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豪華品牌的歐洲車,福斯算是比較早給到繁體中文介面的,我記得福斯台灣分公司設立時,當時就配上了繁中系統並引入了原廠中文導航(現在又全部拔掉了


剩下的非豪華品牌-標緻/雪鐵龍(DS)也在之後給了繁中介面(寶嘉聯合好像為了這個才讓3008那麼晚在台上市)
銷量不差,甚至超過老大哥Audi的Skoda。卻是到了2020年才給繁中介面,明明車機跟福斯一樣,只差在介面設計不同,不懂原廠是怎麼考量的??
是成本高? 還是覺得消費者都用App-connect連結手機,所以能不去開發中文系統就不開發?
車機介面可能有人真的都是連手機所以沒差,但是儀表介面如果出現警語,都是英文專有名詞,根本看不懂...而且又是英式英文



有潛在安全風險
最後就是搭配舊版MIB車機的車型,搭配新版MIB的車型能否回廠升級成繁體中文系統?(包含儀表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