天 看到bakafish兄 和NetMD討論到佈粉的問題

其中也提到了Pergtamp

我連上去看了一下 發現是澳洲Barista Matt Perger 和Pullman合作的產品

想起當初在澳洲時 也買了一個Pullman的產品(140AU)

簡單的說大概就是可以跟濾杯非常吻合 到接近沒有縫
http://www.coffeetamper.com.au/products/

但是除了不會有縫隙外 從來沒有覺得特別好喝

看了pergtamp的說明後 這幾天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不管到底佈粉後 旁邊到底有沒有縫隙 熱水經過的部分 其實只有中間!!

Tamper(填壓器)真的要買完全吻合的嗎?(ie Pergtamp, or Pullman)

像是這個已經高級到不行的shower screen (75US) 外圍都還是有一圈邊

沖煮時 (借用一下站友KevinPan在另一棟樓的圖)
Tamper(填壓器)真的要買完全吻合的嗎?(ie Pergtamp, or Pullman)

很明顯的咖啡餅周圍有一圈是沖煮頭壓出來 沒有水流經的地方

我下午也煮了幾次 拍了幾張照片 晚點再上傳

示意圖
Tamper(填壓器)真的要買完全吻合的嗎?(ie Pergtamp, or Pullman)

最上面是機器的沖煮頭 被一個shower screen 包住 然後是經過咖啡

紅色圈圈 就是沒有水流經過的地方


這樣說起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一個緊密的tamper!?

所以喝起來比較好喝根本是心理作用? 然後這種tamper根本是fraud嗎?

究竟是個騙局 還是有什麼道理我想不通呢?

還請網友開示一下
2014-10-08 22:12 發佈
胡言亂語一下⋯
淬取時理論上在粉杯內應該是飽壓的情況,個人覺得在粉杯內水並不一定是由上往下流(不然敲下咖啡餅不會是整個充份浸濕的),而是注滿粉杯後"下方"的水先流出。(至於水怎麼流到下方應該路徑沒那麼單純!)
緊批配應該是儘可能把粉杯內的粉做更完全的填壓,相信還是有差異,只是可能沒那麼明顯。
但肯定的是⋯泡咖啡時fu相當重要,當特別的去搞個緊批配的tamper後,已被心中的惡魔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催眠了-⋯⋯⋯⋯絕對有比較好喝。
個人淺見 僅供參考

關於您的問題我想有兩種可能

1. 水是會選擇阻力最低的路徑去流動的
所以即便周圍那一圈沒有直接得到水流的貫注
在填壓不確實的狀況下依然可能會出現通道效應

2. 有些時候粉餅並不會直接接觸到分水網(跟每個人習慣的粉量有關)
這種情況下水會先充滿粉餅與分水網之間的空間,
所以一樣
只要有明顯的低阻區就可能會有通道效應

(這也是有些人認為高級的分水網跟一般的不會有差別的理論之一,
但是因為沒錢買,舌頭也不靈光,所以個人無法證明)


至於需不需要買pergetamp
開心就好
在這項產品問世之前 Matt Perger 不是依然四處比賽獲獎嗎
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填壓的方式,一樣可以達成“他的”均衡填壓
Colin兄道出了我長久以來的一大疑問
假設粉餅緊貼分水網,那麼水出了分水網,接觸到粉餅,在粉餅中通過時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

如果以La Peppina來看,它的分水網出水孔很大,而且稀疏(大孔是鎖螺絲的地方)


沖煮後的粉餅表面會變成這樣(借用渦渦蟲大的圖),可以看到水柱衝擊過的凹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1035159&p=2#11752851

但即使如此強的水柱衝擊,也還是會有水經過沒有直接接觸出水孔的地方
否則整塊粉餅不就只有出水孔下方的咖啡粉有被萃取到,那不合理
而現代的咖啡機分水網大多是在中間鎖一顆螺絲,這個位置也是沒辦法出水的
如果影響很大的話,那麼分水網應該像幾十年前的設計一樣,用卡上去的,這樣整面都能出水
如下圖這種,而不是鎖螺絲


tamper也有歐弧美弧等弧面,其作用就是把咖啡粉推向濾杯壁,避免在邊緣產生通道效應不是嗎
如果說Pergtamp是場騙局的話,那麼58.35mm的tamper,歐弧美弧等,也都是騙局一場了

不管怎樣,有選擇的話,我是會選擇可以緊密貼合的tamper,在填壓時會比較輕鬆
否則tamper與濾杯壁之間會卡粉,tamper要拿出來時會卡卡的,像我現在玩的Rossa PG就是
原廠的粉杯是55mm,給的tamper是54.5mm
colinwen wrote:
前幾天 看到baka...(恕刪)


colinwen 大,似乎現在很多的 shower screen 都有如此的特性;

由 Matt Perger 的網站,這種 tamper 可以提高萃取率,至於好不好喝,可能有人喝的出來吧

我最近也在練填壓,發現無論輕填壓或重填壓,在粉杯的四周都還是很容易有小洞發生的機率
(由沖煮的經驗,重填壓較少發生)

看了 NetMD 大提供的網站,心裡也想購入這一個填壓器,

有沒有比較好喝? 我想先把填壓這關搞定再說
bakafish wrote:
Colin兄道出了我...(恕刪)


好玩的影片,參考一下

http://vimeo.com/89652511

回想起來,從第一杯拉霸機壓出的espresso到現在也不到100年,1961到現在也才50幾年,espresso或許還有很有一些發展的空間,換句話說,也就是錯誤的空間。有能力的人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理論和看法,如果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就有機會變成主流。

但是,那種方式比較好,我不認為是個有答案的問題。咖啡,畢竟是由人來喝的。或許真有可能做出兩杯完全一樣的咖啡,卻不可能由完全一樣的人來喝。

我一向認為,對自己的舌頭有信心的人應該用自己的舌頭來找出答案,畢竟你的舌頭才是最終的裁判;而對自己舌頭沒信心的人,像我,喝得愉快就好。

pocketmon wrote:
好玩的影片,參考一下...(恕刪)

哈哈!有趣
拉霸機果然會把粉餅吸起來
再補一個台灣的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799735756712834&permPage=1
bakafish wrote:
哈哈!有趣
拉霸機果然會把粉餅吸起來

噫 ...... 看完影片有個疑問說

如果粉餅會被吸起來,那辛苦的 "佈粉+填壓" 還有什麼用處???

palmeira.sq wrote:
噫 ...... 看...(恕刪)

所以通常玩家會跟你說拉的時候要慢才不會破壞粉餅
還有就是雖然被吸起來,不過還好還是整塊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