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創的心靈還沒平復,療癒中~哈!!開玩笑!!只是可惜了這次大鵬灣走行體驗。這2天會抽空將胎拿到原廠,再看原廠人員如何回應和處理了。有進一步的進展再向各位車友分享~thx每天睡不醒 wrote:幫推一下...於兩個...(恕刪)
pighouse wrote:那是胎塊都掉了,還...(恕刪) 有其他人在用此胎跑大鵬獲獎,板大也向代理反映了,做旁觀的幹嘛急著下判斷!?不是要幫固特異說好話,要是胎真的有瑕疵,也不到它不承認!反過來說,此時此刻,又憑什麼一口咬定胎有問題!?
針對樓主的狀況長話短說,未讀完所有討論從下面幾個蠻有力的證據可以提供一些建議1. 樓主提供的輪胎磨損照片(吃到「胎壁」去,輪胎遠超過工作溫度的融損狀態)2. 30psi、跑了7圈3. 疑似原廠避震器與原廠 camber 設定的「前驅車」------------------------------------------------------------------嚴格來說造成這狀況是人為的問題,不是輪胎的問題,如果大家有看過 F1 或是 MotoGP 之類的賽事都知道他們有乾胎、半雨胎、全雨胎,如果他們把全雨胎開上乾地能開7圈嗎?這時後你會說是輪胎的問題撐不住還是根本就不應該這樣做?Goodyear 在磨耗140以上的街道用胎就只有 F1A2/F1A3 這系列的乾地表現最好,說它是街胎之王也不為過,但對於賽道激烈操駕而言,胎紋這麼多的它仍然是個全雨胎,用這個思維去想就不難想像這條胎有多不適合拿來跑乾地的賽道。當然如果要拿來跑賽道也不是不行,但還是有些地方能事先準備,從圖片中可以看的出來輪胎已經吃到胎壁去,這非常明顯主要是人為的問題,樓主不應該把車子的荷重開到讓前輪負擔這麼重是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全部在上述的證據裡包含了車頭更重的前驅車、原廠支撐性較差的避震器、沒有 camber 外傾角的設定、只有30psi的胎壓。我想直接跳過為什麼要怎麼做的理論,直接給最終的建議與答案,如果樓主還想要用這樣的設定去跑乾地賽道的話。1. 前輪胎壓提高到冷胎壓 40psi(也適用 FR,但是 MR/RR 前面因為配重輕可以比後輪低一些,但每部車都會些微不同,但要用這種街雨胎跑賽道,基本上比原廠手冊上的建議值多打5psi以上是基本。)2. 不只這組胎,市面上所有磨耗140以上然後排水紋又多的輪胎大概幾個彎就超過工作溫度了,跑完1圈大概有半圈以上都遠超過橡膠的工作溫度,因此有個不完全解決辦法的辦法是衝刺一圈,就放慢最少30秒以上冷卻車子一圈,尤其是轉彎要放慢一點才能冷卻外側胎面,然後進彎時對前輪的荷重溫和一點,彎中的轉向角度也是,轉不過去時千萬不能再增加角度,出彎加速也要溫和,轉向角度減少才能漸漸增加油門。再來就先跳過車子在賽道上或是競技胎的設定等等,以上只針對樓主這種原廠車搭配街雨胎在乾地上的賽道使用建議,很遺憾樓主在下場前沒有比較有經驗的人告知你,雖然這個代價有點高。另外附上一些原廠車搭配街雨胎(全部是原廠胎或是原廠同等級胎)的影片,以上的建議都在影片中看不到,但都是這樣做的,絕對是高胎壓搭配一圈快一圈慢來使用這類型的街雨胎以求原廠車的最佳成績並且盡量不讓輪胎一直在過熱狀態而出現樓主圖片中的慘狀。86 + Yokohama dB decibel E70Porsche 981 Boxter S + Falken Azenis FK453BMW 220i + Bridgestone S001New Mazda3 + Dunlop Sport Maxxx TTFocus ST + Goodyear F1A2
Jaku wrote:針對樓主的狀況長話...(恕刪) 在賽車運動中所謂全雨胎,半雨胎跟乾地胎的最大差別不是在於胎上有沒有排水溝槽而是在於輪胎橡膠的工作溫度全雨胎工作溫度最低,乾地胎工作溫度最高全雨胎在乾地上跑不了幾圈是因為乾地溫度過高會造成工作溫度低的全雨胎磨耗劇烈像F1A3這種街胎一般我們叫做Summer Tire它大部分時候本來就是應付乾燥炎熱天氣使用的再加上耐磨係數算高,所以絕對不是一條在低溫工作的"全雨胎"(對照組RE003耐磨係數更低,胎壓更低,單圈速度更快,也沒發生這種事)而且這胎面剝離現象還發生在一部動力普通,制動普通,車重又算輕的中小型房車上......雖說是激烈操駕,但實在是令人擔心希望廠商早日找到根本問題!!
所以按照樓樓上大大的說法,及開版大曾經用過兩套RE003來跑都沒事意思是用街胎來跑賽道,F1A3是遠不如RE003的摟(不能每圈都用力跑,然後胎壓還要打高些,連原廠較軟較沒支撐性的避震器都無法對應)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請固特異明白的告訴大家這條胎的正確用法及適用範圍不要動不動就拿來說性能有多好
1.當然是人為問題!因為車是人開的!2.原廠車定位角當然也是原廠設定,人和車也不是第一次跑,本次換上F1A3當然也是想試試圈速成績是否能更好(在場上放慢30秒?!或許直進pit休息吃冰領悟這是什麼道理?)3.6月份使用BS RE003(F:28/R:26psi),一樣會磨到胎壁,2節近20圈下來是沒有發生此現像4.不同條件當然有不同設定,走行前課程是建議比道路始用胎壓再調降一些,個人道路胎壓設定都是35psi/4輪,本次下場前調降至F:30/R:28psi,沒(脫膠)經驗的我,下場前真沒遇到像您這樣有經驗的講師授課解說!不然就不會付出這麼高的代價了!5.原廠第一時間是請我有空送回鑑定,同時也來電關切,處理態度個人認為算是積極。(沒想到大大一眼就看出所有癥結因素,在配服萬分再次)Jaku wrote:針對樓主的狀況長話短...(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