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樹種綠電調查報告--天下雜誌2020.06.16

砍樹種綠電調查報告--天下雜誌2020.06.16

砍樹重綠電調查報告

天下雜誌
記者/呂國禎
攝影/邱劍英、林有成
製作/Daniel Kao、林奕文、李郁欣、何綺、數創部UX Lab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17

https://web.cw.com.tw/climate-2020/deforestation/

南台灣 185 號縣道,道路兩旁草木扶疏,蜜蜂、蝴蝶穿梭林間,樹林下有養蜂人放蜂採蜜、假日小孩嬉戲玩耍,一望無際,卻跟一般森林錯落有致不同,這裡排列整齊有如軍隊,人工化的森林顯得有點違和感。

這是全台灣最大的人造林,始於 18 年前。台糖在全台 10,815 公頃土地上種滿樹,約 400 多座大安森林公園,現在它面臨了一個命運——被砍伐。

台灣最大規模的種電運動
目前,要達到 1MW 地面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所需土地面積約 1 公頃。以此換算,1 萬公頃的土地有機會換來比核四更大的太陽能發電裝置(裝置量非實際發電量)。

為了滿足美國蘋果公司對台灣供應鏈的綠電要求,台灣正展開最大規模的種電運動。

而居民平日享受的悠閒陽光、清新空氣、乾淨水源,以及 1 年約吸 20 萬噸二氧化碳降低暖化的功能,都將因此失去。

為何種樹又砍樹,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詳閱原文


20年造林一夕砍伐 屏東拿綠電取代綠樹,值得嗎?天下雜誌700期2020-06-16

《砍百萬棵樹種電,這算綠電嗎?》綠電與台積電


20201119中天新聞 生態浩劫! 七股砍森林種電遭批鴨霸政府


20201120中天新聞 諷!砍森林換太陽能是蔡總統要的「綠電」?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2020-11-21 12:59 發佈
諷刺的對比

人可以因夢想而偉大嗎?台灣與印度樹王的故事
ETtoday新聞雲2020年05月03日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702877

在台灣的大雪山上,有一位熱愛種樹的傳奇人物;無獨有偶,印度阿薩姆邦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們的事蹟印證了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的一句話:
「人可以因有夢想而偉大」
(Men are great for the dreams they have.)
今年321國際森林日,蔡總統利用防疫行程的空檔,到山上拜訪人稱「台灣樹王」的「賴桑」賴倍元先生,聽他分享自掏腰包種樹35年、讓荒地重現生機的故事。她也響應植樹活動,種下一棵台灣特有的牛樟樹。

最近這幾年來,林務局森活情報站積極改革造林政策,區分出有助於木材自給率的「經濟林」,以及注重環境保育的「生態林」。更重要的是,造林政策背後有完整的國土保育思維,透過盤點生態熱區、建立生物通道、推廣友善農田和調查瀕危物種等措施,將小小的一棵樹串連成全國的綠網,讓台灣野生動植物都能生生不息,萬古長青,將台灣恢復成一個如同16世紀葡萄牙人口中的「福爾摩沙」(formosa),亦即「美麗之島」(Beautiful Island)。
有台灣「樹王」之稱的賴倍元(Bei-Yuan Lai),人稱「賴桑」的他,基於「森愛地球‧種出希望」理念:
砍一棵樹,只要一天;種一棵樹,卻能造福千年、萬年的後代。把不毛之地變珍貴森林,留給子孫和地球千金換不來的資產。我常祈求上天,有一世,可以投胎回來這片林場;希望到時候,這一片已經都是神木。

1985年30歲起,他陸續買了130多公頃土地種樹,30多年來耗費新臺幣20多億元,在大雪山種了30多萬棵珍貴的樹木!他種樹有三不政策:「不砍伐、不買賣、不留給賴家後代子孫」。此種無私精神將所有政治、企業、富豪與教育界人士完全比了下去,因為後者大都急功近利,以為財富、地位與名聲才是最重要。


詳閱原文

遠見叢書 — 《賴桑的千年之約》




大雪山傳奇!你不知道的樹王賴桑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有趣的文字
綠樹與綠電,硬要扯上關係,只因為都有個綠字
就拿來炒作環保的衝突,藉機來一波反綠電的風向

綠地與建設,本來就是互相衝突
只要有闢地建設的需求,就必然有砍伐綠地的情況
所以為什麼現在建設都要有環評
只要能通過環評我就沒意見
如果要用民粹的方式阻止開發建設,除非大家回歸原始人生活
bakafish wrote:
有趣的文字綠樹與綠電(恕刪)


看您的回文就知道
你完全沒看過影片
才會說出這種顛到是非的話
那又何必來回文誤導大眾

綠電的綠在這只是說好聽的
因為根本完全沒考慮到環境

環評根本被政府刻意修法閃避掉了
您完全不了解狀況多了解再說

可以用像廢棄魚塭或其他地方放太陽能板
而不是砍掉100萬棵樹來放太陽能板,這樣也能叫綠電?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與地球和好】第一集 砍46萬棵樹種太陽能板 這算綠能永續嗎?
首播日期:2020年6月18日 天下雜誌


我們的島 林地種電行不行(第1045集 2020-03-09)


台南沿海區 屢傳砍樹、農田魚塭種電爭議 20201124 公視晚間新聞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揮別2020…,迎來2021!台灣會變好?還是,更壞?
首播日期: 2020.12.31 高金素梅


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個充滿了失望和挫敗感的一年。揮別2020,迎來了2021,台灣就會變好嗎?還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呢?看著蔡英文政府過去一年的倒行逆施,真的很難讓人樂觀。儘管如此,回顧民進黨政府過去的一年,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新冠肺炎、萊豬進口、砍樹種電、族群歧視、言論自由的政策回顧中,看到民進黨蠻橫無理又自以為是的政策嘴臉,我們會看到一個執政黨竟然可以這麼快速地傲慢和腐敗!

回顧這一年,真的會讓我們人民感到失望和挫敗。但是我想,就算環境如此險惡,我還是要在這裡,與所有的朋友一起期待新的一年能夠幸福快樂。這份幸福快樂,不會是貪婪腐敗、喪權媚外的民進黨能給我們的,而是新的一年,我們用心手相連的團結,奪回民主果實的行動和集體的犧牲奉獻去換來的!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綠電的綠,是電廠產電的過程盡量少製造污染
跟綠樹與綠地的綠,除了綠字相同以外,八竿子打不著
有建設就一定有破壞
什麼環評被政府亂搞,在台灣,要我相信媒體與鄉民那張嘴,我還寧願相信政府


miffy7875 wrote:
揮別2020…,迎來2021...(恕刪)

又是無聊的帶風向文
看來開樓第一篇的發文果然只是想藉時事批評政府
而不是認真在探討環保
01的大家都很精,只有我這笨蛋在理你
要不要轉到時事版,那邊的人可能比較有興趣
bakafish wrote:
綠電的綠,是電廠產電.....綠電的綠,是電廠產電的過程盡量少製造污染.(恕刪)

除了樓主提供的資料外,苗栗還在山坡地砍樹種電,南部在養殖池上蓋太陽能。太陽能板的生產有多少污染? 將來壽命到要廢棄時又是一大污染,這些污染都是政府與業者不提的,打著綠電的招牌,實際上確是作不環保的事,可見有多少人被所謂的綠電洗腦了,可悲的台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