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我是今天才註冊帳號的新會員,是這版很在意的那種每到新機發售就會出現的新進會員.
但這次Xperia1II有洗刷過去所有我對SONY手機的印象,因此我想分享這篇個人的心得文.
我先說,屁話很多,文很長
過往好幾年,每每SONY發表新手機我都被各種名詞跟功能唬得一愣一愣的超期待,
因此也買過好幾次,但沒有一次我真的滿意.也沒有一次有用超過半年.
要我說SONY很爛嗎? 也沒有,只不過每次都會有一點一點的小缺點,每一個缺點各別來看沒有一個足以成為失望或是討厭的原因,但當"很多"小缺點聚集起來後,真的就沒辦法再用"愛"來維持使用.
每年,我都對SONY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今年有點意外,本來是幫朋友去詢問合約費率,結果我臨時跟著購入Xperia1II,
因為我期待著4K OLED的螢幕,以及5G的網速.
然後我發現,我改觀了.
這是SONY表現最好的一次,我相信未來可以持續下去
首先外觀,以往我總覺得SONY比不上Samsung,更別提Apple
SONY擅長把手機"外觀"做得好看,也擅長配色選色,但拿上手後我總感覺細節不足,質感不好
這次Xperia1II沒有讓我感到這樣的問題,手感.重量.材質質感.細節做工都控制得很棒,
絕對已經是第一梯隊的設計水準.這也才應該是SONY的正常發揮
雖然我認為還是比不過Apple在細節的專注跟處理(畢竟他們軟硬體都自己來)
但跟三星並駕齊驅已經不是問題,更不用說中國廠牌
現在的中國廠商很會把硬體堆高,也很會弄一堆色彩跟稀奇古怪的設計,但沒有一間廠商有細節可言.
反正就是我把硬體堆高,其他隨便啦~價格便宜就會有人搶著買單了
但唯有注重細節的廠商,才可顯現一線廠商的價值以及拉開層次差距.
手機發展至今,已經不是硬體性能表現相同就好了,買東西也不要甚麼都看"CP值"
多數人有個毛病,就是CP值至上.很難懂"物有所值"只在乎"物超所值"
在來是系統,其實我很喜歡Android的原生系統(用過pixel3).
很多廠商硬要做自己的UI,9成的做得很醜,或是越改越爛.
彷彿設計師都沒受過美感教育一樣
Android的廠商,我覺得只有Samsung的ONE UI好用以及簡約.
SONY似乎在每一年漸漸的都把系統做到跟原生沒兩樣,
拔除掉越來越多無謂的功能,只留下自家的App,
我覺得這點非常好.讓手機更簡約,更單純,更好用.畢竟你加了也不見得好用,不如都交給原生還省事
而消費者一樣能享受到SONY自己獨家的App功能,整個加分.
像是這次的Photo Pro,我就覺得很不錯,也真的趨近相機感,
我本身不擅長攝影,但這個模式的加入,會讓我想要學習跟好好地玩玩看.
也許之後進而購買Alpha相機.
這種將相機介面導入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思維,還蠻像Apple的.
就像很多使用iPhone的人,會因為感覺到好用,而產生想要購買ipad或是Mac,我覺得是差不多一樣的道理.
我今天去爬文Xperia1II的新聞,看到這一篇
“儘管我們是一家公司,但有時仍然存在障礙,Alpha部門不想給移動部門某些東西,因為不想讓手機跟價值3000英鎊的相機有一樣的拍照體驗。現在,障礙已經消失了一點點。”
看完這篇,感覺所謂的"One SONY"現在才要開始.
等SONY可以解決所有內鬥或是不透明公開的內部資源時,
也許他可以成為不輸給像Apple整合性表現優秀的一間廠商.
本來就應該這樣,不然砸了手上一堆好牌.
我曾經在閱讀賈伯斯傳時,記得裏面有這麼一段小故事,但我憑印象寫,可能有點出入跟不夠精確,
如果有誤,歡迎指正.
在iPod瘋迷全球帶來超高銷量的時候,Apple在那時候研發iPhone
公司內部的人都知道,iPhone的出現會影響當紅炸子雞iPod的銷量,因此憂心
但賈伯斯說:不該害怕新產品吃掉自家產品的市場,因為你不自己做,別人也會做.
我真希望SONY內部也可以有此覺悟,不要覺得手機做太好,就影響其他的業務了.
要不要先做到好在來擔心呢?

最後我想講螢幕(我的屁話終於到最後了)
Xperia1II這螢幕表現
真的太好了!!
要鮮豔有鮮豔,要標準有標準,還可以在鮮豔模式的設定下,在特定軟體(NETFLIX)開啟標準導演模式
(我個人偏好導演模式的色彩,非常舒服耐看)
Samsung跟Apple的螢幕表現,向來是行動裝置裏的頂規標竿,不過我看了的感覺就是"漂亮,但不驚艷"
Xperia1II的螢幕則是給我驚豔的感覺 真是太好看了!
我更願意花時間在這支手機上看電影跟影集,畢竟讓我臨時購買的一個理由是我腦中浮現一句話
"我想要有一個迷你的BRAVIA可以放口袋"
Xperia1II的表現有讓我達成.
接下來是台灣還未開通的5G,希望7-8月陸續開通後,我可以讓體驗再加分
我應該還是有漏掉一些心得啦~但我打字也累了,就算啦
文內時常提到幾次Samsung跟Apple,是我真實用過,因此拿來做比較.順便附上張證明
