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當世的弱者確成為後世歷史的主流?

以人物來講孔子,孔明,岳飛,韓愈..蘇東坡...
孔子,孔明都身居當代的小國...岳飛跟秦檜比是敗者...
以國家來講五代十國,南北朝..南宋..元朝最強但.....
論當代算得上都是北強南弱...十國,北朝中人最後統一天下...
南宋跟北邊的各國比武功比領土都少..
後中國開國有一段迷失....不過目前看來主流還是主流...
不是說歷史是強者寫的嗎?為何反而是魯蛇留芳?
是什麼原因?只因歷史是文人寫的?
以後的歷史..都是拍成電影的變真相?
我們的IDF教主...紅遍兩岸...會不會...
2017-11-16 17:38 發佈
lutin111 wrote:
以人物來講孔子,孔明...(恕刪)


孔子的學說,自漢以來早就被改造得完全變了味道。

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儒早就不是春秋戰國時候的那個儒了。

經過後世歷朝歷代的改造扭曲得更深。


孔子認為小義勝過大義,親族的利益並不比國家利益更低下,為人臣子的,遇上不好的君主也可以隨便跳槽,天經地義。

放到後世都是殺頭的大罪。祇不過這些東西在後世都被淡化了,主要提取那些所謂忠君的部分刻意強化用來統禦人心。說的好聽點叫教化。
mangchaocs wrote:
孔子的學說,自漢以...(恕刪)

孔子講倫理有助於國家社會管理...
不過我是認為孔子的影響主要在知識分子上...
廣大民界受道家和佛家的影響比孔子大多了...就算現在也是如此
那些前世的弱者还是当今的凤毛麟角

lutin111 wrote:
我們的IDF教主...紅遍兩岸...會不會...


莫忘還有一品帶刀侍衛貼圖哥。

lutin111 wrote:
以人物來講孔子,孔...(恕刪)

儒家學說拿來控制臣民很好用,當然要尊儒學。
元朝是外族,不是中國,當然不會用它當主體寫歷史。
自古北強南弱,但是讀書人都在南方啊! 歷史是強者寫的沒錯,但前提是要會寫啊。
1.
魯是周公的封國,位階上頗高,而孔子在魯最高曾當過
代理宰相(摄行相事).

換言之,現今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前行政院長,不論
走到那,一言一行都會備受矚目.

2.
孔明是恰巧實現了,歷代文人內心深處的希冀:

皇帝駕崩,新君年幼,宗室凋零,名臣大將幾盡死絕,內
憂外患...國事任其一言而決,挽狂瀾於既倒.


---------
諸如此類,想流傳千古,背後總需符合某些機緣巧合.
個人覺得有個原因後世的強者為了突顯自己都會貶低前任或前世的強者。。批前任多如過江之鯽就不提了,批前世的,看李世民批漢武帝,還有自封十全老人的。。。再看毛澤東批二孔。。。

mangchaocs wrote:
孔子的學說,自漢以來早就被改造得完全變了味道。
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儒早就不是春秋戰國時候的那個儒了。
經過後世歷朝歷代的改造扭曲得更深。




什麼好的東西都會往儒家頭上加....

越改越符合歷代統治者的核心利益!!

lutin111 wrote:
以人物來講孔子,孔...(恕刪)


麻煩一下回孔明還是岳飛的不是他們真的在歷史上有多麼大的貢獻或是真的有多偉大,他們的成名是民間的戲曲、故事書與說書的。跟楊家將、關公同樣的水平,拿來打電動很不錯而拿來了解歷史就...................

而且孔子待在小國?周朝一開始封了71個諸侯國,若是將前朝遺留以及周邊蠻夷國家所知的大大小小的國都算進來史書上能找到的有幾百這個數。而魯國是史紀中主要的十三個諸侯國之一,幾百分之十三算是小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也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中唯二兩個不在畿內的公爵等級封國(另一個是商朝後裔的宋國)。所以你說魯國是小國?進入戰國時期魯國確實是小國,但在孔子時代魯國還是中原大地上舉足輕重的國家。魯國是關中王朝的周放在中原的主要釘子戶之一(另一個是鄭國)

更重要的請不要看現在的地圖去"感覺"當時國家的大小,齊國在當時遠沒有目前地圖上看的那麼大一塊,因為在那個時代整個沿海比現在後退很多,魯國在當時是靠海的。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